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常生
(云南师范大学 汉藏语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语也是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壮文是我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准正式推行的新创文字。壮语壮文是我国语言国情研究的重要语种、文种之一,不能忽视。
方言语法类型是少数民族语言国情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壮语分南北两大方言共12个土语,方言语法差别细致入微;壮语又深受汉语的影响,壮汉语法水乳交融。因此,要研究壮族、壮语的语言国情,必须采用两种视角:壮语方言比较的视角和汉语影响的视角。本文以壮语方言时间单位词的计量方式为例,研究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双语人数增多的背景下少数民族语言方言语法使用出现的特点、类型及成因。
壮语表示时间单位的词语受数词修饰,常见的语法形式是“数词+时间单位词”。但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壮语方言里对“年”“月”等时间单位词计量的方式不统一,有的方言除了“数词+时间单位词”外还见有“数词+泛用量词an1+时间单位词”的计量方式。[注]壮语方言泛用量词用an1“个”。关于泛用量词,根据韦庆稳的叙述:“aen(个)是应用范围较广的一个量词。”壮文aen ,国际音标是an1。参考韦庆稳.壮语语法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27.下面对这两种类型的特点、规律及成因进行分析。[注]文中语料来源于下列参考文献:李方桂a.剥隘土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李方桂b.龙州土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李方桂c.武鸣土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龙州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龙州县歌谣资料本[Z].1987。引用时保持原貌,所引文献篇目如表1“李2005c:70”指:李方桂c.武鸣土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0.那安壮语语料是从笔者多年收集、记录的该语言语料中选取的。
壮语方言对“年”“月”等时间单位词计量的方式有“数词+时间单位词”和“数词+an1+时间单位词”两种。壮语不同方言采用不同的计量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方言类型:第一类方言是只存在“数词+时间单位词”一种方式;第二类是“数词+时间单位词”和“数词+an1+时间单位词”并存并用,意义相同,可称为兼用型。如表1。
表1 壮语方言时间单位词计量的两种类型
①原文例子后有“(中间不用ʔan)”的说明。
②原文例子是“ipiiʔan(或不用ʔan)nïïn”,请注意括号内的说明。
③原文译为“两百几月(长)”。
表1中第一种类型的方言如武鸣、那安,时间单位词“年”“月”只有“数词+时间单位词”一种方式,如武鸣ampi“三年”,那安i21pi24“几年”。除了“年”“月”外的其他时间单位词如“天”也采用“数词+时间单位词”这一方式。这是较为常见的类型。下面是从长篇自然语料摘录出来的部分例句,代表较为常见的第一种类型。
武鸣
女儿 头 她 呢 得 八 九 岁 了。女儿 二 她 得 三 四 岁
她的大女儿呢有八九岁了。她的二女儿有三四岁。——《人熊》李2005c:35
住 三 年 同 伴 假 装 记 男人
(我们)三年同伴,(你都)假装作男人。——《梁山伯祝英台》李2005c:76
我 上 来 伸直 得 二 三 天 了, 个 腰 好 了。
我上来已伸直了二三天了。腰好了!——《黄文山》李2005c:34
后来限地方三天要找着。——《苏汝记》李2005c:47
那安
你 得 几 岁 个 男 你 得 几 岁
你有几岁?你男人有几岁?——《好女解得金腰带》笔者调查
2)pai24saam24xon33ni22net55, pai24et55xon33di22dan21.
去 三 天 连续状 去 七 天 连续状
连续去三天,连续走了七天。——《迎神曲》笔者调查
3)xa22na2421dai22xa22an24hai21.
五 早上 就 得 五 个 蛋
五个早上就得五个蛋。——《两兄弟的故事》笔者调查
第二种类型如剥隘、龙州时间单位词“年”“月”各有两种计量方式:“数词+时间单位词”,剥隘oopii“两年”,龙州sam bi“三年”;“数词+an1+时间单位词”,剥隘iiannïïn“十二个月”,龙州song bak gij aen mbwen“两百多个月”。这种类型较少见。
兼用型方言内部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同是时间单位词,“年”“月”有两种计量方式,“天”等只有“数词+时间单位词”一种。
年、月
咱们在这里也有很多年啦,赚钱也全都赚够啦。(剥隘)——《安南》李2005a:322
因为几年前被她那个鬼丈夫诬害,(剥隘)——《金鱼精》李2005a:490
她怀那个孩子在肚子里,足足怀够十二个月,才生出来。(剥隘)——《龟子》李2005a:352
4)lae lwed lae hwq hai seng mingh, hu hang di ndaejbet aen bi.
