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首席记者 夏 炎
崭新的校园沐浴着朝阳,
同学少年蓬勃向上。
我们在祖国的怀抱中成长,
美丽的校园荟萃着群芳。
听书声琅琅啊歌声飞扬,
和时代旋律一起交响。
我们勤奋进取,
我们刻苦朴实,
学习优秀体格健壮。
肩负着人民的希望。
古老的银杏树伴我们回想,
挺拔的银杏树给我们力量。
往日峥嵘,
多少人才辈出。
优良的传统,
我们永不忘。
看今天崛起啊豪气满腔,
要做那振兴中华的栋梁。
我们探索开拓,
我们献身创新,
面向世界憧憬未来。
要实现辉煌的理想。
——北京四中校歌《希望与理想之歌》
2002年后的北京四中校门
“须知人之所以生,要以自食其力为本根,以协同尚义为荣卫,所贡献于群众者不啬,斯群众之报施我者必丰。藉势倚权,常与祸构,不可为也。故求其可恃莫如学,势可踣也。学不得而閟也。今学者每期期焉,以学不见用为虑,而不以致用不足为忧,窃以为过矣。不知学无止境,致用亦无止境,有生之年,皆学之日。其受用处,非根器浅薄者所能知,亦非佻达纨绔者所能任也。诸生方盛年,志高而气锐,将欲厚其积储以大效于世耶?抑将浅尝自放以侪于俗耶?是不可不审所处矣。诸生勉乎哉!”——北京四中校园内,伫立着一块采自母亲河源头的岩石,上面镌刻着四中首任校长王道元先生的这段训诫。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及传承后,“大效于世”的传统仍时时勉励四中师生。
从曾经的“顺天中学堂”到如今的北京四中,112年的发展历程中,岁月赋予了这所学校什么?而作为北京最热门的中学之一,四中又赋予学生们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马景林校长进行了专访。
让我们随着下面这些问题,一起打开这座百年名校的神秘大门。
本刊记者:北京四中的诞生、发展是始终伴随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迈向现代的历程,而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各个重要历史变革时期,四中秉承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发挥出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岁月不居,学校已经走过112年的历程。这是从梦想到现实辉煌的112年,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北京四中的历史沿革好吗?
马景林:2017年,当我第一次以校长的身份进入校园的时候,便带着一种深深的崇敬。
首先北京四中真的是一所老校,也确实是名校。同时我觉得这所学校在中国近代以来不同的历史时期,真的是付出了作为一所中学所能够做出的所有贡献。在112年的发展历史中,虽然没有保存下很多老物件,只有一些复制品,但是校园里蕴含着112年历史当中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以一种惊人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从1907年建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如今,北京四中出现了一大批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校友,科技界、商界、政界的,包括一些风华正茂的年轻校友们,都在各个领域里发光发热。
这是一所值得敬仰的学校。我作为一名新任校长,来到学校已经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感觉北京四中的了不起不仅在于她辉煌的百年历史,也包括她的传统、校训、培养的思路和方式等,都令人敬佩。
第一点,是四中师生对教育理想有一种非常执着的追求。这是一种很纯粹的追求,不随波逐流,理性地来看待周边的一切,按照科学的道路在发展,很了不起,这是我们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的理性的精神。
第二点,四中在育人方面,也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校友们曾总结过一个观点:爱国主义是历代四中校友文化传承的一个纽带。我在其他的地方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表述。在现在的学生群体当中,有一句话大家特别熟悉——“家国天下的情怀,舍我其谁的担当”。这表达了四中在育人方面是想把孩子个人的成长同国家、社会的需要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教育到底培养什么人,这是教育的哲学根本问题。但是它又分为两支,一个是社会属性,我们是要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还有一个就是人文属性,就是要关注孩子个体的个性而又全面的成长。那么这句话就把这两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培养的孩子,如果他能把自己每天普通的学习生活和未来想做什么,未来想为他人、社会、国家做些什么结合到一起,孩子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一定是高层次的,一定是高效的,一定是让家长、老师、学校都感到欣慰的。
本刊首席记者夏炎与马景林校长合影留念
四中的校训“勤奋、严谨、民主、开拓”,我认为其中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在校训精神当中,对民主的一种坚持。
本刊记者: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去年两会中,针对新时代中学生“应有的样子”,强调了六点要求:“一个新时代中学生首先应该要有家国情怀,要有家国天下的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应该要有健全的人格,才能积极地面对人和事、得失宠辱,感恩和回报;第三要有健康的体魄,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第四要正确处理好课内学习和学有所长的关系;第五应该关注艺术,学会艺术技能,提升审美水平和创造力;第六应了解社会,了解技术进步的成果,了解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国家没有技术的进步就没有跨越式发展。”要做到这六点,不仅要有学生的努力,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合作。您认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占据了时代优势的同时,是否也具备一定的缺点?
