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平
摘要: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在记忆最开始时,遗忘的速度最快,接着就会逐渐慢下来,到了一定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艾宾浩斯实验告诉我们学习要常复习,这样才能遗忘慢。教师利用错题教学是一个将错题反复淬炼的过程,它既有温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作用,又能从错题中找出知识点的漏洞,查漏补缺,逐步完善。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题 步骤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内涵上并不对立,没有一个国家认为教育可以脱离素质。但是,素质教育应与片面的应试教育区分开来,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考试时,学生有时很难拿满分,有的学生是真不会,有的学生是会做题目,但考试时想不起来怎么做。学生一般会把错因归结于不会做,或者粗心大意,或者心理紧张。笔者认为,想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加强解题方面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也应改变角色,做一个真正的引导者,让学生主动探究和领悟。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一定规律的。在记忆最开始时,遗忘的速度最快,接着就会逐渐慢下来,过了一定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艾宾浩斯的实验告诉我们,学习要常复习,才能遗忘慢。教师利用错题教学是一个将错题反复淬炼的过程,它既温习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又能从错题中找出知识点的漏洞,查漏补缺,逐步完善。
一、分析错题
在批改作业或试卷时,教师会遇到不同的错题,这些错题需要教师用心整理,并分析学生为什么会做错这些题目,造成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做错每道题目都有原因,教师在分析错误的成因时,要考虑学生是否掌握了这道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学生是否运用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这类题是否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如果学生遇到类似的题目,以及是否还会做错等问题。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应在第一时间整理出错题,并将错题归纳分类:
1.不需要记录下来的错题(非典型性错题)
第一,学生因看错数字而造成的错误。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目:“有38只母鸡和9只公鸡,问一共有几只鸡?”有的学生把38看成了83,结果算成了83+9=92(只)。这种错误比较低级,学生订正就好,教师不用过多强调。
第二,难度较大的题目。比如有一道二年级的思考题:“笼中有兔,又有鸡,数腿有36只,数脑袋有11个,问有几只兔子?几只鸡?”这种题目属于技巧性的,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很有难度。教师只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技巧,不需要反复练习和强调。
2.出错率高的错题(典型性错题)
第一,学生考虑不周全的题目。如“中共有几条线段”这样的题目,低年级学生容易只数基本线段,忽视两条及以上的基本线段。因此,教师要整理记录此类题目,引导学生反复巩固,教会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做到又全、又快、又准。
第二,学生反复做错的题目。如二年级的列式计算:2个9相乘是多少?学生容易写成2×9=18。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区分2个9与2和9的区别。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类题目是学生反复出错的,值得教师收集整理。
第三,学生理解题意容易产生偏差的题目。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明有25朵红花,比小丽少12朵,小丽有几朵红花?”这道题目看似简单,但是教师在批改中发现好多学生都运用减法,因为看到了一个“少”字,题意理解产生了偏差。笔者建议,在遇到此类题目时,教师一定要记录下来,让学生多读题、多思考。
二、记录错题
在每次考试或作业中都会出现错误比较集中的题目,学生可以归纳整理这些错题,并记录在错题本上。同时,学生必须养成坚持记录错题的习惯,做到勤快记录。
在错题本上记录错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剪贴,剪下错题,粘在错题本上;二是抄录,把错题抄在错题本上。教师记录错题的格式是在本子的正面记录错题,下面附上错题来源、时间、出错人数百分比等,最重要的是从概念不清、思考不全、计算不熟练等方面分析错题,还要记录出错学生的名字,以便复习时更有针对性;在本子的背面记录巩固的次数、效果。
三、应用错题
应用错题是最重要的环节,只让学生订正错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从知识点和解题思路着手,让学生真正明白如何解题。
纠正错误不要在讲解后马上进行,因为教师刚刚讲解完错题,学生肯定会有印象,但等到下一次遇到这样的题目,学生可能又不会做了,他们可能只是依靠暂时的记忆改正了答案,所以教师最好隔一周后再让学生订正错题,看看学生有没有真正弄懂。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让学生回忆知识点,又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知识点。再过一段时间后,教师还可以把错题整理成一张卷子,让学生重新做一遍。如果学生还出现了错误,教师应再次分析学生的漏洞,追踪错题,直到学生不再出错为止。
教师应用错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错因。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解答这道题目需要用到什么知识。其次,如果学生出错的根源是知识点掌握得不好,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不夠透彻,那么教师需要强调知识点,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理解,当学生学会了之后再让他们去纠正错题。如有这样一道题目:“求5的5倍是多少?”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教师需要落实的知识点是“什么是倍数”。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题目的关键词有哪些,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找关键词的习惯。当在遇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时,学生首先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是求多的数还是求少的数,如果求多的数,就用加法,越加才会越多,如果求少的数,就用减法,越减才会越少。最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以前是否做过类似的题目,以及曾经做错的原因是什么。很多时候,当遇到题目不会做时,学生就要找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多加练习,迁移知识。
应用错题需要持之以恒。首先,每天学习结束前,学生都应该翻一翻错题本,及时巩固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可能涉及的错题;其次,在布置周末作业时,教师要考虑错题的占比,然后做好家校及时沟通,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应该让家长针对个别错题进行反复辅导;再次,教师在单元练习里应重视错题的巩固,及时分析巩固的情况,记录反馈。最后,在期末复习阶段,教师不应仅针对错题复习,还要拓展错题,举一反三。
再做错题可以帮助学生从题目真的不会做到真得会做,提高了做题的熟练程度。这样一来,即使学生再紧张,也不容易出错了。笔者认为,教师只要做到以上三个步骤,学生就能听懂、理解教师的讲解,并在具体题目中运用,做到主动迁移,就能吃一堑,长一智了。
参考文献:
[1]董芬.有效课堂关注细节——教师“错题集”的收集、整理和收获[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12).
[2]陆海鸣.合理利用数学错题集[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安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