流血流汗死生命,流血奋斗八年整。(龙州)——《打日本》龙1987:25
5)Sam bidox gaemgienz,Hoek bidox aen maet.
三年如拳头,六年似米筒。(龙州)——《做媒歌》龙1987:48
6)song bak gij aen mbwen.
两百几个月长。(龙州)——龙1987:288
7)Sam mbwencingq caek boeg,Hoek mbwencingq caek naengh.
三月懂翻身,六月知坐起。(龙州)——《做媒歌》龙1987:44
“天”等时间单位词
几天前在父亲家炸煎堆,(剥隘)——《姐姐害妹妹》李2005a:430
足足走够十二天十二夜才出了森林,(剥隘)——《安南》李2005a:304
两个钟头那么久。(剥隘)——李2005a:597
4)ci noijsam vaenzloh daengj gvang, song bi sam guep laeuz gonq suenq.
最少三天路纵横,三年五载再打算。(龙州)——《交情》龙1987:168
第二,同一时间层次,不同方言如剥隘有两种,龙州只有一种。李方桂记录龙州(1935)和剥隘(1939)均在1930年代。剥隘例见上,下面是龙州的例子:
龙州
于是 女人 这 退, 回 来 只 龙 个 家 了, 回 这 就 隔两 年久 都
未曾 去 回 母亲 她 个 家
那么这女子回龙的家去,以后隔了两年之久都没有回她母亲的家。(龙州)——《龙》李2005b:58
过几 月后 只 狗 这 就 变 成 只 精 一
过了几个月之后,这只狗就成了精。(龙州)——《白狗》李2005b:118
第三,同一时间层次同一方言如龙州(1935)的散文、韵文都只有“数词+时间单位词”。例如:
龙州
过两 日后 呢, 只 龙 就 带 女子 第 三 去 回 家 只 龙 了
过了两天之后呢,龙就带第三个女子回龙的家去了。(龙州)——《龙》李2005b:57
哥 等 弟 回 了三 日后 哥再, 慢 晒 席 连 晒 被
哥等弟回去三日后,哥再晒席连晒被。(龙州)——《三伯英台歌》李2005b:202
第四,同一共时层面同一方言同一文体有两种计量方式,剥隘散文(1935)“数词+时间单位词”和“数词+an1+时间单位词”并存并用,意义相同,例子见上;龙州韵文(1987)也是这样,例子见“年、月”的4)、5)句。
可见,第二种兼用型内部差异较大,仅有“年”“月”等少数时间单位词兼用两种计量方式,是名词和量词的兼类,而除“年”“月”之外的时间单位词是量词;这一类型分布跨南(龙州)北(剥隘)方言、古(1930年代)今(1980年代)以及散韵等多种层面。
壮语方言时间单位词的上述两种计量方式与时间单位词跟数词组合的另一种规则有关。
壮语里时间单位词与数词组合有两种规则:“数词+时间单位词”组合形成数量词,表示计量的时段意义;“时间单位词+数词”组合形成时间词,表示指称时点的意义;这两种规则在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存在差异,构成壮语时间单位词与数词组合的规则系统。这是壮语原有的一套规则系统。
壮语数词多借自不同历史层次的汉语。壮语方言里年份、月份等名称与文化联系紧密,也借用汉语“数词+时间单位词”的方式。于是,共同表达时点意义的手段除了原有的“时间单位词+数词”方式还增加借用汉语的“数词+时间单位词”方式,两种方式在竞争中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原有的一套规则系统发生变化,系统中原有“时间单位词+数词”规则的地位受到削弱,这在不同方言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以月份名为例,壮语方言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受汉语影响不大的方言。其特点是“时间单位词+数词”中的某些数词借用较晚,固有两种规则的对立格局仍见于部分月份名之中。
那安壮语“时间单位词+数词”中的某些数词层次较“数词+时间单位词”晚,“数词+时间单位词”(多少月)与“时间单位词+数词”(哪个月)的对立残留于saam24dn24与dn24saam24,si21dn24与dn24si21,et55dn24与dn24et55,pet21dn24与dn24pet21等。请看表2对比。
表2 那安壮语的“数词+时间单位词”(多少月)与“时间单位词+数词”(哪个月)
①指阴历,下同。
xa22 dɣn24五个月dɣn24o42五月不对立ʧhok55 dɣn24六个月dɣn24 lok55六月不对立ʨet55 dɣn24七个月dɣn24ʨet55七月对立pet21 dɣn24八个月dɣn24 pet21八月对立kau22 dɣn24九个月dɣn24 ku21九月不对立sip55 dɣn24十个月dɣn24ʨip55十月不对立sip55ʔet55 dɣn24十一个月dɣn24ʔit55十一月不对立
