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 李爱民
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广东阳江 529500
脑卒中后临床常见继发癫痫的情况,约有3%~5%的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其中约54%~60%的患者可最终发展为癫痫[1-2]。对此类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可发现,患者脑卒中部位可产生痫性放电[3]。常规的治疗手段主要为西医治疗,收效快但往往副作用明显,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往往较差[4-5]。临床实践显示,中医中药对于脑卒中后癫痫的患者治疗收效明显,副作用较小,且对比单独口服方剂,采取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为探究中药综合治疗对于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效果,笔者对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并发癫痫的82 例患者应用了口服中药方剂联合针灸疗法的中医综合治疗,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共16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2)和对照组(n=82)。纳入标准: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标准,并均通过头部CT 或MRI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癫痫的确诊:患者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中强直-阵挛性发作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原发性癫痫患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癫痫;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不能耐受中医治疗的患者。观察组男43 例,女39 例;年龄43~70 岁,平均(59.1±10.2)岁;脑出血29 例,脑梗死28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5 例;脑卒中病程4~10 周,平均(6.93±3.01)周;对照组男42 例,女40 例;年龄47~72 岁,平均(60.5±9.7)岁;脑出血29 例,脑梗死30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3 例;脑卒中病程5~9 周,平均(6.89±3.44)周。
1.2.1 中药治疗 全部患者接受自拟定痫汤加减,方剂如下:蜈蚣1 条,蝉蜕25g,石菖蒲20g,法半夏、青礞石、鸡内金、陈皮、胆南星、炙远志、白芍、僵蚕、黄连各15g,甘草、茯苓各10g、琥珀5g。加水煎制150mL,每次75mL,一日两次,口服,治疗时间6 个月。1.2.2 针灸治疗 对观察组患者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施以针灸治疗。选取内关穴、百会穴、水沟穴及四神聪穴作为主穴进行针刺治疗,选取神庭穴、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太阳穴、风池穴、阳陵关穴、丰隆穴、三阴交穴及太冲穴作为配穴进行针刺治疗。每日一次,每次留针15min,治疗时间为12 个月。
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时间。根据相关文献[6]对患者疗效判定如下:显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癫痫基本控制,或癫痫发作次数较之前减少75%及以上;有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减少45%~74%;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减少<45%或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则依据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7]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评价:分为轻度缺损、中度缺损和重度缺损。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4 例患者接受中医综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59%,显著高于对照组68.29%。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患者治疗后,平均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和癫痫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0.91±0.12)次/年和持续时间(2.32±0.59)min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呕吐、感觉异常、腹泻等,观察组分出现1 例腹泻,对照组出现1 例皮疹、1 例恶心呕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观察组中,轻度损伤37 例,中度损伤25 例,重度损伤20 例,而对照组中分别为23 例、34 例和25例,两组患者中重度损伤比例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比较(±s)
表2 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比较(±s)
组别 n 癫痫发作持续时间(min) 癫痫发作次数(次/年)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82 5.16±1.64 2.32±0.59 14.755 <0.05 2.98±1.01 0.91±0.12 18.429 <0.05对照组 82 5.32±1.58 4.16±0.37 6.473 <0.05 3.05±1.22 1.96±0.32 7.826 <0.05 t 0.636 23.925 0.400 27.821 P>0.05 <0.05 >0.05 <0.05
表3 患者接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比较
罹患脑卒中后的患者常出现多种并发症,癫痫即为其中常见的一种。脑卒中后癫痫主要的原因是在患病过程中,患者神经细胞往往存在缺血坏死,大量神经细胞死亡后引发颅内微环境异常,如细胞内外离子的失衡、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等,在引起痫性放电、颅压升高、脑水肿等基础上造成脑神经元放电活动急速增大并引发同步化最终造成癫痫[8-10]。依据不同的癫痫发生时间,可将脑卒中后癫痫分为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前者为脑卒中后2 周内发生的癫痫,多因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而超过2 周后发生的癫痫则为迟发性,多因梗死灶处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细胞变性所致[11-12]。癫痫发作时需及时控制,否则极易危及生命,造成患者死亡[13]。以往对于此类的治疗多集中在脑卒中本身,忽视了其所带来的并发症,从而造成治疗时间延长,并增加了意外伤害的可能性,为此应对脑卒中后癫痫的患者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对于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传统的西医治疗往往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此法往往伴随大脑内正常神经元的抑制以及较多的副作用。中医治疗因其具有的毒副作用较小,疗效显著等优势已得到广泛应用。脑卒中后往往发生头部神机受损,此为本;同时脏腑功能失调,此为标。痰、火、淤为内风触动从而造成体内气血逆乱、心窍蒙蔽。脏气不平,阴阳偏胜,神机受累,元神失控[14]。本次实验中对患者应用自拟定痫汤进行中药治疗。其中的鸡内金可以缓解消化不良,强肾固元;茯苓则可以改善脾虚水肿的症状;青礞石和琥珀安静心神;菖蒲、蜈蚣则可开窍定神;陈皮、胆南星可以化痰解郁。多药合用,可以对癫痫进行良好的控制。
除中药治疗外,针灸治疗对于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亦有显著效果。百会穴与四神聪穴联合针刺,可熄风止痫;针刺水沟穴可以开窍启闭、止痫急救;曲池、合谷可以清热去火、安神养心;足三里则可平胃化浊、清热祛风[15]。针刺上述穴位可熄风止痫,安神宁志。在本次研究中,45 例患者接受中药和针灸的中医综合治疗,治疗有效率达95.56%,癫痫的年平均发作次数和每次平均发作时间较治疗前下降显著;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亦有显著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提示中医针药对于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有保证,临床应用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