高中思政教学中的有效情感渗透

2019-06-06 04:20徐东东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情感渗透思政教学高中阶段

徐东东

摘要:高中阶段思政教学是通过思政教师来构建情感交流的主要渠道,来酝酿营造情感;和谐的氛围,情感探究,放飞情感;通过丰富多采思政教学唤起学生的情感;还要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情感,有效地进行渗透,让我们的思想教学充满魅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高中阶段;思政教学;情感渗透

在教学中素质教育是比较复杂的一项工作,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国家的富强取决于人们素质的高低,教育的基础是素质教,如今科技、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学校一味的追求升学率,学生作业过多,只看中学习成绩,从而忽视素质方面的教育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素质教育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把学生在素质教育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教育出来的孩子才会有正真的价值。人性的培养要靠思政课堂实现,思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渗透情感。

一、注重情感的酝酿,是情感交流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体贴入微,让学生感觉老师的温暖与爱护。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负担着中介作用,一节成功的教学课,是与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分不开的,只有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兴趣,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只有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教学方法来增进情感,在课堂上气氛非常重要,学生情感的激发需要师生配合互动,如在教学课堂上“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的权利”这段话,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和组员可查资料,互相研究,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形式,变成主动,学生开阔了视野,思维更活跃,问题提得越来越新颖,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很多方式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指定哪个小组来回答,教师进行指导,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争先回答问题,这样既增强了团队意识,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了自学的学习能力。教师也达了教学的目的。

二、情感的释放,需要营造情感探究的气氛

我们思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我们在用到教学工具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思政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正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出现了问题,及时改正,思政教师要正确培养学生的情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去探究知识,要适应这个过程,利用好现有教材,作为情感教育的一点点内容。营造合谐的学习气氛,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上来,如我们在高一第一课上讲政治生活《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课程里,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问题提出来,可以一环紧扣一环,开发学生的大脑,使我们的孩子能够懂得幸福生活是怎么来获取的,人民幸福安康和当家作主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个结果,才能使学生将来作为公民行使权利,参于到政治生活中,我国的人民政府还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依据的政治制度,为我们学习思政课提供宝贵基础。通过这种教学,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唤醒了他们的生命感和价值感,来激发学生情感的升华。

三、丰富学生情感,优化教学资源的配制

通过思政教学要逐步渗透情感,思政教师要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优化教育教学的资源,思政教师的教学依据就是我们当前使用的教材教育专家注重了教材的严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教材按照年龄段不同和接受能力划分。但也会受到篇幅等限制,更不能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不可能呈现知识的全部过程,只能反映一个知识的静态的结果。思政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该对新课内容重新整理,要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调整,对内容进行合理补充,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紧跟时代的需要,改变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例如典型的事例,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政教师要认真专研教材,真抓实干,利用各种德育手段对学生渗透,能够让学生明理践行。

(一)激发学生情感,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

學生情感是由思政教师的情感点燃完成的,没有情感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讲课,学生才有心灵感应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才会形成正确的信念观和世界观。学生教师之间是被感染和感染之间,这样学生的情绪才会被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智力在高度兴奋状态,才能发挥到最好,我们思政教师,怎样展现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心灵呢?我们要具有一颗宽容的心,这是激励和鼓舞学生的有效方法。每个学生都有向善向上的情感,他们或早或晚都可以被唤醒,教师和学生要经常互动发展成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更早地发现他们的成绩和不足,及时的鼓励,选择合理的批评方式,给学生留有余地,并提出期望。

(二)提升学生情感,提到生活中的兴奋点

思想政治课有着很强的政治性,课堂教学中经常利用时政引导学生学习,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以后,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说“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汶川孩子最大的心愿是有个安全的学习环境”。话音刚落,课堂上冒出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我们这要是地震多好呀!我们就不用上课了”。班里同学目光都向一个位置望去,那个同学平时不爱学习,是一个后进生,同学们对他嘘声一片。这位同学对学习厌倦,他对自己的生命看得很轻薄,教师没有更多的批评他,教师拿出手机放了一首歌曲——生死不离,刚播到一半发现很多同学都低下头,看到这些,教师对学生说:“孩子们对温总经讲话你们是什么感受”。有个学生回答:“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尽百倍的去努力!”汶川地震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不可摧毁的对生命的渴望,这就是我们对生命的关爱。

结束语

总之,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几个步骤,通过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酝酿情感,丰富情感,激发情感,最终取得学生情感的提高,我们要努力研究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使之更主动参于到学习当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政教学实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晓丽.谈高中思政教学中的有效情感渗透[J].高考,2014 (3):50-50.

[2]姜建华.浅析如何在思政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北极光,2015 (11).

猜你喜欢
情感渗透思政教学高中阶段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试论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