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液在脑出血重症患者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比较

2019-06-05 05:21:02王慧娴

王慧娴

(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江苏 镇江, 212000)

脑出血发病突然且进展快,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1]。脑出血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抵抗力下降,口腔自净能力减弱,细菌在患者口腔内的繁殖速度加快,容易引起感染、出血等并发症[2];同时,部分患者需要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细菌入侵产生吲哚、硫氯基等物质,引发口臭;另外,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导致口唇干裂、口腔黏膜损伤、溃疡、糜烂等发生[3]。因此,对于重症脑出血患者若不给予有效的口腔护理干预,不仅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消化功能,还可能会造成感染,延迟康复。近年来,中药口腔护理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口腔清洁度,而且降低了口腔疾病发生率[4]。本研究观察医院自制护理液(本院制剂室制成的“柠荷护理液”)在脑出血重症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入院后均经MRI、CT检查确诊,并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脑出血的诊断标准;②入院后均行洼田饮水试验(WST)[5];③均为首次发病者;④病情已控制,无继发性出血者。排除标准:①就诊前曾应用导致脑梗死或脑出血药物者;②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伴有良恶性肿瘤者;④应用抗凝剂或外伤等其他因素造成的脑出血;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⑥精神异常或者理解表达能力异常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2~76岁,平均(57.29±8.46)岁;出血部位:丘脑8例,壳核29例,脑室13例; Barthel指数(27.92±8.73)分;合并吞咽障碍17例。研究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3~75岁,平均(57.36±8.49)岁;出血部位:丘脑6例,壳核32例,脑室12例;Barthel指数(28.07±8.94)分;合并吞咽障碍19例。2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2组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士进行口腔护理。研究组给予“柠荷护理液”口腔护理。“柠荷护理液”由本院制剂室制成,将槟榔15 g、薄荷20 g、柠檬10 g加水500 mL,浸泡30 min后浓煎成100 mL的药液,然后装入真空药袋备用。研究组口腔护理3次/d,20~50 mL/次,5~10 min/次;口腔擦洗后常规用“柠荷护理液”含漱1次,每次含漱1 min;对于进行鼻饲或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将患者头侧向一侧,在患者下侧颊部垫1块纱布,护士持10 mL的无菌注射器抽吸“柠荷护理液”,然后沿着患者上侧口角对牙齿进行冲洗,每次用量控制在10 mL内,以免患者误吸,并更换纱布,反复进行冲洗,直到清洁为止;按照相同方法冲洗对侧的牙齿。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口腔护理,3次/d, 20~50 mL/次,5~10 min/次,操作方法同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2组口腔溃疡、口腔感染等口腔并发症发生情况。②比较2组护理前后口臭、舌苔、软垢指数、菌斑指数的改善效果。菌斑指数按照患者牙面菌斑分布的部位及范围进行评价[6],采取5级(0~4)评分法,其中0分为无菌斑;1分为近龈处存在散点状菌斑;2分为近龈处存在薄层菌斑,呈连续性带状分布,宽度在1 mm以内;3分为菌斑宽度超过1 mm,覆盖区域在牙冠颈1/3以内;4分为菌斑覆盖区域在牙冠颈1/3以上。通过感官评价法即鼻闻法对患者口臭情况进行评价[7],在评价前嘱患者不漱口及禁食禁水,采取6级(0~5分)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口臭越严重,其中0分为无口臭,5分为恶臭。通过目测法对患者舌苔进行评价[8],采取7级(0~6分)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舌苔越严重,其中0分为薄白苔,6分为黑苔、花剥苔等其他类型的异常舌苔。参照文献[9]中的评价方法对患者软垢指数进行计分,采取4级(0~3分)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软垢越严重,其中0分为无软垢或者着色,3分为软垢覆盖牙面2/3以上。③比较2组患者护理第3、7天口腔pH值变化情况,包括午餐前2 h以及午餐后2 h。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口腔pH值变化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后第3、7天,研究组午餐前和餐后2 h口腔pH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口腔pH值变化情况比较

2.2 2组口臭、舌苔、软垢指数、菌斑指数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口臭、舌苔、软垢指数、菌斑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口臭、舌苔、软垢指数、菌斑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口臭、舌苔、软垢指数、菌斑指数评分比较 分

2.3 2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口腔感染、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脑出血重症患者大多病程较长,由于病情较重使得口腔咀嚼能力降低,需要给予鼻饲饮食,部分患者还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使得口腔自洁能力降低;另外,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使得菌群失调,造成口腔细菌繁殖增加,患者极易出现口腔感染等[10]。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口腔异常情况多为心火上炎,脾胃湿热,心、胃、脾等脏腑运化失常,熏蒸于口舌所致。口腔护理的主要目的为保持患者口腔湿润、清洁,防止口腔黏膜干燥皲裂,减少口臭,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食欲,减少口腔溃疡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中,常用的漱口液为洗必泰漱口液、生理盐水以及碳酸氢钠漱口液等。洗必泰漱口液属于抗菌药,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及生长,多用于冠周炎及牙龈炎,以及口腔黏膜炎引起的牙周脓肿、牙龈出血等,其缺点为长期使用时会造成舌苔发黄、牙齿着色,并对患者味觉有一定的影响[11]。生理盐水取材方便,不过抑菌效果并不明显。研究[12]指出,牙刷刷洗口腔结合生理盐水冲洗,可以刷脱牙面所附着的污垢以及舌苔,有效清除口腔内的附着物,对口腔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亦有学者[13]指出,当生理盐水蒸发之后,口腔局部容易形成高渗溶液,此时氯化钠沉积在患者的口腔黏膜上,使得上皮细胞出现脱水皱缩,进而引起口干以及黏膜出血等,反而有利于细菌繁殖,增加了口腔感染的发生风险。

文献[14-15]报道,口腔pH值在6.4~7.5时溶菌酶的活性水平最高,杀菌作用较强。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护理第3、7天午餐前、后2 h口腔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柠荷护理液”显著提高了脑出血重症患者口腔pH值,使患者口腔pH值保持在6.4~7.5内,有利于充分发挥口腔唾液溶菌酶的作用,减轻了口腔感染的几率。护理后,研究组口臭、舌苔、软垢指数、菌斑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柠荷护理液”显著提高了脑出血重症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提高了口臭、舌苔、菌斑以及软垢的改善效果。同时,研究组口腔感染、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柠荷护理液”显著减少了脑出血重症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柠荷护理液”是由槟榔、柠檬、薄荷3味中药组成。薄荷性凉,味辛,具有利咽喉、清头目的作用,味道清凉,为辛凉解表之药。药理研究[16-17]证实,薄荷具有抗病毒、抗菌,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柠檬性温,味苦,具有疏滞健胃、生津止渴以及芳香避秽之功效。槟榔性温,味苦辛,具有下气降逆、行水化湿之功效。“柠荷护理液”主要作用为芳香避臭、化浊清火、祛秽除湿、清热解毒,因此可以提高脑出血重症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同时,“柠荷护理液”口感适宜,气味清香淡薄,适用于患者的口腔护理,患者乐于接受,而且属于纯中药成分,无刺激无毒,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重症患者口腔护理中应用柠荷护理液,显著提高了患者口腔护理效果,减少了口腔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