武鸣壮语受汉语影响大,引入汉语“数词+时间单位词”表示某些月份名,但dɑnɑt七月、dɑnpet八月、dɑnip十月仍分别和与之对应的“数词+时间单位词”相区别,请看表3。
表3 武鸣壮语的“数词+时间单位词”(多少月)与“时间单位词+数词”(哪个月)
①语料来源与上述计量方式一致,即李2005c。
第二种情况是壮语方言从汉语引入绝大部分月份名词表达方式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数词而且时间单位词都借用汉语。由于汉语“数词+时间单位词”代替了壮语“时间单位词+数词”,因此原有“数词+时间单位词”(多少月)与“时间单位词+数词”(哪个月)的二分格局不复存在。[注]语料来源与上述计量方式一致,即李2005a,龙1987。请看表4。
表4 剥隘壮语、龙州壮语的月份名称
可以发现,上述两种情况在方言里的表现正好与壮语方言对“月”计量方式在方言里的两种类型相符合。
根据笔者的研究,“月”以外的时间单位词“年”大致也符合这种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说明:“数词+时间单位词”与“时间单位词+数词”局部对立的武鸣、那安时间单位词计量仅采用“数词+时间单位词”;“数词+时间单位词”与“时间单位词+数词”的对立格局遭到破坏的剥隘、龙州时间单位词的两种计量方式并存并用。那么,剥隘、龙州为什么会出现两可的局面呢?因为规则系统中原本表达指称的方式受到汉语方式的影响而削弱,“时间单位词+数词”这一方式逐渐废弃不用,而表计量的方式没有受到影响,原本的两种组合规则现在只有一种“数词+时间单位词”,变成数词和时间单位词组合的主要规则,数词再也不能放在时间单位词之后。于是,数词在时间单位词之前变成整套规则系统的重心,为数词和时间单位词之间插入泛用量词an1,从而为形成“数词+an1+时间单位词”方式创造了句法条件。
由于壮语长期以来持续受到汉语的影响,可以推断壮语方言中“数词+an1+时间单位词”方式会逐渐扩大范围。虽然根据目前掌握的语料,这个推断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证明。但是第一种方言类型中有些语点也出现了少量“数词+an1+时间单位词”,这种现象可以从语言使用者的壮汉双语背景中得到解释。例如那安“pi24”(年):[注]此处语料是从日常电话通话中选取的。通话人都是那安壮语母语人,兼通汉语西南官话、普通话,通话时间分别是2017年8月3日,2017年12月31日。
1)ban21ti42m33lu33n22ko22m33dai22xaau42laai24an24pi24pan33nai31.
现在 她 上去 处 那 也 上去 得 好 多 个 年 成 这
现在她去那里也去了好多年了。——笔者调查
2)ma33i21an24pi24ko22bu21mi33ka33tau22j22ku42.
来 几 个 年 也 没 有 谁 下来 看 我
几年来都没有谁来看我。——笔者调查
Haspelmath,Martin利用语义地图模型研究时间单位词的类型学,发现时间单位词与介词等其他语法成分组合具有类型共性,能与这些成分搭配的时间单位词在语义地图上呈现为连续性分布。[注]Haspelmath,Martin.Indefinite Pronouns[M].Oxford:Clarendon,1997.英语时间单位词与介词的搭配在语义地图上是连续分布的,潘秋平研究现代汉语量词“个”和时间单位的搭配,也发现了连续分布的类型共性。如图1:
图1 汉语量词“个”和时间单位的语义地图[注]转引自郭锐.语言类型学讲义(第四讲语义地图模型)[Z].北京大学中文系,2013~2014学年.
图2 壮语量词“an1”和时间单位词的语义地图
时间单位词是各语言里的基本要素之一。许多语言的时间计量采用数词与时间单位词组合的规则,这是不少语言的共性。壮语方言对时间单位词的计量方式除了“数词+时间单位词”外还有“数词+an1+时间单位词”。这与壮语常见的计量结构“数+量+名”语序一致,说明某些壮语方言中在共时的语法层面上量词的使用是强制的,即便是计量不用量词作中介的时间单位词,也必须引入量词。对此,可以从汉语影响和类型共性的角度进行解释。壮语方言“数词+an1+时间单位词”方式是受汉语“数词+时间单位词”方式影响壮语原本“数词+时间单位词”与“时间单位词+数词”并行的规则系统而产生的,这一计量方式及其中的时间单位词在语义地图上是连续分布的而不是非连续分布。这说明汉语的影响是在类型共性的基础上起作用的,这是梳理壮语方言特征成因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的地方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