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业融合 促乡村振兴

2019-06-01 02:42肖大熙李文勇
当代贵州 2019年8期
关键词:黔西县海子电商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肖大熙 李文勇

黔西县贯彻新发展理念,多产业融合,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把农业产业革命不断引向深入。

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向道路两旁的新农村小楼,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美不胜收。

海子村先后被评为全省“十佳美丽乡村”“全国最适宜人居乡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17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村和甲级乡村旅游村寨,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11428元,已然成为黔西县乡村振兴的典范。

近年来,黔西县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工商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让城镇生产要素流向农村、现代经济理念引向农业、市民生活方式影响农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引导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发挥自身优势,把个人的奋斗融入时代大潮,从科技、产业等各方面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奋力实现新时代新作为。

贯彻新发展理念 引导产业发展

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村民白海,1996年外出打工,刚开始在模具厂上班,后来辗转到云南做服装批发。2012年至2014年,在工作之余,他学习了多肉植物育苗和种植技术。2015年7月,应海子村支“两委”的邀请,白海毅然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到家乡的白海,用在外积累的资金、经验和先进技术创建了海明多肉植物园农民专业合作社;2016年底,又成立黔西盛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多肉植物花卉和食用菌种植为主。目前,公司拥有1个年产量300万盆的多肉花卉种植基地,食用菌年产量190吨。解决当地60余人就业务工,其中贫困户12户,工资平均每月2000元,带动周边群众10户参与种植。

为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海子村除组织全村剩余劳动力、闲散劳动力在各产业基地务工外,还积极引导党员、产业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创业带富能手李小林、宋勇各建成经果林300亩,种植玛瑙樱桃、黄金李和猕猴桃。村委会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社,吸纳社员103户,覆盖贫困户28户,发展蔬菜种植320亩,经果林200亩。通过集中发展壮大公司、基地、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有效改变了过去散、小、乱的传统种植模式。

2018年,黔西县完成调减以玉米为主的低效作物面积22万余亩。以经果林、牧草、蔬菜、中药材、高粱等为主,经济作物种植占比达到65%以上。建设县乡级示范样板点120个,示范面积13万余亩。建成1000亩以上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300亩以上核心基地15个。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95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180余人,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6300余人,引导1.118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利用大数据优势 推动农货出山

青年设计师梅吉平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外闯荡多年。2014年,他回到黔西创业,主攻农特产品的包装塑造和品牌策划,借助电商平台,让黔西黄耙、蔬菜面条、紫金土豆等一批本土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目前,梅吉平设计的产品包装达27种,大幅提升了当地农特产品的附加值。梅吉平说,电子商务是实现产销信息对称的有效平台,是一个容易入手且收益明显的创业途径。

近年来,黔西县通过大数据推进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积极加快农业大数据平台提档升级,创新“互联网+电商”等模式,加大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建设,重点向边远村倾斜,实现全覆盖,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优先在农业园区或产业基地开展农业物联网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智能农业、精准农业与设施农业有机结合。

2018年,黔西县全年网络零售额任务为6000万元,发展电商经营主体85家,共带动300余个电商网点1000余人共同发展,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打造乡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85个,在建县级电商产业孵化园1个,预计2019年初投入使用。全县共开展电商培训5期,培训总人数达427人次。95个以上农村电商精准扶贫运营中心正在建设中。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黔西县大力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持续加强500亩以上坝区建设,持续巩固烤烟、高粱、油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经济产业。以“乌蒙三宝·毕节珍好”区域公共品牌为载体,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坚持把农产品做成商品,把农业经济做成商品经济,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牌。

同时,黔西县加强山地农机新技术推广与引进示范,推进智能化、自动化成套装备技术集成应用,推进山地农业机械化。到2020年,耕种收综合农业机械化率达3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实现互联网、智能化科技振兴乡村。

多产业同步推进 实现华丽转变

海子村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农民以土地入股到企业或合作社,每年每亩土地保底分红500元,并以每3年10%的速度递增。全村以农业为基础,向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顺向融合的方式,将单一的传统种植转型到多元化、规模化种植,探索实地采摘、饮食娱乐、休闲养生、观光旅游融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建成蔬菜交易中心主体工程和蔬菜育苗中心,运营冷库投入使用,20余家农家乐相继开业。

为打造农旅一体示范村,海子村积极实施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旅游示范项目,由县政府投资5000万元围绕海子湖以湖中独岛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和六栋高标准民宿为核心,建设环湖自行车道融合环湖景观带。

目前,海子村全村土地流转率达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300元提高到2018年的11428元;通过采用“公司+支部+农户”的模式,引进多家企业,通过整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为公司(合作社)建设机耕道、喷灌系统等方式,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作为村委会在公司(合作社)的股份,村委会每年保底分红10万元,截至2018年底,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260余万元。实现了从烂泥田到明星村的华丽转变。

“虽然黔西县已经脱贫摘帽,但仍有8134名贫困人口尚未脱贫,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抵御返贫风险、提高脱贫质量仍然是当前头等大事,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黔西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汉华说。

2018年,黔西县完成调减以玉米为主的低效作物面积22万多亩,以经果林、牧草、蔬菜、中药材、高粱等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占比达到65%以上。图为海子村村民在生态农业观光园采摘猕猴桃。(史开心/摄)

猜你喜欢
黔西县海子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新电商 潮涌风劲向未来
乌江源百里画廊
作品赏析(3)
浅析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九寨沟观海子(外四首)
黔西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现状分析与思考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