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创新与创造·70年70例(五)

2019-05-31 08:45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宫话剧研制

70-24  早在1921年,就有科学家观测到上海存在地面沉降现象。到1962年,市区最大沉降量达到2.6米,上海用不了几十年就会沉到海平面以下。这一情况,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1961年,上海专门成立地面沉降研究小组,开展防控工作。在找到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上海的地面沉降这个症结之后,上海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采取封存部分深水井、人工回灌水等措施控制上海地面沉降。1965年,第一批封存600口深井,同时回灌400万立方米自来水,整个灌水工程历时5个月。1966年,上海的地面平均回升6毫米,最高的地方回升38毫米。“6毫米”虽然只是很小的数字,但却是将一座巨大城市抬起的高度,预示着上海的地面沉降开始得到控制。1970年11月23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全世界宣布:上海成功控制地面沉降!图为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为上海地面沉降纪实文学《不沉的上海》题写的书名

70-25  1960年,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发射,为研制大型运载火箭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1969年,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上海下达了一项重要任务:上海要研制大型运载火箭。对于这项任务,上海格外重视,将它命名为七○一工程,就是1970年上海的第一号工程。上海的科研人员不畏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从总体方案提出到两级火箭地面试车,只用了十几个月的时间,1972年8月试射型火箭就首次发射成功。1975年7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上海研制的风暴一号喷吐着熊熊烈焰,犹如一条火龙直冲天空,成功地把我国第一颗重量超过一吨的重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6年后,又是风暴一号成功地将3颗卫星送入各自的预定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三星”技术的国家。图为1972年8月,上海制造的运载火箭首次实弹飞行成功

70-26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运载火箭及卫星相继问世,需要在远地点对这些航天器进行跟踪测控。为此,1965年周恩来总理就提出要建造远洋靶场测量船。1968年6月,经过反复论证的“远望”号研制计划得到党中央批准。自1970年起,江南造船厂组成了30余人的设计班子进行设计,1976年9月开工,1977年2月、3月两船先后上船台,同年8月、10月分别下水,12月正式交船。远洋测量船“远望”号的成功建成,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测量船的国家。它为加强我国国防实力,发展战略武器和空间技术,担负着重大的使命。图为被誉为“海上科技城”的“远望”号航天综合测量船

70-27  1978年5月,上海熱处理厂的工人业余作家宗福先以天安门广场祭奠周恩来总理、痛斥“四人帮”罪行为背景,写就了四幕话剧《于无声处》,并由上海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排练演出。9月23日,《于无声处》在市工人文化宫剧场举行首演,群众好评如潮。1978年11月,应文化部、全国总工会邀请,《于无声处》在北京首演。剧中表达的对解放思想、冲破禁锢、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强烈愿望,引发强烈的社会共鸣。《于无声处》也呼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图为上海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学习班排演的四幕话剧《于无声处》剧照

70-28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的明朗化,长三角地区的集体和民营企业发展工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大多数企业缺少懂技术、会使用生产设备的技术人员,而这些人当时“清一色”都在体制内工作。于是,这些科技人员只能利用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向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并获取报酬。改革开放初期,“星期日工程师”曾引起激烈争议,后经中央一锤定音,视其为合法行为。从此,科技人员跨体制服务社会再无后顾之忧。“星期日工程师”的出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掀起了产学研结合浪潮,拉开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大幕。图为正在工作的“星期日工程师”

猜你喜欢
文化宫话剧研制
巧进文化宫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简易光学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制
有效发挥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再见啦,秋天!
过去的理想
话剧《惊梦》
变味的“工人文化宫”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