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传感器组件装配系统设计

2019-06-06 08:28王璐璐郭琳娜邱雪峰邱自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9年5期
关键词:支具基座垫片

王璐璐,郭琳娜,邱雪峰,周 阳,邱自学

(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通 226019)

0 引言

氧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内燃机、发动机,尤其是汽车电喷系统中,通过测定尾气中的氧离子含量,获得混合气的空燃比信号[1-2],将其转化成电压信号并及时反馈给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ECU据此对喷油时间和进气量进行修正,使混合气的浓度保持在最佳空燃比的状态,达到节约能源和净化尾气的目的[3]。

氧传感器作为检测汽车尾气中氧气含量、控制发动机燃烧比的关键部件,需求量增加[4-5]。目前国内氧传感器的组装过程主要依靠人工或半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为满足市场需求,需分析氧传感器零部件的装配工艺、开发氧传感器自动装配设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氧传感器主要由接插件组件、线束组件、金属保护罩组件等组成,其中金属保护罩组件主要包括内垫片、基座和保护罩。为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针对金属保护罩组件的装配,设计了氧传感器组件装配机及其控制系统。氧传感器组件装配系统的研制能有效提高氧传感器的装配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为实现氧传感器的全自动化生产提供支持。

1 氧传感器零部件及装配工艺要求

内垫片、基座和保护罩是组成氧传感器的必要零部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三者装配完成后如图2所示,其中,基座的内锥面小端圆直径略小于内垫片的小端圆直径,基座的凸台与保护罩的凹孔过盈配合,在外力作用下紧密配合。

图1 氧传感器零部件

图2 装配完成件

根据工厂实际生产要求,确定氧传感器组件装配机的工艺要求如下:零部件出料均匀、无卡料现象;内垫片、基座和保护罩在外力作用下紧密配合在一起;连续压铆时压铆性能一致、无过压或压不牢靠现象;压铆时不能使氧传感器零部件出现开裂或机械损伤;压铆合格率高于99.5%。

2 氧传感器装配机及关键组件设计

2.1 整机设计

氧传感器组件装配系统由机械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气动系统、PLC控制系统及图形操作终端等构成。其中,机械系统包括设备箱体、线性移动组件、支具组件、转盘上料组件、振动盘上料组件、基座送料组件、内垫片送料组件、保护罩送料组件和压铆组件,氧传感器组件装配系统的机械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氧传感器组件装配机示意图

氧传感器组件装配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振动盘上料组件和转盘上料组件启动工作;内垫片送料组件通过气缸将振动盘输送的内垫片推送至支具正上方,吸盘吸取内垫片并放置于支具上;在此过程中,基座送料组件依次通过气缸和气爪将基座抓取并放置于支具上,使内垫片外锥面与基座内锥面接触;保护罩送料组件和压铆组件动作,在将保护罩预提起后,线性移动组件带动支具运动至压铆组件处;压铆组件二次动作,将保护罩与支具上的内垫片和基座装配在一起。

2.2 转盘上料组件设计

由于氧传感器基座的体积较大、质量较大,若采用振动盘上料的方式,则会产生较大噪音,干扰操作,因此设计了转盘上料组件,如图4所示,该组件主要由上料盒、拨爪、转盘、基座送料导轨、直振体和交流电机组成。

图4 转盘上料组件

交流电机的运行带动转盘转动,工人将上料盒内的基座推送至转盘上,无序的基座随转盘的转动而转动,并在拨爪的作用下被自动拨向转盘的外圆方向,依次进入基座送料导轨内,并在直振体的作用下到达气爪抓取位置。采用此方案,工人只需定时更换基座上料盒,操作简单,同时基座上料平稳,噪声小,自动化程度高。

2.3 支具组件设计

支具用于承载氧传感器内垫片、基座和保护罩。线性移动组件一般不能承受与其运动方向垂直的较大正压力,因此要求当压铆组件动作时,施加的压力不能直接作用在线性移动组件上,为此,设计了一种浮动式支具组件,如图5所示,该组件主要由承载支柱、支柱活动件、弹簧、弹簧保护罩、衬套和受力柱组成。

图5 浮动式支具组件

压铆组件运动,施加作用力于氧传感器零部件上,支柱活动件随之向下动作至受力柱顶端,使压力间接传递至机箱台面上,可以延长组件使用寿命;同时,支具组件采用分体式结构,当出现故障损伤时,易于更换。

2.4 内垫片送料组件设计

传统的内垫片送料方式为:由工人进行拾取并放置于指定工位。由于氧传感器内垫片尺寸较小,且为锥形结构,工人难以保障其抓取和放置的快速平稳性,对工人的熟练程度和操作经验要求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内垫片送料组件,其结构如图6所示,该组件主要由内垫片推送气缸、内垫片拦挡气缸、吸盘推送气缸和吸盘组成,各气动元件在PLC的程序控制下协调动作,可以平稳地将内垫片放至支具上。

