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吉德付江鹏陈广泉邢会琴
(1河西学院农作物水肥药一体化工程研究中心,甘肃张掖 734000;2永昌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甘肃永昌 737200;3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娃娃菜是一种袖珍型小株白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是大白菜的一个变种(程啸,2013)。长期以来,有关大白菜干烧心病的研究报道已有很多(赵素娥 等,1982;安志信 等,1985;朱本岳 等,1994),主要集中在诱病因素(胡艳,2008)、抗性遗传规律(石姜超 等,2012)和防治措施(郑羡清,2014;赵兴权,2016)等方面。一般认为,引发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因素是植株对钙的吸收与利用受阻,生长环境异常、生长不协调所导致(安志信 等,1985;朱本岳 等,1994;余阳俊 等,2001)。也有少数报道称干烧心病是由缺锰引起的(贾丹萍,2001)。近年来,随着河西走廊高原夏菜产业的迅猛发展,娃娃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周志龙和代惠芳,2015),但是干烧心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成为娃娃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娃娃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为了明确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笔者从2016年开始对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和病害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病株和正常植株的不同序位叶片和土壤进行采样,测定植株中钙含量和土壤0~20 cm耕层全盐含量,从而寻找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发病规律,以期为娃娃菜干烧心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设在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前进村,该地具有河西走廊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海拔1 496 m,年均降水量130 mm,年平均温度7.6 ℃,全年日照时数2 932~3 085 h,≥0 ℃积温2 734℃,持续天数213 d;≥10 ℃积温2 140 ℃,持续天数133 d;4~10月的日均温差在13.4~18.2 ℃之间,无霜期140~165 d(李志荣和田刚,2005)。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和光热资源,土质为灌漠土(周俊 等,2014),0~20 cm耕层有机质含量13.4 g·kg-1,速 效N(N)96.0 mg·kg-1、速 效P(P2O5)19.5 mg·kg-1、速效K(K2O)156.2 mg·kg-1。
采取穴盘育苗移栽,春茬、夏茬和秋茬分别在2月15日、4月25日和7月5日育苗,3月15日、5月25日和8月5日定植,5月15日、7月25日、10月5日收获。小区面积15 m2(长5 m×宽3 m),种植前每667 m2施尿素10 kg、过磷酸钙40 kg、硫酸钾20 kg。将土壤耕翻、耙耱、做畦,上覆50 cm宽的地膜,畦距40 cm,在畦面进行双行定植。株距25 cm,行距30 cm,每667 m2定植7 500株(种植密度试验除外)。生长期视墒情灌水,莲座期每667 m2随水追施尿素15 kg,结球期结合灌水每667 m2施尿素10 kg、硫酸钾15 kg(何道根和何贤彪,2007;邵贵荣 等,2008)(氮肥施用量试验除外)。
2016年对夏茬种植的娃娃菜干烧心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采取5点取样法,每小区调查100株。从定植后开始,每隔7 d调查1次,观察发病症状类型,记载病害发生部位和发病叶叶位,并按照娃娃菜生育期统计病株率。
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分级参照余阳俊等(2001)的标准,结合本地田间实际发病情况进行修订。0级,无症状;0.5级,真叶叶缘仅有小斑点症状发生;1级,1片真叶叶缘干烧;3级,2片真叶叶缘干烧;5级,2片以上真叶叶缘轻度干烧,干烧部分占叶面积的25%以下;7级,2片以上真叶叶缘中度干烧,干烧部分占叶面积的25%~50%;9级,2片以上真叶叶缘重度干烧,干烧部分占叶面积的50%以上,植株尚未衰败;11级,2片以上真叶叶缘重度干烧,干烧部分占叶面积的50%以上,植株衰弱矮小;13级,重度干烧导致全株无正常叶片或死亡。
抗性等级划分参照余阳俊等(2001)的标准。高抗(HR),病情指数0.01~11.11;抗病(R),病情指数11.12~33.33;耐病(T),病情指数33.34~55.55;感病(S),病情指数55.56~77.77;高感(HS),病情指数77.78~100.00。