马景林:我不否认新时代中学生“应有的样子”是我们大人,是我们旁人对于在这个时代的中学生该是什么样子的一种期待。这是一种挑战,因为在成长过程当中,孩子们一定不是一开始就具备这样一个水准。在孩子们慢慢成长的过程中,赋予他们自由成长的部分,同时引导他们明确方向的过程,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校园一隅
另一方面,如果以成人的角度去看,现在很多未成年的孩子的身上确实有一些我们觉得新鲜,不熟悉,甚至不认同的,有一些担忧的地方,这些是客观存在的。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到底是该担忧的地方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觉得现在评价为时过早。不过用现在的观点来看,现在的孩子们有些地方真的需要我们特别的关注,比如说我们过去特别爱讲的理想教育。以我个人而言,无论是我们日常的教育,还是孩子们在接受教育的完整性方面,都有一点点遗憾,对于理想主义的东西提得不够,孩子们在内心深处对此也不是十分清晰。曾经大众对于80后、90后有着深深地担忧,而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得大家对他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国家、社会有大的事情来临的时候,80后、90后是值得信赖的。这值得我们反思,现实中,如果你没有让孩子们作为主人公去承担一些事情,他也许永远都不太会具备主动的理想主义情怀。这种情怀可能是我们这代人觉得自己身上最有价值,而对现在的年轻学生又特别期待的。所以我认为真的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当中,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是什么?是挑战自我极限的机会。挑战自我极限,不是做那些危险的事情,而是说在有意识的设计安排当中,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变得更加的坚定、坚韧。四中在文化当中就有着这种坚持,非常积极地对学生个人和社会、国家关系进行引导。
我认为无论是在学校、在生活中,还是未来走向社会面对一些障碍,坚韧特别重要。你能不能有坚定的目标?能不能坚持下去?能不能利用自己的思考,利用自己的一些设计设想去跨越这种障碍去解决问题,去面对未来。我觉得这种坚韧的精神特别重要。
本刊记者: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将科学技术进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您认为在中学阶段,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马景林:课堂一定是主渠道,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它可能介绍的是科学家的这样一种精神、一种态度,甚至一种方法。那么自然科学可以通过事例把科学家整个探究的过程展示,让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我觉得这些在课堂上都是能够有机会实现的。还有,我觉得科学的素养必须要通过在课堂以外,扩大视野,作为专门的一个科学去帮助到学生,去给学生一些思想的方法。现在四中也在做一个哈佛创新课程,除了在课上介绍的这些知识,还会介绍一些理性的思考方式、思想方法,我觉得这样才相对比较全面。当然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就是你真的要给孩子们一个创新的平台,例如四中的道元班,这个平台存在的价值就是要给那些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和创新空间。
针对科学素养,实际上也包含着其他一些应有的素养怎么在学校里被大家捕捉到,被大家去传输、去体现?这就涉及到学校活力的问题。那么有活力的标志是什么?老师乐业,学生乐学,不仅如此,还愿意去思考,乐于求异求变。在这个时候学生如果他接触了一些感兴趣的东西,而后投入时间投入精力去学习的话,那么就能够有无限的力量、无限的可能。
本刊记者:您先后担任过八中、十三中、四中等多所知名重点中学校长,您认为,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中学教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马景林:从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角度去看中学的教育,我真的觉得中学教育对一个人全面发展,包括未来的定向或者说是个性化的发展,都是不可替代的。这是一个非常特别,又是奠基性,又是发展性的时期。我记得钱学森曾经讲过,中学6年的学习生活对他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对于很多成功的人士来讲,他们在中学时代的学习经历,那种对学习的体验,包括接受的学校教育当中的种种影响,将伴随终生。
