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

2019-06-04 03:05杜雪萍陈燕珣张映清何永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颅脑康复研究组

杜雪萍 陈燕珣 张映清 何永红

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汕头 515011

颅脑损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多见于交通、工矿等事故,颅脑损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颅脑损伤救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病死率明显下降[1-3]。但是,另一方面导致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上升,特别是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大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这都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4-5]。有研究指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运动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帮助患者尽早恢复社会功能[6]。本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旨在于为颅脑损伤患者提供一种优质、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 例,对照组40 例。研究组女15 例,男25例,年龄16~84 岁,平均(50.1±5.1)岁;病程35d~24 个月,平均(57.28±1.62)d;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分在6~11 分,平均(8.52±2.05)分。对照组女16 例,男24 例,年龄18~82 岁,平 均(50.0±5.1)岁;病 程33d~22 个月,平均(55.08±1.58)d;GCS 评 分6~12 分,平 均(8.49±2.04)分。两组患者性别、GCS 评分、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均满足《神经外科学》[7]中对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均满足MRI 以及CT 诊断。纳入标准:(1)均为自愿参加本研究。(2)均满足上述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者。(2)合并恶性肿瘤以及心衰者。(3)哺乳期、妊娠期女性。(4)存在精神疾病、听语障碍者。(5)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神经外科护理常规给予常规护理,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康复指导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康复护理计划,每天由专职护士实施康复护理,每天2 次,每次40 分钟以上。具体措施如下:(1)良肢位摆放。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 即进行良肢位摆放。摆放时使上肢处于伸展位,下肢处于屈曲位。(2)运动功能锻炼。①精细动作:训练患者握、捏、抓、拿物品的能力,物品可逐渐从长方形过渡到圆形,选择各种不同的物品,提高患者完成精细动作的能力[8]。②支撑站起:训练者拉着患者一只手,使其从坐位逐渐过渡到跪姿,直至站起。③爬行训练:爬行时指导患者用手支撑,防止面部、头部受伤,从腹爬逐渐过渡到肘部支撑、手臂支撑,使得头部逐渐抬高,而后可进行屈膝抓站、爬行等动作[9]。④行走训练:起初拉着患者双手逐渐向前走,逐渐过渡到拉一只手,最后至患者独立行走。⑤坐稳训练:患者坐立时,护理人员可用手扶住其腰部和胸部,防止患者跌倒,同时确保其背部处于“伸直”状态,握住髋部的同时向下按压。(3)营养支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营养方案。如对无肝肾功能损害患者,护理人员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适当增加营养摄入。(4)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在对病情充分评估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如洗漱、更衣、排便训练等,同时向患者家属示范训练方法[10]。循序渐进,由完全提供帮助到部分协助,逐步过渡到患者独立完成。①洗漱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刷牙、洗脸、洗澡、梳头等训练,尽可能让其自助发挥,尤其是在洗澡时,应确保患者处于安全坐位。②更衣训练:尽可能选择容易脱去的衣物,结合患者具体能力选择粘胶式、系带式、拉链式、纽扣式,先让患者认清楚身体各个部位所要穿的衣物,尽可能减少穿衣期间的辅助操作。③排泄训练:训练患者自主大小便,护理人员可与患者约定手势,如举单手为小便,举双手为大便,同时训练患者识别男女厕所和控制大小便的能力。(5)心理护理。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康复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源并针对性进行疏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用其能理解的语言介绍早期康复训练知识,树立患者及家属的自信心,引导患者早期参加康复训练,对患者的任何小进步应及时予以肯定。

1.3 观察指标

干预1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BADL 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1.3.1 BADL 评分 以BADL(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总分为100 分,<20 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0~40 分为生活需要依赖;40~60 分为生活需要帮助;>60 分为生活基本自理[11]。

1.3.2 FAM 评分 以FMA 评定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上肢项目33 个,总分66 分;下肢项目17 个,总分34 分,两项总分之和为100 分,分值越高,肢体功能越良好。

1.3.3 护理满意度 以科室自制问卷调查表评定护理满意度,主要从护理技巧、方法、态度、效果四方面评定,总分为100 分,≥90 分为很满意,≥80分为满意、79 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很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 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BADL 评分、FAM 评分)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ADL评分比较

BADL 评分:两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高,且组内比较,BADL 评分护理后均显著较护理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ADL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BADL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研究组 40 38.62±6.28 82.04±11.17 21.430 0.000对照组 40 39.05±6.25 60.11±8.26 12.859 0.000 t 0.307 9.984 P 0.760 0.000

表2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上肢 下肢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研究组 40 36.38±3.21 50.24±5.37 11.511 0.000 16.24±2.11 26.86±4.54 11.023 0.000对照组 40 36.29±3.25 43.28±4.24 6.799 0.000 16.26±2.31 21.14±2.52 7.418 0.000 t 0.102 5.286 0.033 5.724 P 0.919 0.000 0.974 0.000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FAM评分比较

FMA 评分: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分别是95.00%、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颅脑损伤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脑细胞功能受损,处于一种不应答状态[12]。临床上对颅脑损伤的治疗往往偏重于抢救生命,对于救治成功的患者,早期功能康复容易被忽视,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现代康复医学表明:康复护理应该在患者疾病发作之时就开展,且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残疾、是否可以快速恢复,均与早期康复训练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13]。神经功能早期康复护理刺激关节囊、肌腱、肌肉感受器,通过神经传递,对脑细胞形成一种良性刺激,起到脑功能区的重组和转移,重新建立破坏的运动反射,促进脑细胞发育以及受损神经元修复、再生,实现了中枢神经功能代偿组合,有效降低了足下垂、关节挛缩、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细胞坏死、失忆、头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患者智力水平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具有药物都不可代替的优势。近年来研究发现颅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具有重朔性[14]。

本研究再次证明颅脑损伤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早期康复护理中的肢体活动,可增加相应皮层的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纠正大脑皮层的抑制状态,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加快意识恢复,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而心理干预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存在烦躁、焦虑、沮丧、挫败感等不良心理状态,护患的良好沟通、及时解答疑惑,消除其负面情绪,能树立患者及家属的信心,积极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另外,良肢位摆放过程通过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和半坐卧位等体位护理,可有效地克服异常肌痉挛,使其与拮抗肌处于平衡状态,防止痉挛模式加重或持续。同时对其饮食方案进行干预,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合理搭配日常饮食,可促进机体康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负担,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正常生活,从而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文研究示:干预4 周后,研究组患者BADL 评分、FMA 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患者恢复效果明显,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在李丽[15]研究中,ADL 评分正常组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了神经功能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损伤护理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应当作为颅脑损伤患者理想的康复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适应性,改善肌张力、肌力和运动姿势,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效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安全有效,并且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临床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颅脑康复研究组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