1.5.1 不同品种与茬口对干烧心病的影响 2017年分别于春茬、夏茬和秋茬种植春月黄、金娃娃、金皇后、春玉黄、雅典娜和黄宝宝(均由永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场采购),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3次重复。分别于结球期,即5月5日(春茬)、7月15日(夏茬)、9月25日(秋茬),调查全部植株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方中达,1998)。
1.5.2 种植密度对干烧心病的影响 设每667 m2种植6 500、7 500、8 500株3个处理;2017年夏茬种植,参试品种为春月黄,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3次重复。从定植后15 d开始调查,记录娃娃菜生长发育期和病害发生情况,之后每隔7 d调查1次,统计病株率。
1.5.3 氮肥施用量对干烧心病的影响 设每667 m2施用氮肥0(CK)、15、30、45、60 kg 5个处理;2017年夏茬种植,参试品种为春月黄,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3次重复。各处理每667 m2统一施用磷肥8 kg+钾肥16 kg,按照基肥占总量的30%、莲座中期追肥占总量的30%、结球初期追肥占总量的40%分3次施入田间。7月15日(结球期),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各小区植株的发病病况,统计病株率。
1.5.4 土壤全盐含量对干烧心病的影响 2017年夏茬种植,参试品种为春月黄,种植面积2.8 hm2;于6月10日(团棵期),采用5点取样法进行病害调查,按余阳俊等(2001)的方法划分出无病地块、轻度发病地块、中度发病地块和重度发病地块4个区域。6月15日,采用对角线取样法分别采集4个不同发病地块0~20 cm耕层的土样5 kg,用四分法带回1 kg混合土样,风干15 d,采用电导法测定土壤全盐含量(李酉开,1984)。
1.5.5 叶片中Ca含量对干烧心病的影响 2017年夏茬种植,参试品种为春月黄;7月15日(结球期至成熟期)选取正常植株和病株,分别采集不同序位叶片的5株混合样品,外叶代表全绿叶,由外向内第1~10片叶;中叶代表半绿叶,叶序为11~22片叶;内叶代表无绿的心叶,叶序为22片叶之后的所有叶片。采样前做好病害调查记录,样品采集后编号装袋,带回实验室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去离子水漂洗2遍,沥去表面水分,在烘箱中70 ℃烘干,经研磨、过40目筛,进行灰化处理,利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法测定Ca含量(李酉开,1984)。
2.1.1 发病症状 田间调查发现,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的症状类型主要有3种,即干边型、卷叶型和腐烂型,其发病特征如表1所示。
2.1.2 病害流行动态 由图1可见,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苗期不发病,从莲座期开始发病,莲座期到包心期病害呈缓慢增长态势,包心期到结球期为病害迅速增长期,结球期到成熟期病害发生平稳、基本停止扩大蔓延。
2.1.3 发病部位 由图2可见,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发病部位大致在结球叶的前3片至后15片,按叶位来说即19~40片叶之间。病叶出现的高峰叶位是23~35片,发病频次在10次以上叶位占比达79.08%。
表1 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的症状类型
图1 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田间流行动态
2.2.1 不同品种与茬口对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娃娃菜品种对干烧心病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病情指数在11.12~33.33的品种有2个,为金娃娃和春月黄,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在33.34~55.55的品种有3个,为金皇后、黄宝宝和雅典娜,表现为耐病;病情指数在55.56~77.77的品种有1个,为春玉黄,表现为感病。
图2 张掖市娃娃菜不同叶位干烧心病病叶出现的频次
不同茬口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发病程度表现为夏茬>春茬>秋茬。从时间上看,一般春季露地娃娃菜3月中旬定植,5月中下旬收获,此时气温较低且不稳定,幼苗生长缓慢,发病缓慢;夏季露地娃娃菜5月下旬至6月上旬定植,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收获,此时温度较高,降水较少,成株期发病严重;秋季露地娃娃菜8月上旬定植,10月上旬收球后期发病率开始剧增。6 500株·(667 m2)-1和7 500株·(667 m2)-1处理的娃娃菜在包心期之前都不易感病,包心期之后7 500株·(667 m2)-1处理的病株率显著高于6 500株·(667 m2)-1处理。获,虽然幼苗期温度较高,但一般不会发病,9月进入莲座期,气温逐渐下降,适宜娃娃菜生长,植株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增强,成株期一般发病较轻。
表2 不同品种与茬口对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影响
2.2.2 不同种植密度对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娃娃菜干烧心病呈加重趋势。从生长发育进程来看,在6月20日(莲座期)之前3个处理并无区别,但在7月11日(包心期)、7月18日(结球期)和7月25日(成熟期)均有显著差异。种植密度为8 500株·(667 m2)-1处理的娃娃菜在包心期比较容易感病;结球期田间郁闭,采光不良,植株之间养分争夺,结
