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元
董浜农民管弦乐队在农村演出
上世纪80年代,常熟一支由农民组成的农民管弦乐队活跃于大江南北,甚至走进北京中南海,不仅丰富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塑造了中国农民的崭新形象,为海内外媒体所瞩目,成为常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史上的一段佳话。时隔30多年后的今天,这支沉寂了多年的董浜农民管弦乐队,又以更昂扬的姿态和更饱满的热情登上舞台,重塑起往日的辉煌。
董浜农民管弦乐队的队长叫陆昆元,是常熟董浜本地人,当过农中校长、董浜工业公司经理部经理,系常熟市政协第七届、第八届委员。他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董浜不锈钢器械厂厂长的任上创办董浜农民管弦乐队的。
在此前,陆昆元在董浜工业公司经理部当经理,1984年8月24日被抽调至董浜弹簧厂。董浜弹簧厂是董浜文化站的站办企业,生产开关电器的简易弹簧,全厂25名员工,也是25名文艺宣传队队员,半工半文。有宣传任务了,就停工排练节目,没有宣传任务就做工,一年几万元的产值,只能够养活自己。
陆昆元来到董浜弹簧厂后,利用上海浦东废品公司在常熟召开不锈钢钢材订货会的机会,结识了不锈钢生产行业的朋友,促使他在经营不锈钢钢材中,为企业挖掘到第一桶金: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净赚36万元。年终分配时,董浜弹簧厂的员工除了正常工资收入外,每人还获得2000元奖金,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久,董浜弹簧厂的从业人员一下扩展到300多人,年利润从1983年1000多元,剧增至1984年的40万元,董浜弹簧厂也更名为董浜不锈钢器械厂。
作为文化站的站办工厂,其主要任务是以工养文,宣传“毛泽东思想”。陆昆元觉得,应该尽快提高文艺宣传队的档次和水平。那是1985年3月的一天,陆昆元出差上海,走在上海金陵东路上,突然发现有一家乐器店,便饶有兴趣地走了进去。
宽敞的店堂里,民乐、西洋乐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特别是那些西洋乐器,形态各异,光彩夺目。陆昆元情不自禁地问营业员:“买一套西洋乐器要多少钱?”年轻漂亮的营业员瞟了他一眼,将五只手指扬了一扬,懒得回答:5万元。因为光顾这里并购置洋乐的,除了大学里的音乐教授,就是歌舞团的演奏家或者指挥了。陆昆元虽然穿得不土,也是西装革履,可在她眼里,你的举止行为还是一个农村里的土根,而土根是不会买西洋乐器的。陆昆元没有计较眼前这个营业员的神态,只是在琢磨,一套西洋乐器虽说需要五六万元才能配齐,但凭企业现在的实力,还是买得起的,如果用西洋乐器武装乡里的文艺宣传队,就会让人刮目相看了。
从上海回来后,陆昆元找到了常熟“少年之家”的辅导员朱雪生,向他请教:乡镇的文艺宣传队适宜不适宜装备西洋乐器?得到的回答是完全适宜,并答应由他来教学。朱雪生说:“我对西洋乐器虽然不是很精通,但十八般武艺还使得转的。”有朱雪生壮胆,陆昆元创建农民管弦乐队的信心更足了。
这样,陆昆元又一次来到上海东陵路乐器店,把那里的西洋乐器全部买进,包括钢琴、木琴、小提琴、大提琴、吉他、培司、巴松、爵士鼓、单簧管等,把那个营业员着实震惊了。买双簧管时还进行了一番交涉,因为这里仅此一件双簧管,是做样品用的,只看不卖。陆昆元一定要买,营业员不能做主,只得请出店长。陆昆元对店长说,我们好不容易建立一个乐队,缺了这一件就不协调了,你就卖给我吧。可这位店长板着脸,没丝毫商量余地。
其时有位南市中学的教师在场,看上去和店长的关系很好。陆昆元便和这位教师聊了起来,说我们是一家乡镇文化工厂,想办家管弦乐队。这位教师十分惊奇,觉得乡镇企业办管弦乐队,闻所未闻,是个了不起的举动,又听说陆昆元也做过教师,而且还当过校长,对他肃然起敬。经过这位教师的说情,店长才同意出售双簧管。
西洋乐器基本配齐后,陆昆元又添置了整套民乐器。在很短的时间内,乐队的装备已经达到了省级歌舞团的水平。外出演出,光乐器就要装整整一卡车,拉到舞台上即便不演奏,也是眼花缭乱,已经让人从心底里折服,觉得是一场高档次超水平的演出了。
董浜农民管弦乐队赴京演出期间,在八达岭留影
在购置装备的同时,陆昆元大刀阔斧地重新组建队伍。首先为乐队题了个“董浜农民管弦乐队”的名称。因为招收的队员大多是本地16至18岁的农民,突出“农民”两字,可以映衬出水平。所有队员,都由朱雪生把关,最后确定了10名男生、15名女生,作为农民管弦乐队的正式队员。“董浜农民管弦乐队”就这样于1985年5月宣告成立。
