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手指游戏的作用

2019-06-06 04:20谷永红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积极性注意力

谷永红

摘要:手指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具有趣味性,能锻炼幼儿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能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以及有效交流。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幼儿在手指游戏中运用各种感官,在动手,动脑,做做玩玩的游戏中轻松自然接受教育,寓教于乐,以取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手指游戏;行为习惯;手眼协调;语言发育;注意力;传授新知识;积极性

幼儿手指游戏又叫手指谣,就是利用幼儿自身器官--手,来进行表达、想象、创造,通过手部动作和对应的儿歌、乐曲、顺口溜、说唱以及没有任何内容的声音节奏等形式,去构造情境而开展的一种游戏活动,也叫做“手指上的舞蹈”。具有教具現成,简单易学,有趣好玩等特点,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施价值。

一、手指游戏对幼儿脑发育,手眼协调起着重要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手是身体的大脑",对于婴幼儿来说,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的还有大脑,所以说手指活动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密切关系,幼儿在做手指游戏活动时,大脑、眼、手同时协调运动发展,对视觉、听觉、触觉、等功能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长期做手指运动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群活动能力和手指关节的发育,促进幼儿大脑与手指神经协调发展、发散思维等作用。

二、手指游戏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以及合作交流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部控制能力弱,手脑的协调能力差,知识经验少,语言发展差,有意识记忆未能很好发展,手口的协调能力也需要不断地练习,幼儿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加以随意控制。说唱式手指游戏在这个年龄段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一些活动的过渡环节比如进行教学活动前,吃饭前的一段时间,不适合做一些比较剧烈,兴奋的活动,这时就可以玩手指游戏,既可以成功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锻炼手的肌肉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自我表现提升自信的能力。同时将游戏中的儿歌的内容传递给孩子。对于内容比情景化的游戏很适合,这样在游戏中充分的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的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手指游戏在幼儿活动组织中的重要性

(一)集中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情绪

小班幼儿在活动中常受生理、心理的发展程度限制,不受活动规则的约束,注意力分散不集中,即使教师"威逼利诱"对他们也毫不奏效或者收效甚微,教学活动的组织往往以此陷入困境,此时利用一个手指游戏,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延长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就能将活动重新进行下去。例如可以通过手指游戏《大苹果》中让幼儿双手指着自己,表情夸张的说"我是一个大苹果"(双手张开表示"大")小朋友们都爱我(双手食指点着前面的人)请你先去洗洗手(双手做洗手的动作)要是手脏(用右手食指点着左手手掌)别碰我!(挥动右手表示"不")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先以故事的形式,将孩子带到大苹果这个情景中来,这种方法,孩子比较喜欢,易于接受。

(二)作为知识传授手段,避免枯燥式教学

有些手指游戏本身附带的儿歌就是一个知识载体,通过边念儿歌笔画动作的形式,幼儿既能运动到手指还能对儿歌有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手指游戏就可以作为教师传授相关知识的手段。比如儿歌"睡醒了"小个子(小拇指)睡(醒)了,二胖子(无名指)睡(醒)了,高个子(中指)睡(醒)了,你(食指)睡(醒)了,我(大拇指)睡(醒)了,大家都睡(醒)了"中就包含了五个手指的特殊和相应的手势意义,把小拇指比作"小个子",无名指比作"二胖子",中指被比作"高个子"是对手指特征的形象比喻,还包含了"小"、"高"等数学概念,用食指代表"你",大拇指代表"我"则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手势的一般使用意义。诸如此类的手指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既可以达到游戏放松、愉悦心灵、锻炼手指技能的目的,又符合作为知识传授手段的要求,在组织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

(三)为主题活动做热身,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大部分带有儿歌的手指游戏,教师带领幼儿边说边游戏,既活动了手指,锻炼到手指的小肌肉群,又为幼儿语言联系提供了便利,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类手指游戏就可以作为小班语言活动的"热身"游戏。在语言活动开始之前玩一个这样的手指游戏既可以整理幼儿秩序,使幼儿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又为以后的语言活动导出做了铺垫。例如《我的小手不见了》幼儿随着教师的口令,边做手指游戏边坐好了,等待学习老师打来的新知识。

(四)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在幼儿园中,总有一些孩子由于个性、心情等因素不爱讲话不肯配合老师活动,小班表现明显,因为不适应幼儿园环境或者入园时亲子依恋太强、性格内向等于原因,对于教师组织的活动常常表现的毫无兴趣,有时不仅不配合还哭闹叫嚷,这更加对教师组织活动增加了难度,还有的幼儿性格内向,语言能力发展比较滞后,平时连要求老师添饭都不肯说话,这时利用有趣的儿歌和好玩的手指动作,可以让幼儿产生熟悉感,是心情变得开朗起来。例如手指游戏《开门》,做的时候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开心、认真,也会自觉地念起儿歌,跟小朋友们一起比划手指动作。此时,这个幼儿熟悉的手指游戏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引起幼儿的兴趣,还比较简单有效,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乐潜移默化的作用。

手指游戏的开发与应用为幼儿打开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天地,幼儿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地呼吸着鲜活的气息,收获着无穷的智慧,体会着无限的快乐。“变着花样玩手指”,让头儿的左右脑得到了均衡的发展,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增强。最最普通的十根手指,在玩玩动动念念中,变成了最最奇妙、最最快乐的十根手指。它让幼儿享受和体验中来自心灵深处的那份愉悦,它让教师感受着生命存在的价值,收获者来自幼儿的认可和喜爱。在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是自主的,“从心所欲而不逾规”;我们的孩子是自由的,自由展现其天性,自由发展其个性。我们用舞动的手指,让智慧尽情的绽放,让快乐自由的流动!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积极性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