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峰
[提要]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本文构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6年湖南省社会经济科技统计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探讨湖南省14个市(州)创新能力的差异。研究表明:湖南省14个市(州)创新能力的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以长株潭岳为中心由东向西递减的态势,根据创新能力得分可以将湖南省14个市(州)划分为四类。
关键词:城市;创新能力;熵权TOPSIS法;湖南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月15日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湖南省经济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但是总体来看,湖南省的经济增长走的是粗放型发展道路,随着资源环境约束逐步趋紧,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因此,着力提高创新能力成为推动湖南省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立足于湖南省14个市(州)的发展现状,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城市创新能力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期为创新型湖南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一、文献回顾
随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受到的关注不断增多,学术界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关注也在持续上升,诸多学者在这一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从研究区域来看,何舜辉等基于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专利、论文数据测度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揭示了2001~2014年中国创新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了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谭俊涛等通过构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01~2010年间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城市创新能力的分布格局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从研究方法来看,赵全超、王举颖利用以AHP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算法对我国19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评价指标体系来看,郭华巍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体-对象-过程(SOP)模型,从创新要素投入水平、创新环境支撑水平、创新产出水平这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经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学者们针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目前对湖南省14个市(州)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及其内在规律的研究涉及较少。因此,本文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够促进湖南省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为中西部其他地区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提供范式。
二、评价指标体系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结合“要素-结构-功能-环境”的分析范式,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共包含了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2个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如下:(1)创新要素投入:每万人从事R&D人员数(人)、R&D经费投入强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创新结构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创新功能绩效: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元/人)、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人均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元);(4)创新支撑环境: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人)、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数量(个)。
三、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湖南省位于中国南方、长江中游地区,国土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在各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10位,下辖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截至2016年末,湖南省常住人口6,8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98.6万人,城镇化率52.75%。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44.68亿元,同比增长7.9%,排名全国第9位。
(二)数据来源。本文选取湖南省14个市(州)的市域进行对比分析,文中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2017年湖南省统计年鉴、2017年14个市(州)的统计年鉴以及财政厅、科技厅等政府部门官方网站。
(三)研究方法。本文選用熵权TOPSIS法作为评价方法,熵权TOPSIS法是对传统TOPSIS评价方法的改进,首先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再通过TOPSIS法利用逼近理想解的技术确定评价对象的排序。
四、湖南省城市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一)实证计算结果。运用熵权TOPSIS法计算得出湖南省各市(州)城市创新能力的得分,并对其结果进行排序,具体结果见表1。(表1)
(二)实证结果分析。根据创新能力得分,可以将湖南省14个市(州)划分为4大类型地域,全省各市(州)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以长株潭岳为中心由东向西递减的态势;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挂钩,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长沙市及其周边城市是全省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经济欠发达的湘西地区是全省创新能力最弱的地区。
1、第一类城市创新能力强、各项指标排名比较平衡,属于第一类的城市有长沙市。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结构水平和支撑环境这4个评价指标中,长沙市的得分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表明长沙市的综合创新能力具有极大的优势。长沙市创新能力强主要由于其身为湖南省省会,综合区位优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研实力雄厚,再加上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较好的工业基础,为城市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
2、第二类城市创新能力较强,各项指标排名靠前,属于第二类的城市有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在反映创新能力的4个评价指标中,这3个城市的大部分评价指标得分高于全省平均值,都排在湖南省前4位,表明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的创新能力虽弱于长沙市,但是相较于省内其他城市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因为3市均与长沙市接壤,长期受到长沙市的产业转移和创新辐射影响,经济实力较强,科教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势显著,且3市都属于老牌的工业城市,开发开放较早,岳阳的绿色化工产业、湘潭的智能制造产业和株洲的轨道交通产业等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
3、第三类城市创新能力较弱,部分指标排名较为滞后,属于第三类的城市有常德市、衡阳市、郴州市、益阳市、邵阳市、娄底市。在反映创新能力的4个指标中,这6市评价得分大部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位于全省中游水平,表明其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与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的差距较大。这6市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不高等,导致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差,创新水平总体较低。
4、第四类城市创新能力弱,各项指标排名也较为均衡,但总体上各指标发展水平都较差,属于第四类的城市有湘西州、永州市、怀化市、张家界市。在反映创新能力的4个评价指标中,这4市(州)的评价得分大幅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省内其他城市的差距较大,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主要是由于4市(州)位于湘西和湘南地区,地域偏远,是湖南省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脆弱区、贫困人口集中区,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第三产业、经济附加值低的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尚未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对科技创新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科研人才匮乏、经济实力偏弱、创新平台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等因素,导致4市(州)未能将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优势,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利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是4市(州)今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结论
(一)湖南省14个市(州)创新能力的差异较大,以长沙市为核心的长株潭岳地区是全省的创新高地,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市(州),以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州为代表的湘西地区的创新能力则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二)根据城市创新能力的得分分布,可以将湖南省14个市(州)划分为四类:第一类包括长沙市;第二类包括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第三类包括常德市、衡阳市、郴州市、益阳市、邵阳市、娄底市;第四类包括湘西州、永州市、怀化市、张家界市。
主要参考文献:
[1]何舜辉,杜德斌,焦美琪,等.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7.37(7).
[2]谭俊涛,张平宇,李静.2001~2010年黑龙江省城市创新能力格局与发展过程[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4).
[3]赵全超,王举颖.基于组合赋权与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师,2013(9).
[4]郭华巍.基于SOP模型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8).
[5]鄒燕.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国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结构研究[J].管理评论,2012.24(6).
[6]曹勇,曹轩祯,罗楚珺,等.我国四大直辖城市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6).
[7]张协奎,邬思怡.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环境”的城市创新力评价研究——以17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