要把这支完全站在音乐殿堂之外,未经历过正规声学训练,更是对西洋乐器一窍不通的年轻人组成的队伍,培养成为“拉得出打得响”的管弦乐队,谈何容易!必须从零开始,从五线谱学起,手把手地对40多种器乐进行教学。为此,朱雪生吃住在董浜不锈钢器械厂,脱出来专门辅导这25名学生娃。一个多月下来,吹号的嘴唇肿了,拉提琴的肩骨痛得如针扎,练习打击器乐的练得手麻腰酸,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牢。然而,再苦再累必须坚持。他们每天从早上7点多,学练到晚上八九点钟,离厂近的早起晚归,离厂远的就吃住在厂。到后来,还聘请了上海音乐院教授为指导老师,重点辅导长笛手顾丽芳、双簧管手徐向东、双簧管萨克斯手袁建清、小提琴手徐雪妹等队员,使重头乐器的演奏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经过一年时间的专门训练,这群年轻人从懵懂到了解,从认识到熟知,从生疏到熟练,一步步地接近神秘的管弦王国,走进了音乐的殿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没有朱雪生老师,就训练不出这支队伍。朱雪生确是多才多艺,民乐、西洋乐每样乐器都拿得起,连音乐院教授也对他另眼相看。而且他会配器,一只曲子,哪里长笛吹奏,哪里需要柳琴衬托,哪里需要小提琴舒缓,哪里由电子爵士鼓引起激情,他都配得恰如其分。在朱雪生的精心辅导下,每个队员都很快掌握了一种或两种以上乐器的演奏技术。
董浜农民管弦乐队为农民奉献精神食粮
自1986年5月起,董浜农民管弦乐队活跃在常熟、苏州的城乡舞台上。他们演奏的形式有:管弦乐合奏,萨克斯独奏,古筝齐奏,小提琴、钢琴合奏,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四重奏、琵琶协奏,还有男女声独唱等,演奏的内容有:《我和我的祖国》《长江之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蓝色的多瑙河》《红旗颂》《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由于是农民组成的乐队,他们的演奏水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撼,人们纷纷惊叹,这支乡镇级文艺宣传队怎么会有如此豪华的装备和那样高水平的演奏人员呢?
1986年5月15日,董浜农民管弦乐队赴上海大场肉联厂演出,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兴趣,也是乐队走向辉煌的起点。上海大场肉联厂是董浜不锈钢器械厂的协作单位,是上海食品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厂区面积很大,内有火车纵横驰骋。那天是该厂的厂庆日,董浜农民管弦乐队在工厂大礼堂演出,全厂2000多工人济济一堂,两小时精彩演出在厂内引起轰动。
当时不少工人问:“是江苏省歌舞团吗?演出的水平怎么这么高?”当得知是一家企业的宣传队后,便惊诧地说:“有这样的乐队,那他们的企业肯定是个大型企业了。我们肉联厂在上海食品行业应该算得上是个中型企业了,可连一个小小的宣传队也没有。”知情者说,他们那个厂呀,没有我们厂的一个小组大,现在这点演出人马,已把大半个企业搬过来了。听者更觉得这个企业了不起,企业的领导者有魄力。
董浜农民管弦乐队在上海肉联厂的演出,上海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文汇报》刊登长篇通讯《田埂上走来的洋乐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这个“农民乐队”在上海十里洋场出了一回风头,还由此带动了上海大场肉联厂,使之成了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
1986年9月2日至10日,董浜农民管弦乐队应人民日报社、农民日报社、中国音乐家协会之邀走进北京城,先后在人民日报社、首都钢铁厂、海军、北京海淀区苏家宅乡和朝阳剧场汇报演出,受到了首都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新闻界和文化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9月3日,乐队在人民日报社礼堂作首场演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和常熟籍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国务院顾问李强、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寿,还有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章瑞英、中国音协主席李焕之、以及王殊、王淦昌等常熟籍老同志,首都新闻界、文化艺术界共一千余人观看演出。首场演出特色鲜明,生动感人。《常熟歌》《水乡春早》《常熟花边送北京》等富有浓郁的水乡风味的节目,一次又一次地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陆昆元(右二)和队员们在一起
