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全民,投身運動
無論是先前的體育發展局還是重整架構後的體育局,多年都一直積極參與推動澳門“健康城市”的打造,作為這座城市的一份子,我們深知體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即是改善市民的身體素質,所以多年來我們通過多方面的工作來強化體育運動,推動市民養成健康的運動習慣,從而加速“健康城市”的建設:
首先,體育局多年來致力於完善現有的體育運動環境,包含增加不同的體育設施,開拓更多的體育活動空間等,希望給市民更加優質的運動環境,從而吸引民眾參與體育活動。
再者,健康城市的核心主體在於人,在於這座城市的市民,所以近年來我們尤其重視在大眾體育上的普及,充分考慮到澳門不同年齡層、各個族群的運動需求。例如針對本澳女性,我們舉辦婦女體育嘉年華活動;而針對小朋友群體,則推出親子體育嘉年華;同時每年都為鼓勵更多的長者走出家門,參與體育活動,設立“長者運動日”,以此類不同的體育活動鼓勵澳門不同需要的市民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健體活動。
除此之外,我們利用現有的資源與各大平台,設立了不同類型的體育健身興趣班,通過各種課程的開設,滿足市民不同的學習與鍛煉需求。尤其是此類課程收費低廉,配有專業導師教學,引導市民用正確的方式健身運動等,吸引了各區民眾的積極參與。
因此只有當全澳市民的身體、精神狀態越來越好時,澳門這座城市才會愈發正面,在“健康城市”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競技發展,澳門榮光
健康城市是一個過程,亦是一種價值的代表,體育在其中扮演著促進健康的積極作用,而作為一種拼搏、健康、正向精神的代表:競技體育在澳門回歸祖國的20年中,更是得到了飛速發展。1999年澳門回歸後,自特別行政區成立以來尤其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政府給予體育部門非常大的空間來提高本澳體育事業,特別是競技體育的發展。自從澳門2005年舉辦東亞運動會、2006年葡語系運動會、200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連續三年三場綜合性國際運動會以來,促進了本澳競技體育風氣的形成,加之各種大型體育設施的落成以及對於不同類型運動員的訓練、培養,使得澳門出現了一批積極投身體育事業的專業競技運動員,這樣的成長代表著這座城市生生不息、不斷向上的城市活力。而政府包含體育局在內對於競技體育發展、運動員的培養都給予了非常大的資金、資源支持等,因此不少運動員從最初的相對業餘開展體育競技活動到發展為半專業、專業運動員,以全職的形態代表澳門參與區域、國際類的比賽,都有不錯的獎項斬獲。以最近的2018年印尼亞運會為例,澳門運動員黃俊華在男子南拳及南棍全能決賽中勇奪金牌,為澳門拿下本屆亞運會首金,也是澳門代表團參加亞運會以來第二面金牌。消息傳回,全澳市民都為之自豪,這些優秀的運動員通過艱辛的努力與訓練,為澳門在國際上爭光,更代表著澳門競技體育一路以來的穩步提升與發展。
在運動員的培養上,澳門也經歷了不同階段。作為一座移民城市,數百年來澳門以包容、多元的姿態容納各地移民,一起成為澳門人為蓮花寶地來打拼。在特區政府成立以後,不同地區的民眾移民前來澳門,成為這座城市的居民,他們本身多元豐富的背景對於競技體育發展有非常大的助益,因為其中有不少人士具備體育專長等,作為澳門人,他們開始為澳門貢獻自己的所長。
而一段時間後,尤其是在澳門幾大體育運動會賽事後,社會與政府開始偏向於不依賴外來輸入運動員,而是積極培養澳門本土運動員,通過從小培養等多種模式,吸引澳門具備體育才能的青少年加入競技體育、專業運動員行列,從而為澳門爭取在國際上發光發熱的機會。體育獎牌的奪得不能完全代表一切,但對於本身地域相對狹小,人口基數少的澳門而言,在如此的比例下,澳門健兒努力拼搏奪得的金牌代表著這座城市不斷超越的勇氣與努力,也讓世界看見澳門價值之所在。
