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丽
摘要:女性解放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它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事业,马恩的女性观不仅对当时的女性解放运动起到重大作用,也为女性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其中统家庭婚姻观、女性回归社会劳动等观点都被后现代女性主义所吸收融合,形成了一套更符合当代现实情况的女性主义理论。
关键词:马恩女性观;女性主义;现实困境
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时代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根据我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母系社会时期、父系社会时期、女性解放时期、女性主义时期。
人类对两性的区别认知首先是生理的不同,其次则是由于生理限制导致的自然分工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中,男性的作用主要是狩猎,而女性的作用主要是采集野果等。由于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男性的收获往往没有女性多,因此女性的作用就被放大,同时女性的地位也就相对高,随着工具的发明,狩猎和采集也逐渐发展成农耕和畜养,男性的作用逐渐被放大,地位也得到提升,形成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工业革命之后,人们对女性地位有了新的看法,开始呼吁解放女性,倡导男女平等。女性地位也有所回升,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发展至今,一些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传统女性主义
西方女性主义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争取通过合法立案,使女性享有政治、经济、生活权利,但仅仅在政治上取得相应进展;第二阶段主要是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女性地位低的问题,呼吁同工同酬,与男性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形成了系统的女性主义理论,本文中主要以马恩的女性观为例;第三阶段是后现代女性主义,他们试图通过消除传统家庭模式的方法来解决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但与此同时随着女性主义不断被人们所接受,一些极端主义者也随之产生,新型的网络热词“大女子主义”也由此而来。
在马恩的女性观中,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模式的改变而改变的。这些观点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有着深刻的体现,恩格斯首先描述了不同时代中的三种家庭模式:一是蒙昧时代的群婚制,人们实行共产制,在这种条件下,男女之间不存在压迫和剥削,而由于自然分工的不同,女性往往更受到尊敬。二是野蛮时代的对偶制,在这个时代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再实行共产制,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工开始出现,劳动场所的转移、在家庭内部的分工使人们产生了“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1)的社会共识,从此男性的地位越来越高。男性的工作是主要经济来源,而女性的家务劳动却被无限贬低。人们过于注重工业生产青睐的男性劳动力,忽视了女性的家务劳动,认为家务劳动是可有可无的,但恩格斯却认为,家务劳动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劳动,脱离了家务劳动的社会会“停转”。最终随着财富的积累,人与人之间的压迫和剥削也开始产生,而男性也利用自身的财富优势将女性挤到“受压迫”的地位,父权制也随之产生。对此,恩格斯批判:“那种认为妇女在社会发展初期曾经是男子的奴隶的意见,是我们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所继承下来的最荒谬的观念之一。(2)这种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在资本主义时期最为严重。三是文明时代的专偶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女性逐渐意识到自身地位上的不平等,进行反抗,但历久继承的社会意识却很难被动摇,即使到了今天也依然无法完全消除两性之间的不平等。
另外,恩格斯提出解放女性的三个要素:一是女性重新回到公共事業中去,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便是起源于男性独占的经济能力,因此女性首先需要参与社会生产用有经济能力,才能有能力解放自身。二是依靠现代大工业,在工业发展之初,男性以其生理优势占据了生产活动,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业,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机会,女性才有可能回归社会事业。三是私人劳动社会化,尽管女性需要的到解放,但对家庭依然具有责任,因此需要依靠将私人劳动社会化,才能使女性无后顾之忧。
二、后现代女性主义
早期的女性主义大致分为三个流派: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发展,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一流派打破了三方分立的局面。
后现代女性主义与传统女性主义有所不同,传统女性主义更注重争取实际权利,保障女性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和男性拥有同等的权利。后现代女性主义将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融合在一起,不仅仅关注实际权利,更注重理论思考,以更全面的视角,希望用一种新的方式,打破男女两性不平等的僵局。