9月9日,董浜农民管弦乐队受中央顾问委员会邀请进中南海演出。中顾委老同志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刘宁一、李雪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部副部长肖克,“开国女将”李贞,以及李楚离、高克林、张秀山等中顾委委员出席观看。演出结束,刘宁一、李贞向董浜农民管弦乐队赠送了夹有“振奋精神,更上一层楼”条幅的书籍,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创出新业绩。
在董浜农民管弦乐队进京演出期间,首都新闻单位对此进行了集中报道。9月2日下午,主办单位举行记者招待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3家新闻单位60多名记者出席。会后,各报记者分别以《满园春色花一枝》、《田埂上走来了洋乐队》《迷人的乐队、迷人的乡村》《大潮涌新浪》等为题,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瞭望》《半月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北京日报》《文汇报》等27家报刊,发表了51篇文章。《东方航空》杂志特地印制了介绍董浜农民管弦乐队的专辑,称它为“田野里的艺术奇葩”。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分别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报道了乐队的演出实况。
《人民音乐》杂志1986年第11期载文说:“当大幕拉开,管弦乐队奏出的《长江之歌》激荡着整个大厅的时候,观众沸腾了,这不是中央乐团,不是省歌舞团,而是一群不时握锄把、开车床的新型农民组成的董浜农民乐队。接下来的节目,既有流行的通俗歌曲,也有琵琶协奏曲《十面埋伏》;既有土味十足的常熟民歌,还有意大利名曲《桑塔露琪亚》……面对这一切,除了吃惊、兴奋,不能不引起人们许多思考。农民富裕起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文化的渴求,成千上万的文化专业户诞生了,各式各样的农民乐队诞生了,董浜农民管弦乐队是其中的一个……”
《中国航空》杂志,以《田野上的艺术奇葩》为题,用6个整版的篇幅刊登大幅照片,并配中英文文字,专题介绍董浜农民管弦乐队。作者李光平在文中深情地说:“掌声,掌声如雷。十几个大中小城市的剧场,数百处乡村田间,响起了来自田野上的管弦乐。这一切剧目,都出自农民之手。常熟,地处阳澄湖畔,人们历来喜爱锡剧、沪剧、越剧等地方戏剧,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现在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迫切希望看到新的艺术形式,而管弦乐这种被城里人称为‘阳春白雪’的艺术,恰恰能弥补农村文艺上的空白。陆昆元说:‘这就是我们想建立一支西洋乐器为主的管弦乐队的主要动机。’如今,这支深受欢迎的农民管弦乐队,已经演奏了100多种器乐的声乐作品,不少地方纷纷发书邀请,欢迎他们前去演出。”
作者还在文前加“作者题记”,特别提示农民管弦乐队存在的重要意义:“田野上响起管弦乐,本是件新鲜事。但更令人感到新鲜的是,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音乐本身。在中南海,在国家领导人及14个国家驻京使节参加观摩的剧场里,和谐的音律正在清除昔日的农民形象,尝试塑造一个新农民的形象。”
董浜农民管弦乐队建队6年,在常熟各地演出200多场次,并经常参加常熟市委市政府重大活动和重要接待演出,多次应邀到张家港、江阴、太仓、昆山、嘉定等周边县市展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董浜农民管弦乐队无票房收入,经济完全依赖于企业。不锈钢的市场形势于1989年发生急剧变化,不锈钢器械厂经济出现严重滑坡,盛极一时的乐队面临着缺乏经济来源的困境。陆昆元从厂长岗位上退了下来,董浜农民管弦乐队自行解体。乐队队员有的进车间、科室继续在厂工作,有的则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另谋高就。如顾丽芳进了上海京剧团,成为长笛演奏家。单杏芳进了济南军区歌舞团,成为独唱演员。袁建清和夫人徐雪妹,如今一个是管乐方面的专家,一个是弦乐方面的专家,夫妇俩在常熟城区办起了一家名为“艺术之家”的音乐培训机构,继续在为培养器乐演奏人才而努力。
十分欣慰的是,2007年8月,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沉寂多年的董浜农民管弦乐队,顺应新的形势,以更昂扬的姿态和更饱满的热情,重新登上新的舞台。新的乐队按照双管制管弦乐队进行配备,乐队队员文化素养更高,精神面貌更好,团队精神更强。他们在做好各自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双休日和晚上的时间练习器乐演奏技巧。他们边训练、边演出,活跃于常熟市内外城乡舞台上,深受百姓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