表3 不同种植密度对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影响
2.2.3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影响
由图3可见,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娃娃菜干烧心病呈加重趋势,氮肥施用量较多的处理〔施氮量为45、60 kg·(667 m2)-1〕干烧心病病株率显著高于施氮量少的处理,且各处理的病株率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的对照。31%~70%,说明该地区不适宜种植娃娃菜;当土壤全盐含量在0.229%以下时,病株率≤30%,较适宜种植娃娃菜。
表4 不同土壤全盐含量对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影响
图3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影响
2.2.4 不同土壤全盐含量对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0~20 cm耕层土壤全盐含量的增加,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病情指数逐渐上升。其中,发病地块的土壤全盐含量在0.129%~0.449%之间,未发病地块的土壤全盐含量在0.045%~0.141%之间。当土壤全盐含量在0.229%以上时,干烧心病的病株率为
2.2.5 植株叶片中Ca含量与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关系 由图4可见,娃娃菜正常叶片中的Ca含量明显高于病株叶片;正常植株叶片和病株叶片中的Ca含量均表现为:外叶>中叶>内叶,正常植株外叶中的含钙量(4.179 mg·g-1)比内叶(0.356 mg·g-1)高11.7倍。
图4 娃娃菜叶片中Ca含量与干烧心病的关系
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植株体内缺Ca2+是导致干烧心病发生的生理因素,品种的抗病性是干烧心病发病的基础条件,而不同茬口、氮肥施用量、土壤全盐含量、种植密度等是干烧心病发生的主要外部条件。
娃娃菜属半耐寒性作物,适合生长温度为10~25 ℃。最适生长温度为12~22 ℃。张掖市2016年和2017年的5~10月最高温度均超过25℃,尤其是7月温度达到了年最高温度38 ℃,给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病害容易扩大蔓延。有关温度对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影响,还有待于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试验结果表明,娃娃菜干烧心病从莲座期开始发生,莲座期到包心期病害呈缓慢增长态势,包心期到结球期病害发生最为严重,结球期到成熟期病情基本稳定。这意味着莲座后期是娃娃菜干烧心病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不同品种对娃娃菜干烧心病的抗性表现出明显差异,金娃娃和春月黄抗病性较强,适宜在张掖市及相似气候区域种植,这与华军等(201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金皇后、黄宝宝和雅典娜虽然抗病性不强,但有一定的耐病性,生育期短、品质好、包心实,可选择在秋茬和春茬种植;春玉黄抗病性最差,不适宜在张掖市种植。当氮肥施用量高于30 kg·(667 m2)-1时,娃娃菜干烧心病呈显著加重趋势;而氮肥施用量在30 kg·(667 m2)-1以下时,病害发生较轻,由此可知,在张掖市种植娃娃菜不宜大量施用氮肥。当土壤全盐含量在0.229%以上时,娃娃菜干烧心病病株率达31%~70%;当土壤全盐含量在0.229%以下时,病株率≤30%,因此种植娃娃菜最好选择盐碱较轻的地块。高种植密度〔8 500株·(667 m2)-1〕娃娃菜干烧心病发病较重,低种植密度〔6 500株·(667 m2)-1〕发病较轻。不同茬口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发生表现为夏茬>春茬>秋茬,这与秦国伟(2017)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娃娃菜正常植株与病株的叶片钙含量均表现为外叶>中叶>内叶,这可能是因为娃娃菜外叶生长时期长,钙的累积多,而钙在植物体内不易转移,不能供给幼嫩部分再利用。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症状类型有3种:即干边型、卷叶型和腐烂型,病叶出现的叶位集中在19~40片叶,为田间病害的正确识别与诊断提供了依据。
从品种抗性、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茬口安排、土壤全盐含量和含钙微肥施用等方面综合分析,张掖市种植娃娃菜,应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金娃娃和春月黄;种植密度宜在6 500~7 500株·(667 m2)-1之间;整个生育期内尽量控制氮肥施用量在30 kg·(667 m2)-1以下;最好在春茬和秋茬种植,避免夏茬种植;在莲座期采用叶面喷施和土壤撒施的方法及时补充含钙较高的微肥;选择土壤盐碱较轻的地块,一般土壤全盐含量应低于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