而澳門對於體育運動員的培養更具系統性與人性化。在運動員的不同階段,政府都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在運動員服役期間,針對在資金、訓練費用的支援上是充分的,同時給予運動員一定的生活津貼,讓他們更安心的投入專業訓練與培訓中,無後顧之憂。當運動員退役,結束自己的競技體育專業生涯時,體育局同樣設立了“退役精英運動員進修資助計劃”,提供豐富的機會鼓勵運動員持續進修,也就是在退役後鼓勵他們繼續深造,政府會承擔四年讀書的費用,每年的上限為10萬元,採取實報實銷的制度,而關於學校的選擇則更具自由度,由運動員自行選擇在澳門或者前往內地、港臺乃至國外等學府深造,自由選擇喜愛的專業方向,透過這樣的計劃運動員們為自己爭取到了學歷證書,對於他們以後無論是在體育界繼續服務還是轉入其他界別服務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幫助,也是更好地延續他們在體育上展現出的積極拼搏的精神風貌與價值。
一直以來,我們鼓勵澳門運動員積極走出去,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向周邊地區、國際先進地區學習交流。政府多年來推動澳門與國內不同城市間或鄰埠的香港的體育交流,亦簽署了相關合作計劃等;同時利用澳門現有的國際平台,加強澳門與葡語系國家、亞太地區國家、城市間的體育交流。因為我們深知,只有運動員積極走出去,看到全球各地不同的體育訓練與發展情況,他們吸收別人的經驗的同時,將更好地促進自身的成長。加之澳門受限於地小等因素,我們在專業設施、場地開發、專業人才培訓上也會受到影響,所以積極走出去的交流合作,亦是結合其他地區的長處來彌補澳門在資源上先天不足的情況,從而促進澳門競技體育事業的穩健前行。
大眾康體,以民為本
競技體育的拼搏風潮也會帶動大眾體育的流行,近年來政府在推動全民運動、全民健康上不遺餘力,在不同階段都推出各式措施,鼓勵市民參與到澳門的體育活動中來,強身健體,改變身心狀態。一方面我們在大眾體育發展中,鼓勵有條件的潛在人才投身競技體育、精英運動員的發展行列;另一方面我們鼓勵一般市民以體育鍛煉作為終身事業,不斷堅持,改善自身的身體素質,維護自身健康。因此政府積極創造各類條件來改善大眾體育環境,吸引全澳市民踴躍投身體育運動之中:
首先,體育局積極打造各類型體育空間,方便各區市民參與相關體育活動。自2005年東亞運動會以來,澳門逐步構建了豐富的公共體育設施網絡,體育局為鼓勵市民參與康體運動等,主動將自己轄下的運動場所整合並開放給市民申請、個人使用,希望民眾形成定期運動的良好習慣。
同時,體育局更主動邀請本澳民間團體、學校等合作,通過給予適當資源支持等手段,鼓勵他們開放出各自的體育空間,在一定時間內給予市民申請、使用等,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因為本澳各大民間社團、學校遍佈各區,可以有效地引導各區居民的體育運動需求,真正做到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再者,體育局也創新式推出“體育易”計劃,通過網絡的方式給予民眾快捷租場的便利,以申領會員卡的方式在體育場地租借時進行登入與登出的手續,這樣一個記錄可以有效地了解居民的運動時長、運動習慣等,同時我們藉助這樣一個時間錄入系統,幫助會員累積相關積分,更可以根據積分狀況兌換體育裝備:羽毛球、球拍、運動產品等,讓民眾更有熱情堅持運動;同時例如積分換租場代用券的方式,又給民眾帶來健康運動的正面循環,是非常積極的引導,所以截止到目前,“運動易”已經有8萬8千名的會員。同時,藉助這個系統,我們還與大眾體育健康興趣班做結合,便利民眾找到適合自己的健身興趣班,方便報名,對於這種定價低廉、不計成本的興趣班,政府更期待民眾可以在興趣等引導下形成長期運動的健康習慣,從而持久地保持身心狀況的康健。
此外,體育局聯合其他部門、民間力量每個月都推出不同的體育活動方便市民進行體育運動,也在社會形成全民運動的風氣。
除硬體設施的加強,活動的舉辦外,在軟體的宣傳與研討上,政府也投入了很大的心力,目前體育局舉辦了大大小小多類型的培訓活動,有針對運動專業醫學常識的培訓講座,教導民眾與專業運動員等如何積極處理運動型傷害,也有針對反興奮劑等符合國際體育宣傳精神的講座等,同時在大型比賽來臨前,有專業醫生、營養師等會為運動員開設專業講座培訓等,足見政府在推動各類型的體育知識普及與宣導。
