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一,马大山,白 雪,何 珊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2.赤峰市宁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中广核(深圳)辐射监测技术有限公司)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亦是牛奶和牛肉的主要供给地,但内蒙古地区的奶牛繁殖障碍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奶牛繁殖障碍是指因各种因素引起的正常性成熟和成熟母牛生殖能力的下降,其临床表现为不孕、不育、流产、木乃伊胎、畸胎、死胎、产后子宫内膜炎等[1]。奶牛繁殖障碍疾病已成为各类奶牛养殖基地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奶牛养殖产业在经济方面带来一定的损失[2],亦对环境条件、卫生条件以及人民的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3-4]。影响奶牛繁殖障碍的因素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是饲养方式,不同饲养方式下的奶牛在饲养密度、通风情况、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奶牛间接触机会等方面存在差异,最终导致奶牛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传播途径感染病原体的机会有所差异。本次研究的病原体为牛副流感3型病毒和布鲁氏菌对奶牛繁殖障碍的影响。
1.1对象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内蒙古西部地区散养牛共151头、其中伴有流产、子宫炎的成母牛和肺炎等症状的犊牛40头。养牛场集中饲养牛共176头,其中伴有流产、子宫炎的成母牛和肺炎等症状的犊牛49头。共计327头作为研究对象,于牛尾的静脉处采血。
1.2实验材料 牛血清、Brucella酶联免疫试剂盒、BPIV-3酶联免疫试剂盒、微量移液器、量筒、锥形瓶、玻璃棒、恒温水浴锅、滤纸。
1.3实验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的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样本血清中牛副流感病毒3型抗体和布鲁氏菌抗体。最终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
2.1不同饲养方式下奶牛BPIV-3、Brucella抗体检测结果 集中饲养组和散养组中奶牛BPIV-3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09 %、3.31 %,两组BPIV-3抗体检出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5);集中饲养组和散养组中Brucella抗体检出率分别为25.57 %、11.92 %,两组Brucella抗体检出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73,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饲养方式下奶牛BPIV-3、Brucella抗体检测结果
2.2不同饲养方式下流产奶牛子宫炎牛及患有肺炎的犊牛BPIV-3Brucella抗体检测结果 集中饲养组和散养组中流产奶牛子宫炎牛及患有肺炎的犊牛BPIV-3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0.61 %、12.50 %,两组BPIV-3抗体检出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集中饲养组和散养组中流产奶牛子宫炎牛及患有肺炎的犊牛Brucella抗体检出率分别为85.71 %、37.50 %,两组Brucella抗体检出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饲养方式下流产奶牛子宫炎牛及患有肺炎的犊牛BPIV-3Brucella抗体检测结果
3.3不同饲养方式下流产奶牛子宫炎牛及患有肺炎的犊牛BPIV-3Brucella混合感染结果 集中饲养组流产奶牛子宫炎牛及患有肺炎的犊牛同时感染BPIV-3和Brucella的混合感染率为28.57 %,散养组流产奶牛子宫炎牛及患有肺炎的犊牛的混合感染率为7.50 %,两组混合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328,P<0.05)。详见表3。
表3 流产奶牛子宫炎牛及患有肺炎的犊牛BPIV-3Brucella混合感染结果
在研究中发现,内蒙西部地区奶牛BPIV-3和Brucella抗体的检出率低于新疆地区[1],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本次研究所采集的标本是在冬季,冬季温度低,不利于病原体的生长和传播。集中饲养牛组BPIV-3和Brucella抗体的检出率均高于散养牛组,可见集中饲养较散养更容易导致奶牛的繁殖障碍,可能与集中饲养方式的饲养密度高于散养,且饲养场所消毒措施不到位或不达标有关,这样的环境使病原体的传播更容易。
表1和表2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患有子宫炎牛、流产奶牛及患有肺炎的犊牛BPIV-3、Brucella的检出率更高,说明奶牛繁殖障碍与感染BPIV-3、Brucella两种病原体有关;表3的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西部地区集中饲养和散养奶牛BPIV-3和Brucella的混合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与北疆范围内的一次调查中研究结果一致。[1]。
饲养方式会影响奶牛的繁殖率,且集中饲养方式传染病的感染率明显大于散养。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特别是对那些以集中饲养为主要养殖方式的地区需更加重视,按要求进行消毒、改善饲养环境,并通过相关卫生部门对养殖人员、养殖单位等进行宣传教育,使养殖户和养殖单位提高主动意识、加强卫生建设、改善养殖环境、合理设置养殖密度,提高奶牛的繁殖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