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2019-06-06 04:19曹景乐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4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学习策略汉语

曹景乐

摘  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的研究是从杨翼在1998年发表《高级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文开始的,尤其近些年,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2014年至2018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研究的成果、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的启示几个方面。

关键词: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2

一、研究成果

总体来看,近五年的研究中,理论探索与介评性文章几乎不见,而具体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大致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性研究,主要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进行总体研究;二是微观性研究,主要涉及汉语听力、口语、词汇、汉字等学习策略的专门性研究。

(一)宏观性研究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研究中,关于宏观性研究的论文,大约有60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学习策略的整体调查和研究(胡娅婷,2014;张瑞芳等,2015;林佳心,2016;王燕,2017;朱雪,2018)等;(2)成功的汉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研究(彭雪姣,2017;张勇,2018);(3)汉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余香莲等,2016;李君,2016;薛丽冰,2018);(4)汉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动机等相关性研究(李欢,2014;杨林伟,2014;金贵罗,2015)。这些文章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不同,分析的角度也各不相同,但对于汉语教学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中,林佳心(2016)对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进行研究,林文把泰国学生在泰国学习汉语(非目的语环境)和在北京学习汉语(目的语环境)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泰国学生在泰国使用汉语学习策略的频率高于在北京使用的频率,这说明不同的语言环境对于汉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林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选取两位有无华裔背景的成功学习者,对他们学习汉语时所使用的汉语学习策略情况进行了深度访谈,发现有无华裔背景在汉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异。此项研究不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用访谈法进行深入研究,而且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彭雪姣(2017)对新疆大学六名优秀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进行个案研究,并且深入课堂去观察研究对象的表现,这能更加直接地了解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使结果增加一定的可信度。

此外,周雪婷(2014)、杨林伟(2014)等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进行研究;李欢(2014)对留学生个体差异与汉语学习策略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在关注汉语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学习者的其他因素对汉语学习策略的影响,逐渐拓宽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范围。

(二)微观性研究

钱玉莲(2005)指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应该立足于微观策略体系的研究,加强学习策略的微观分析,使研究成果便于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近五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研究,逐渐偏重于微观性研究,且以硕士论文为主,大约95篇文章,主要涉及汉语听力、口语、词汇、汉字等方面。

其中,柯立夏(2017)针对印尼本土学生的汉字学习策略进行研究,但研究结果却与江新、赵果(2001)对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字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有所出入,在江新、赵果(2001)的研究中,最少使用的是归纳策略,但在印尼初级阶段本土学生中较常使用却是归纳策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法的影响,印尼本土教师在学生初学汉字时期就采用图画、故事等有吸引力的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汉字教学,除此之外,老教师非常注重汉字偏旁部首习得对汉字习得的重要性。马婧(2016)、李洋(2014)分别对东干族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进行调查,但由于学习策略分类不同,导致结果有些不一致,李洋把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归为一类,得出的结论是东干族留学生经常使用的是社会情感策略,而马婧把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分开进行研究,所以使用最多的是社交策略,而很少使用情感策略。此外,朱银(2014)、杜丽娟(2018)、冯相玉(2015)等研究发现,不管是对哪一项技能进行研究,最常使用的都是社交策略,主要原因在于留学生在中国生活和学习,他们需要和中国人进行交流,只有在不断交流中说出疑问,才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近五年开始有学者关注汉语语音和语法学习策略的研究,赵亚楠(2014)通过对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策略的研究发现,如果进行专门的语音学习策略培训,不仅提高学生对汉语学习策略的使用,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从而推动对汉语的学习。齐肖(2014)对韩国孔子课堂的学生对汉语语法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留学班和兴趣班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有很大差异,原因在于兴趣班学生主要以培养对汉语的兴趣为主,不需要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所以最常使用的是补偿策略和社交策略;而留学班学生要在来中国前通过HSK五级,所以对于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更多。

总体来说,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参考Oxford(1990)学习策略问卷和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来制定符合自己研究的调查问卷,并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文章最后从不同的角度为对外汉语教学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研究不足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地采用理论与实验性研究相结合,用数据来证明实验结果,从而增加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一些研究者會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去调整学习策略量表,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研究结果没有可信性,所以在增删或者合并某些项目时,应提前测验策略量表的信度,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

其次,近五年来,微观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但主要集中于对汉字和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而缺少对语音、语法等学习策略的研究,因此产生一定的不平衡性。此外,宏观性研究中更多的是以不同国别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汉语学习策略进行研究,但关于汉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个案研究较少,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深入调查。

第三,吴勇毅曾在2001年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学习策略的培训基本没有,如何对学生进行策略培训,学生接受了哪种学习策略培训以后,其汉语水平和成绩有了怎样的提高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至今,仍然没有论文从这些角度去写,只有一些论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学习策略培训方面的建议,但也缺乏实践性,我们可以加强对汉语学习策略培训的研究。

总体来看,无论是从研究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对于汉语的学习策略研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研究启示

学习策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最佳的教学模式,只有知道学生是“如何学”,才能明确教师应该“怎样教”。所以,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多关注他们对学习策略的使用,并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要树立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提高学习策略的使用。例如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讲座等形式把学习汉语的有效策略传授给学生,以引起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对自己所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关注和反思,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还可以把学习策略培训引入课堂教学,提高汉语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7.

[3]吴勇毅.汉语“学习策略”的描述性研究与介入性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1.

[4]杨翼.高级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的关系[J].世界汉语学,1998.

[5]陈盈新.近十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9.

[6]张瑞芳,格萨如拉.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特征及差异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

[7]赵亚楠.泰国中学生初级阶段汉语语音学习策略培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8]冯相玉.留学生中级汉语阅读学习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9]柯立夏.印尼初級阶段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10]朱银.中级阶段留学生听力学习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学习策略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