图6 内垫片送料组件

3 气动系统设计

氧传感器组件装配系统的气动控制原理图如图7所示。气源即压缩空气,由空气压缩机提供,经过气动三联件处理后达到所要求的空气质量,净化后的空气共分为9路,其中有7路经过5通先导式电磁阀和速度控制阀后分别到达相应的气缸内;一路同样通过电磁阀和速度控制阀,然后到达气爪内;还有一路通过真空发生器组件控制吸盘动作,完成对内垫片的吸取和释放。电磁阀通过PLC程序控制其通断情况,进而控制气缸的伸出与缩回动作[6];速度控制阀采用排气节流型,对排出气流有所限制,不会造成活塞杆急速伸出或缩回,保证气缸动作的平稳性[7-8]。

图7 气动控制原理图

4 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通常包含信息检测单元、驱动控制单元、人机交互监控单元及电源管理单元等[9]。氧传感器装配系统采用PLC实现对各传感检测器及气缸、电机等的控制;采用图形操作终端对系统参数进行实时显示和调整。

4.1 控制系统要求

氧传感器组件装配系统对内垫片、基座和保护罩自动上料和自动装配由控制系统实现,该控制系统以PLC为核心,以触摸屏为人机交互窗口,要求具备几下功能。

(1)故障检测及报警功能:该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各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检测系统各执行元件,如气缸等是否到达指定位置;实时反馈和显示系统运行状态,系统非正常运行时,及时停机,并通过触摸屏和三色灯进行报警显示。

(2)状态切换功能:该控制系统包含两种控制模式,即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并能完成两种状态间的自由切换。手动控制主要用于系统维护及调试;自动控制用于实际正常运行,实现各部件间的协调动作。

(3)停止和急停功能:分别通过“停止”按钮和“急停”按钮来实现,若按下“停止”按钮,则中断当前正在运行的动作;若按下“急停”按钮,则停止所有动作,设备停机。

4.2 PLC选型及I/O口分配

氧传感器装配系统包含25个输入点,14个输出点,总计39个点,系统的I/O口分配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输入、输出口数量,综合考虑PLC的性价比,选择型号为FX3U-64MT-ES-A的PLC,该款PLC自带两路高速通讯接口(RS-422和Mini-USB),32点输入,32点输出,AC电源,220V电压,晶体管输出,能够满足设备使用要求。

4.3 PLC程序设计

PLC是一种存储程序的控制器,用户将控制程序编好并导入PLC中,PLC的控制功能就是通过运行用户程序来实现的[10-11]。采用GX-Works2设计PLC控制程序,控制流程如图8所示。

表1 PLC的I/O分配表

图8 PLC控制流程图

4.4 图形操作终端画面设计

图形操作终端主要包括触摸屏和“启动”、“停止”和“急停”按钮[12],用户可通过触摸屏实时进行系统状态监测和参数设定,触摸屏是简单、方便的人机交互方式[13]。

选取GS2107-WTBD型触摸屏,该型号触摸屏拥有RS422和RS232多个通信端口,能快速与PLC实现数据交换通信,满足工况使用要求。通过GT-Designer3进行触摸屏界面设计。图形操作终端的操纵界面示意图如图9所示。

图9 图形操作终端操纵界面示意图

由图9可知,氧传感器组件装配系统的图形操作终端界面共包含3层。第一层显示界面:图形操作终端通电后,2s后进入“启动界面”;第二层显示界面:“启动界面”上设计了5个触摸键,分别为“设备概要”界面、“设备调试选择”界面、“内垫片吸取”界面、“基座抓取”界面和“自动装配”界面;第三层显示界面:进入“设备调试”界面后,可根据要求进入各个界面进行点动调试,分别为“步进电机调试”界面、“交流电机调试”界面、“内垫片有无检测”界面、“基座有无检测”界面、“保护罩有无检测”界面和“三色灯调试”界面。

以步进电机的调试界面为例进行说明,其他部件的调试界面可参照设计。如图10所示,“步进电机调试”界面包括状态监测和动作调试两部分,工人可手动控制步进电机的启动和停止,从而切换和监视支具在放料工位原位与装配结束工位间的位置,若处在相应位置,则对应指示灯亮。

图10 步进电机调试界面

5 结论

(1)根据氧传感器零部件—内垫片、基座和保护罩的装配工艺要求,设计了氧传感器组件装配机及其关键组件。采用转盘上料和振动盘上料的方式,提高了氧传感器零部件的上料速率;设计了支具组件,可将压铆力间接作用于机箱台板上,延长组件使用寿命,且更换方便;设计了内垫片送料组件,可实现对薄小型垫片的平稳取放料。

(2)根据控制要求,对氧传感器组件装配机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利用气动装置与PLC控制结合使用,便于操控,动作可靠;选取PLC FX3U-64MT-ES-A作为控制核心,触摸屏为人机交互窗口,分析PLC控制流程和触摸屏操作界面,使系统在程序控制下稳定有序地工作。

(3)目前该设备已投入实际生产使用,运行状态良好,生产效率较之前提高了52%,良品率达99.8%。

猜你喜欢
支具基座垫片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基于NXnastran的异步电动机基座有限元强度分析
非石棉密封垫片泄漏率预测及缺陷分析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支具治疗进展*
心脏固定器基座注射模设计
超大型FPSO火炬塔及船体基座设计
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前稳定型垫片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早期临床结果
一种耐高温氟硅橡胶垫片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