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林 戚润亭
摘 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与内容目前在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对生活迷茫,缺乏价值观和意义感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大学生缺乏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不珍视生命历程的心态。生命意义教育应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逻辑起点,也是同等于自我实现的最高目的。本文旨從生命教育视野下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重要作用。2001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心理健康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该课程教学模式与内容在各高校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研究调查显示超半数的同学在不同程度上感到生活迷茫。北京大学危机干预中心教师调查发现有30%的学生缺乏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感到迷茫和缺乏内在意义,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不珍视生命历程的心态。生命意义教育应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逻辑起点,也是同等于自我实现的最高目的。
一、生命教育发展现状
生命教育,是以呵护生命健康、促进生命成长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引导人们学会尊重自我生命、他人生命,感悟生命价值和意义,理解生命之间的关系,以积极态度面对生活,以健康方式促进个人发展,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从21世纪起,我国大陆开始进行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时至今日,全国已有超过24个省、地区和直辖市将生命教育列入到教育教学内容中,超过三万余所各级各类学校已从不同方面对生命教育课题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可见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参考已是形势所趋。
二、心理健康课程与生命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生命教育分为生命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三部分。生命意识教育是为了引导大学生明确生命的唯一存在性和不可重复性,从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避免由于自卑嫉妒心理、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压力、情感挫折、就业困难等而发生自杀行为和害人事件。生存能力教育要求学会主动适应生活、承受挫折,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融入集体,学会人际交往,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生命价值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和珍惜生命存在的价值,以追求幸福和价值实现为目的,追求人格的健全和完善。这些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落脚点,发挥着辅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积极作用。
三、课程改革方式探讨
(一)强调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
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强调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优势明显,通过创设各种与学生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获得新的体验,完成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配合教师积极互动,自发地参加知识、情绪、感情、意志以及行动的有关活动,主动把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和信息吸收并转化为情感和意志,之后用行动的形式进行表达。同时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情感因素,与同学及其他群体之间进行互动,达到积极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目的。
(二)参考多元化专题形式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现况,开展多元化专题教育活动,使课程更具丰富性和系统性。生命教育中的很多主题,如人际、爱情、生涯规划、感恩教育,自我价值、自我成长等,这些都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比较常见的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线,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系统地串联起来,着重结合突发事件和当下在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协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价值观。
(三)以第二课堂为依托展开
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需注重实践体验,教育的理念应深刻地渗入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模式中,不紧紧局限于课堂中的知识传输,也应贯穿于第二课堂的活动体验式教学。通过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素质拓展等实践形式,加强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活动中观察、学习、体验,进一步认识和接纳自我,改善人际,寻找适合的学习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潜能。使课堂从“教授”转变为“探索”,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主动探索未知,形成适合个人身心发展规律的接受方法,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调适。课程设置要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自我剖析、对照检查、总结分析、反馈收获,从而提升课程改革的效果。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课程教育过程中,每一位心理教师都应当有生命、心理发展的意识,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针对课程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和困惑,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作者简介
郑海林(1993—),女,江西景德镇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方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