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和媒介技术的发展,手机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出现的传递新闻信息的“第五媒体”。[1]面对新媒体“阵地挤压”的困扰,高校校报的地位和作用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在当今环境下如何在校报这个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培养人才队伍、传播好校园故事,使校报这个传统媒体既不失去其原有的品牌光泽,又能让其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毋庸置疑,但与其奢谈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不如多研究高校校报面临的机遇。
笔者在调研时发现,就各高校校报的出版周期来说,大部分是旬报、双旬报,还有的是月报。出版周期过长使校报上登载的消息在出版的时候就已经成了旧闻。但校报作为档案留存,记录学校某一阶段的工作过程和结果,渗透着学校的办学追求、教育理念,记载师生的学习、工作、研究及校园生活等方面的精彩篇章,是学校文化建设与传承的弥足珍贵的部分,这些校报传统的本色应该保留和强化。同时,相对于网络新媒体,人们更愿意相信报纸内容的权威性,这也是报纸的优势所在。因而,在当今时代环境下,校报要强化自身特色,更加注重以内容为王,注重向“精细化”发展,把选题做精、受众做细、内容做深。
目前,高校校报大多都拥有了网络电子版,其功能主要是让纸质版的内容在网络平台得以再现,但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报纸与网络联动不仅仅是内容的复制更是优势的互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2]因而对高校校报而言,要在融合环境下强化互联网思维,主动设置议题,做到政治站位高、宣传效果好,引导舆论。要提高原创内容生产能力,坚持加强创新变革,发挥报纸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良基因,变革体制、机制、流程。例如,高校校报资源可以在各类平台进行精细化分类,优势整合:官网制作推出微信H5,掌上手机报制作版面秀,校报微博、微信等媒体进行短评论、短消息推送,形成全方位、立体化、优势互补的宣传格局,增强新闻的传播力。
高校校报和一些专业报一样,也由传统的“读文时代”进入到“读图时代”。报纸版面是报纸形象的第一视觉要素,是报纸中传播力、影响力最大的要素,承载着更好地吸引读者的功能。
目前,很多高校的报纸头版内容以呈现标题导读为主。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集纳更多有价值的资讯,报纸通过抓取重要新闻的标题或者图片,让它呈现在头版上,使读者一目了然,进而直接翻到内页开始阅读,节约了读报成本。导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头版上鲜活的标题,是吸引师生阅读本期报纸的重要因素。在“读图”时代,校报版面要注入更多创意,追求创意效果的“别具匠心”。其实,这种类型也是包装产品的思路,做强所谓“封面报道”,刮起“杂志风”。它重塑了报纸的形象,使版面变得很有冲击力,能提升报道的关注度和吸引力。
但在版面创新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报人没有真正将之作为一项学校文化品牌来进行塑造和打磨,缺乏师生广泛的参与,缺乏足够的情感、精力、时间和创意等的用心投入。因而,最终呈现出来的校报校刊也就显得苍白无趣,有的时候只能依靠精美的印刷装帧等来博得一些眼球和瞬时关注。还也有一些报纸盲目效仿一些走红专业报,导致校报丧失鲜明的个性。因此,高校报人在版面设计中一定要牢记“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遵循新闻创作规律,将美学原理融会贯通,自然形成充满时代气息又具艺术美感的版面。
校报的宗旨既然是服务师生,就要在“三贴近”和“走转改”方面下功夫。“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师生、贴近实际”。作为校园媒体来说,既要有新闻类的报道,又有对时事的评论;既要有清新高雅的文学欣赏,又要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服务栏目。“走转改”是在专业媒体中倡导的群众路线观点,对于校报来说,“走转改”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校报记者和通讯员来说,“走学院、转作风、改文风”是其采写稿件的重要指南。学生记者要勤跑,多练,多看。要到各学院和学生社团去找新闻,到活动现场去采写新闻;要提升服务意识,多办服务互动性栏目,提高报纸版面质量,为师生提供更多有益的资讯。
例如,编辑部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记者在同学中走访,收集同学们感兴趣的新闻话题,了解同学们关注的校园热点和社会热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征集同学们喜爱的栏目和文章,以及他们的意见建议;加强调研,聚焦学校发展,关注师生诉求,了解读者心声,以不断提升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校报服务。
要让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提高校报校刊在学校的存在感、认同度和影响力。而对吸引教师作者来说,也可以推出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比如加大稿酬力度和宣传力度;把校报录用稿件的数量、质量与教师考核适当挂钩;在封面上隆重推介教师或课题组、作者简介等等。只有让校报与更多的教师相识相熟相知,才能与教师的工作、生活等建立起紧密联系,甚至将其逐渐升格为一种衡量教师教科研能力或综合素质的评判标杆。
目前,很多高校校报都在新媒介环境下整合渠道,力争实现跨越发展的方法。但对于这些高校校报队伍建设而言,也都存在着具有一定共性的问题。例如:人员组成不合理、流动性强;记者、通讯员、评论员的理论修养与业务水平不高;校报指导教师大多为兼职老师,精力分散;资金和设备投入不够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
一是要对校报队伍现有人员进行重新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要按各自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进行再组合;要选拔优秀的校报记者团学生负责人,这对于整个校报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负责同学不仅要有较强的业务才能,也要有出色的领导力和亲和力,带领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二是要充分调用各种资源,完善校内校外新闻培训机制。校报记者团中的学生队伍是一个流动性的群体,他们在知识储备、采访经验与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所欠缺,而专业素养的薄弱将直接影响校园媒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因而要将培训机制常态化。要让学生有更多实践的平台和场所。要建立记者团人才资源库,做好宣传,建立和各社团学生通讯员的交流,搜集新闻线索。
三是校方可以考虑安排一些专职的老师来进行校报记者团的日常管理以及成员培训工作。目前在很多高校,指导老师主要由学校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兼任,一般精力较为分散,很难强化管理。学校可以考虑增设岗位,增加人员编制,给予补贴等方式来激励管理人员。同时也要注重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和考核。
近年来,很多高校校报以重大深度报道为抓手,创新报道形式和内容,推出了大量集政策性、新闻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精品佳作。把深度报道作为校报“突击”的拳头产品,也是展现校报公信力与权威性的重要途径。
高校校报出版周期长,时效性不及新媒体,“抢新闻”没有优势。因而只能从新闻精度和深度上做文章。高校校报应该积极争抢新闻的“第二落点”,不仅告诉读者“是什么”,更要告诉读者“为什么”,以满足读者更深层的阅读需要。谓精,要精在选题,精在策划,精在渠道;谓深,要深在基层,深在思考,深在提炼。读者需要信息,更需要媒体提供分析判断和见解。
此外,高校校报的主要受众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思想开明、个性鲜明,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不断塑造和升华的阶段,好的新闻评论能够引导他们更加理性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帮助他们成长。
因而,各高校校报也要特别注重发挥评论在重大主题报道和热点新闻事件中及时发声的能力。根据笔者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教师特约通讯员队伍,但是评论员队伍相对薄弱。这就要求高校要善于整合资源,建立以党政领导、马院、人文学院教师为主的评论员队伍,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去引导社会舆论,在多元价值环境下凝聚社会最大共识,使“正能量”成为舆论的主流和强势,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漫画:变化
得益于多因素驱动,长租公寓正成为成长最快的房屋租赁细分市场之一。伴随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崛起,长租公寓市场也呈现出有趣的变化:25岁成主力,25平方米成主流。微领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8-2019长租公寓白皮书》认为,多渠道供给、金融支持和人口流动成为长租公寓市场发展的三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