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华
关键词:小组合作 组织能力 独立学习 综合素养
课堂教学一直都是教学理论者和教学实施者研究、探讨的课题。如何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适应应试教育的模式,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缺陷。在新时代下,急需寻找到一种新课堂模式,在提升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
前苏联心理学家利维·维谷斯基的著作中指出:在被“更有能力的他人”指导或协作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做得更多更好。这让全世界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自此小组合作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1.锻炼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知识的构建和拓展是通过思想的摩擦和交流实现的。每个学生的思考能力、交际能力和知识水平都不尽相同。而小组合作有机会把这些不同整合起来,将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改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互动平台,是教学模式“逐渐释放的责任”的完美体现。
2.促进学生独立学习,和谐发展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享思维与智慧,能力与情感。为完成任务,组员彼此帮助、相互依存,久而久之,学生的社会意识及人际交往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同时为说服合作伙伴,展示自己的观点,会不断地深入钻研知识,将新旧知识融合起来,从而扩大知识的应用层面,为今后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做准备,更为今后的独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的教学设想,反而会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出现无效课堂。究其原因,并不是小组合作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学者对于小组合作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灵活地掌握小组合作模式,使教学流于形式。
1.选题不当
小组合作虽然是新课程理念下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比如听力教学就不适合小组合作,如果使用小组合作模式,反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必须知道,全班教学、个人独立、小组合作的三种课堂教学模式拥有各自的使用范围,有其各自的优缺点,相互之间难以取代。
2.分配不均
小组合作模式关键在于小组内部的成员,因此在小组合作中必须合理进行学生分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分组,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合作能力,更有甚者让学生随便坐,导致男女生扎堆坐,好朋友扎堆坐,这种简单化的小组分工,使组与组实力不均,组员与组员实力不均。一两个小组或一两个学生承接了大部分工作,其余组或组员只是表面的陪衬,在课堂上无所事事,慢慢就会觉得自己被边缘化,自信心越来越缺乏。这种小组合作不仅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3.指挥不利
小组合作中的主体无疑是学生,教师只应巧妙引导,积极调控就可。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大部分却是教师在没有明确规划和构建适当的活动形式下进行,导致最后又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模式;再者,则是相反。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前期的课堂设想,充分了解讨论内容,并能够在合作发言后进行可控性的指导。
4.评价不适
学生在课堂上一点一滴的表现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评价,以明确方向,激励自身学习。然而很多教师在合作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进行适时、适当的评价,学生无法知道在合作过程中的优缺点,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再或选择的评价方式单一,要么还是教师在评价,单调枯燥,要么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兴趣,而教师也逐渐丧失在课堂中的作用,合作学习也逐渐形同虚设。
1.精选内容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一种,而非全部。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现状适当选用,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空间。内容总体上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有探索性、挑战性的内容;第二,容易出现分歧的内容;第三,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比如高教版英语模块三Unit1 He decided to have a big Christmas party就可设置小组合作。让每小组制定一个party plan,从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形式、场地布置和经费使用等多方面考虑,然后阐述理由,再投票选出最佳计划,奖励是承诺学生在圣诞节执行这一计划。这个任务可操作性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合理分配
科学、合理地划分组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前提。组员数量最好控制在4~6人一组,不宜过多;座位以“马蹄形”形状分布,教師可以观察到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都能看见教师;其次,每位学生的性格、能力等不同,教师在分配时要事先了解每位学生,再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合理分配,以达到优势互补、公平竞争的目的。
3.合作形式多样化
小组合作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时,不妨巧妙构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
(1)各司其职式。责任到人,才能调动小组的每一位成员参与到任务中来,让他们各尽其才、各司其职,保证小组活动顺利完成。
在学习“Unit5 Its time to change”这个涉及健康话题的单元时,笔者设计了一个任务:让每一小组完成本组的健康调查表。人员是这样分配的:每组各6人,1人是组长,综合素质较强,负责安排人员和统筹事物;再由组长指定1个联络员,负责任务前后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及向组长汇报进度;2人是统计员,负责该组成员各项生活习性的统计,计算出百分比;2人是报告员,协商讨论如何将调查结果准确地、流利地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一组6人,合理分工,明确责任,保证每个人都有事可做,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完成任务后的成功喜悦感,提高其学习兴趣。
(2)逐一轮流制式。通过观察,很多小组合作在实施过程中,都会是合而不作,只是教师把位子摆放在一起而已,大都沦为个别组员的“个人英雄主义”,其他组员都成了“哑巴”。这就违背了小组合作的初衷。为防止这种现象,可以采用“逐一轮流制”。
同样在教授一节阅读课时,笔者首先交代活动方案:全班根据性格、英语能力共划分为6个小组。组间竞争,获胜组将会赢得一定的奖品。但要想为本组获得分数,组员必须逐一回答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可相互讨论,只有本组所有成员都回答过了,已回答的组员才有第二次机会为本组再赢一分,新的一轮开始。实践证明,这节课的效果很好,很多以前不主动回答问题的英语课堂上的局外人,也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举手,或被积极举手,力争使本组获胜,课堂氛围积极高效。逐一轮流制式可使人人发言、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4.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没有评价的小组合作就是“虎头蛇尾,往往是事倍功半”。小组合作中的学习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需求和能力,以促进学习;同时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利于改进教学,提升业务素养。评价要合理而有效。
(1)适时。对学生的发言情况,独立思考情况,团队合作精神等进行及时具体的评价。评价要客观公正,注意语言艺术,多以鼓励性话语为主,发挥评价的正面激励作用。
(2)全面。要多角度展开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從学生的情感态度、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进行,英语教学在这方面特别好操作,要求教师有这方面的意识,就必定能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3)多元。评价的角度可以多样,评价的实施者也可以多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内部互评及小组捆绑式互评等方式;同时评价的方式亦要多元,可将全面性评价和针对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等。当然无论怎样进行评价,关键是在这些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帮助评价顺利有效地进行。
总之,小组合作教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便于知识的传递和接受。同时这种模式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积极人格的形成,从而最终促使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合作教学还在不断地探索当中,教师不能忽视在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和困难。所以教学的理论者和实施者要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寻找最适合时代、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南希·弗雷,道格拉斯·费舍,桑迪·艾佛劳芙.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2]张仁贤,孙立新.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