此外,在高層次體育研討領域,我們藉助澳門現有的國際交流平台,舉辦了中葡體育科學研討會,邀請葡國里斯本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的專家學者與會,積極交流,成效顯著,兩地學者都非常欣賞此次活動,認為過往交流過少,沒有好的平台針對專業問題交換雙方意見與經驗,而此次研討會的舉辦更是彌補了相關交流的空白,因此大家已經在研議下次交流研討會定於何時舉辦。
值得特別的是,回歸以後澳門在推動大眾體育事業發展上也配合國家的體育政策。國家在國內推出國民體質監察計劃,澳門亦在2005年開始推出5年一次的澳門市民體育監察計劃,目前已經舉辦了三次,這項工程非常龐大,由體育局牽頭,需要跨部門、多方合作。在數據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積極與本澳小學、中學、大型機構等合作,他們派出學員、成員主動參與,每一次普查都超過1萬參與人員。在如此龐大工程的推動下,我們所獲取的數據一方面可以作為體育方向上未來的重要指標參考;另一方面我們也提供給教青局、社工局等方便他們了解本澳青少年、長者的身體健康狀況,更利於科學制定政策。
而且在2005年、2010年、2015年這三次的調查中我們成功建立“追蹤人群”的概念,這三次調查雖不是針對同一批人,但是我們選取在同一個生活模式中的受訪民眾,找到在相同的學習環境、工作模式下的民眾的身體狀況趨勢,更好地了解本澳大型企業人員、學生等的身體狀況,從而方便相關政策的改善與推行。在這其中,涉及到學校、學生的領域雖然屬於教青局的管轄範疇,但我們一直都希望本澳青少年從小養成健康運動的好習慣,因此針對小朋友從4歲就開始推出不同的康體活動,根據他們在成長不同階段,對於柔韌性、肌肉、心肺功能增強等不同的需求而推出相關運動指引,引導他們以健康的體魄來快樂成長。
澳門作為社團社會,我們在開放大眾體育運動時,充分與本澳各個社團合作,因為我們深知無論是競技體育還是大眾體育最終都是為澳門市民而努力,深植本澳的各大社團也非常關心澳門體育事業的發展,因此針對女性的康體活動,我們與婦聯展開合作;而針對長者部分,我們與街坊會、工聯、婦聯、長者體育總會等團體深入合作,推出符合長者需要的體育活動。近年來,我們也與大型的鄉族社團合作,藉助他們的力量鼓勵更多鄉親投身體育運動,社團中如有成熟的場地時,我們亦會派出相關專業導師前來教學、引導。如此一來,充分善用資源,進行優勢互補,長期推動下來,有效地將健康運動的理念傳達到澳門各區域、各族群之中去。
凝聚合力,灣區共建
澳門體育的發展不僅僅在於自身,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確立,灣區內城市在體育方面的整合本身就具備強大優勢,未來一個“健康灣區”,也勢必走向民心相通,緊密合作的新階段。在2018年上半年,體育局就已經提前走訪大灣區所有城市,與各城市的體育部門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討論未來如何互相支援,資源共享合作的方向,這一舉動得到了大家的熱切支持,所以在同年我們首次邀請到灣區內城市的體育部門負責人前來澳門開會,商討體育發展,這是首創性的舉措,我們看到了灣區各城市對於彼此間深入合作的熱切支持,大家也樂意未來在空間、培訓專業資源上給予澳門積極支持,改善澳門因為先天條件帶來的發展限制,並且討論未來不少賽事、活動可以在灣區內城市共辦或者輪流主辦等。
而澳門作為一座國際化都市,近年來更是國家對外,尤其是對葡語系國家的交流窗口,因此澳門的國際資源未來也可以加快引入灣區,通過平臺作用引導灣區內城市走出去,也吸引國際資源進入灣區,推動資源的整合與發展,相關國際體育賽事的交流發展。
因此我們看到一個更具向心力、凝聚力的灣區正在快速形成,未來以體育為重要橋樑的“健康灣區”也在迅速的打造之中,這座橋樑將更好地連通民心,合力推動區域的長治久安與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