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贝尼地平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2019-06-05 05:33周维利赵方军赵艳霞公为红
药学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丸剂滴速冷却剂

周维利,赵方军,赵艳霞,公为红

(1.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1;2.山东海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盐酸贝尼地平为长效的第2代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系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研发,于1991年在日本批准上市,剂型为片剂,规格有每片2 mg和4 mg[1]。盐酸贝尼地平在水中几乎不溶,在0.1 mol·L-1盐酸溶液或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几乎不溶,盐酸贝尼地平片口服后从制剂中释放速度较慢,影响疗效[2-3]。以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为基质制成滴丸剂,可增加主药的溶出速率,提高血浆浓度,增加药品疗效,确保产品疗效。本试验对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进行了优选,并考察了滴丸的溶出度,为该滴丸的生产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DDWJ-IIIS(DWJDW-III)多功能滴丸机(烟台博鑫制药机械有限公司);ZB-lE型智能崩解仪(上海巴玖实业有限公司);FA1004N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丙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药用级二甲硅油(江西阿尔法高科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80813);聚乙二醇4000(PEG4000,江西阿尔法高科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80909);聚乙二醇6000(PEG6000,江西阿尔法高科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81011);盐酸贝尼地平(华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078,批号:2018180507)。

2 方法与结果

2.1 基质与冷却剂的选择 以每丸含盐酸贝尼地平2 mg,采用L9(34)正交法设计处方,以滴丸制备过程中的黏连情况、圆整度、拖尾、硬度和丸剂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的基质、药物与基质比例、滴制温度和冷却剂[4-6],按表1将不同基质与盐酸贝尼地平加热混匀,倒入滴丸机料罐中(滴桶长80 cm),保温,滴制。在滴制程中观察滴丸黏连、拖尾等情况,取出滴丸吸净冷却剂,观察滴丸整体成形情况,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108[7]测定溶散时限,见表1~2。

表2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由表2知,使用PEG1500∶PEG4000(1∶1)和PEG1500∶PEG6000(1∶1)为基质时滴丸硬度不合格;以蓖麻油或液体石蜡为冷却剂时,滴丸有黏连或拖尾现象;滴制温度以而以80 ℃为好,综合考虑选择以PEG400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17,药液温度80 ℃,以二甲硅油为冷却剂效果最好。

2.2 滴制条件的筛选 以PEG400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17,药液温度80 ℃,二甲硅油为冷却剂,以滴丸的丸重变异系数和成品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滴丸的冷却剂温度、滴距和滴速,见表3~4,方差分析见表5~6。

表3 滴制条件筛选因素水平表

从表4直观分析及表5~6方差分析得出,丸重变异系数越小,丸重越稳定,各因素对实验结果重要性为C>B>A,最佳条件为A3B1C2;成品率各因素对实验结果重要性为C>A>B,最佳条件为A3B2C2,因素B1与B2无区别,综合考虑,选择因素B2,即最佳滴制条件为:冷却剂温度为(12±2)℃,滴距为10 cm,滴速为每分钟(40±1)滴。

表4 滴制条件方案及结果

表5 丸重变异系数方差分析

表6 成品率方差分析

注:F0.05(2,2)=19.00,*P<0.05,F0.01(2,2)=99.00,*P<0.051。

2.3 验证试验 以最佳成型工艺进行验证试验3次,称取适量PEG4000与药物混匀,倒入滴丸机中,80 ℃保温,冷却剂温度为(12±2)℃,滴距为10 cm,滴速为每分钟(40±1)滴进行滴制,结果见表7。

表7 滴丸验证试验结果

由上述结果可知,因素B1与B2对滴丸成型质量无明显差异,可任意选择选择,综合考虑,选择滴距为10 cm,即滴制条件为:以PEG400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比例1∶17,药液温度80 ℃,二甲硅油为冷却剂,冷却剂温度为(12±2)℃,滴距为10 cm,滴速为每分钟(40±1)滴。

3 讨论

3.1 盐酸贝尼地平滴丸因辅料与主药比例较大,丸剂成型主要受基质影响,在预试时只有PEG1500丸剂软,而易变形;PEG6000则硬度较大,选用的PEG4000为基质,聚乙二醇为较常用的药用辅料,具有水溶性高、毒性小、能显著改善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的特点,在胃肠道内易于吸收,化学性质稳定[8],主药与辅料的相溶性和硬度均适中,滴丸各项指标较好。

3.2 影响滴丸的成型工艺因素有主药、基质、药物与基质比例、保温桶温度、冷却剂、滴径、滴速、滴距、冷却桶长度,滴头的材质、内外径大小、厚薄和形状等,各种影响相互影响,需综合考虑,综合调节,才可保证滴丸的成型工艺。

3.3 按照所选的2种工艺条件,各验证3批样品,结果滴丸平均丸重、变异系数、成品率和溶散时限无明显差别,滴丸等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 0108滴丸剂制剂通则的有关规定,最终选择滴距为10 cm。

猜你喜欢
丸剂滴速冷却剂
核电站主冷却剂泵可取出部件一体化吊装检修工艺探索
干燥温度对中药丸剂溶散时限的影响探讨
戴明环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滴速准确率中的作用
不同中药物料对丸剂溶出的影响及其体内外评价
反应堆冷却剂pH对核电厂安全运行影响研究
冷却剂泄漏监测系统在核电厂的应用
火麻仁片剂生产技术研究
医用智能输液报警器的设计
冷却液对柴油机废气后处理系统的影响
挂盐水滴速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