在去年的毕业典礼上,我也跟孩子们有一个交流。其实越是好学校,越是提供的教育尽善尽美的学校也面临着一个困境。比如说有些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他们就讲到离开四中之后发现这是割裂,会面对未来有一点失望。针对这个问题,其中一部分涉及的就是孤独和坚持。你可以趋炎附势,你可以同流合污,但是到最后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社会不是这样,只是少数人是这样。或者说你自己所寻求的东西,如果被你的一些改变导致夭折的话,未来无论有什么样的发展都是痛苦。
我们特别希望学生在学校教育里面接受的是我们期待的很完美的教育,但是另一方面,在面对社会的时候,还有一种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们去年9月份提出来“生命的自觉”,它不仅是自我的一种提升和改变,也不仅是对身边他人的一种积极影响,还要积极投身到身边环境的改造当中去。这是一种社会改造。
本刊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了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作为知名中学校长,您认为学校该有哪些具体实施?
马景林:针对孩子个体方面,我觉得学校应在六个方面进行培养:一是要有家国情怀;二是要有健全的人格;三是要有健康的体魄;四是要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关系;五是要关注艺术;六是要关注技术与社会。
本刊记者:恢复高考之后,选拔培养了大量人才,有人认为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必须取消,也有人认为高考是寒门学子成才唯一公平所在,您对高考改革有哪些思考?
马景林:对于高考的存在,在我们的社会形态还不成熟的阶段,在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比现今的高考制度更加有效、更加公平的方式之前,我们去否定现在的高考制度,是愚蠢的。我也承认现在是有问题。一考定终身的问题,其实都在调整。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说这种考试的意义和价值在一个社会形态当中,可能它是在操作层面更便于操作。
还有一个就是涉及到社会形态的问题。如果真的有一天选用了可能大家认为更加好的方式的时候,是不是也会面临新的问题?新的问题是什么?就是社会的诚信。有些相对在边远山区广大农村的学生,他的机会、他的可能性会不会受到影响?反正一句话,在做好准备之前,不要轻易地去否定。这是一方面,再有一个方面就是北京准备在2020年推行新高考。有的人把这次新高考改革简单的概括为一个选考的过程。我个人认为没有那么简单,我认为这是一个提高孩子选择权,提供孩子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机会,其实也是有利于大学选择人才。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不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在这点上我也并不否认,因为有省市之前做了一些探索,出现问题也是正常。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去完善?要不要做结构性的调整?因为北京还没有真正实施这样一种形式的考试。所以让我们做出一个评价,是不恰当的。要去面对2020考试的这一届学生,已经到了高二阶段,已经开始面临一些问题,表明可能我们还要去不断地完善这样一次改革。
像这种考试录取,无论你是从考生的角度去看这个考试,还是从大学选拔的形式去看,还是说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去看,我觉得不同的角度可能有不同的评价方式,但是对于招生考试本身这件事来说,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东西,那么它要兼顾的,一定是我们的社会公平,还有就是事情本身的效率。公平和效率是社会管理中的一对矛盾,又要同时去平衡,去解决的问题。那么招生考试同样面临着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所以完全公平和完全地追求效率,我认为都不对。这两者怎么能够达到一个平衡?或者说在不同的群体当中,我们要关注些什么?我们该去保证些什么?我认为不该去迎合,应该探索规律本身;不该去附和,应该去发现我们现实当中的一些问题,才是使我们所追求的能够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采访后记:北京四中官网首页有这样8个字:“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即“以行为影响行为,以品德培养品德,以能力提高能力,以理想树立理想,以情操陶冶情操,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采访马景林校长正值周一,马校长把时间定为上午十点,因为早晨八九点钟正是学校升旗仪式的时间,这个仪式他从来不会缺席。
坐落在校园内的王道元校长训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