毫无疑问女性主义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男女不平等现象,但传统女性主义理论容易给人造成二元对立——把男女对立起来的印象,同时在实践上也会产生很多消极后果,例如不婚主义和离婚率的上升,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女性主义的各项主张并产生怀疑甚至抵制。很多人受二元对立的观点影响,走入两个极端。一是,大男子主义,经过数千年的累积,固化的社会意识难以动摇。在很多不发达地区依然存在童婚,实际则是把女性当作物品换取物质资源进行交易;更有些地方会为女性实行“割礼”且将这种仪式看作是保证女性贞洁、对丈夫忠诚的保障,只将女性看作男性的附属品,将女性物化。而在很多发达地区,虽然没有封建习俗的限制,但很多男性却也还是会抱着这样的观点,认为女性最大的价值仅仅是照顾好家庭、养育后代,在结婚后要求女性担当“家庭主妇”。另外,每当女性被骚扰的事件发生时,总有一部分人怪罪于女生穿着暴露,是诱人犯罪的“元凶”。二是,但很多人只片面地将女性主义理解为女性应当得到更多的权利和更少的责任义务。近来频繁爆出这样的事件“女方不仅要求男方支付自己的生活费用和日常开支,又要求男方承担所有家务劳动。自己既不工作也不劳动,却振振有词‘我是女生就应该如此;当男方反对时,她们就会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而后现代女性主义否定了传统女性主义中将男女双方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
另外,后现代女性主义试图建立一套女性话语体系,从伦理道德角度提升女性的话语权。传统女性主义更多的是关注实际可见的权利,例如参政议政、同工同酬。而后现代女性主义则认为,话语权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在家庭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人们,因此在大多数家庭中,虽然夫妻双方都有经济收入,但女性依然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而在关于家庭的重大事件中,决策者往往是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同样情况下,男方的过失导致家庭破裂,人们往往会劝导女方宽容一些,而反之过错方是女性,人们往往会支持男方离婚,认为“这样的女人要不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想要真正打破男女两性不平等的僵局,除了要求实际的权利之外,更重要的是从伦理上、思想上打破原有的社会意识,提升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话语权。
三是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关注点从“平等”到“公平”。在传统女性主义中,过分强调“平等”二字,平等说起源于启蒙运动时期,主张“人是自然体”,强调两性的共性,忽略了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强调废除传统性别制度,让女性在各方各面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但是两性之间不仅仅有同为“人”的共性,生理、心理的差异使的他们为人处世、做事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后现代女性主义将关注点从“平等”转为“公平”,他们在呼吁消除不平等的同时承认两性差异,为两性谋求更适合其特性发展的出路。
三、女性主义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在前文中提到了女性主义在实践过程中虽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1、不婚主义者的增加,由于接触有限,很多人认为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女性权益受到男性的侵犯,女性处于弱势状态。这些理论反倒强化了人们关于女性受压迫的意识。因此,许多人对婚姻产生恐惧,他们排斥新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另外,越来越多的女性将事业、金钱看作自己远离不平等待遇的保障。因此,她们注重个人发展却忽略了对家庭、爱情的追求,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女强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在提高人们受教育程度的同时,也要让更多女性深入了解女性主义的本质内涵,而不仅仅将女性主义当成“打倒男性政权”的理论,从而寻求更公平、更自由、更适合男女各自特性的发展方式。
2、离婚率的上升,女性主义的传播,使得很多女性对自我了解更深,更期待自我价值的實现。同时,她们也意识到男女双方是平等的,因此许多女性在家庭不和睦时不会再选择忍让包容,而会选择离婚。据统计,2016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15.8万对,比上年增长8.3%,更让人惊讶的是,我国离婚率近十二年连年增长,屡创新高。这样的数字让人喜忧参半,喜得是女性能够勇敢地脱离矛盾家庭的束缚,忧的是,一点琐事都有可能成为家庭婚姻破裂的原因。女性解放不仅仅要说服女性捍卫自身权利,更重要的是要获得男性的认可,就如同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艾玛沃·特森在
3、病态大女子主义的出现,在现代社会,虽然女性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固化的社会意识却是很难消除的,社会中依然存在对女性不公平待遇的现象,例如招聘时的性别限制、宣传要以裸露女性身体为噱头等。在社会压力的挤压下,一些女性的内心产生了大女子的倾向,这样的倾向无疑是一种病态的,她们高举女性主义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又否认男女两性的平等。这种情况不仅是女性没有了解女性主义本质的缘故,也是社会没有给予男女两性平等机遇的体现。要想真正做到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首先应当从社会做起,呼吁社会摆正自己的立场,帮助社会大众从思想上认可男女平等观点,建立平等的社会意识。
五、小结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3)同时他也认为,爱情只有在两性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起到维持家庭稳固的作用,否则,“爱情”也会成为破坏家庭的主要因素。恩格斯的女性观,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社会条件在不断变化,理论也需要不断充实,只有在符合现实条件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帮助我们解决现实面对的问题。女性的解放是一个长期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女性的切身利益,也能够为女性减轻生活压力,我们应该首先从自身做起,摆正思想态度,用实际行动支持这项事业。同时也应当呼吁社会创造一个宽容的社会条件,使得这项事业能够稳步前行。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李岁月.恩格斯的女性解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文本解读为依据[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7(4):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