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81年参加高考,受父母的影响我的第一志愿就是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当时这所学校在当地就有很好的声望。入学以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其一是校舍“土木楼”。土木楼位于哈尔滨的西大直街上。它灰灰的颜色、端庄的造型,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它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每个求学者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形成了几代人的“土木楼”情怀;其二是师资,由于它的前身是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是我国境内最早兼收中国学生的高等院校,受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它有严谨的教学体系和一批兢兢业业的老师。时光荏苒,毕业后我成为它的一员,现已从教30余年。
我认为影响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两个基本问题是:建筑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和创作环境的优劣。建筑师是创作的主体,是通过建筑师的个人或团体的努力创作建筑,因此建筑师的眼界、能力犹为重要。建筑师要有社会责任和担当,要有广阔的视野、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较高的专业能力,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要摒弃唯利是图、故步自封、孤芳自赏式的创作。提高整个群体的能力水平、发挥建筑师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创作环境,是影响建筑师创作的外在客观因素,产生大师需要产生大师的土壤。建筑师已从改革开放之初,建筑师与政府、建筑师与开发商的单一关系发展到现在建筑师与政府、开发商、大众、传媒等多维制约关系。建筑师只有与各方面建立融洽的关系,在良性创作环境中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自1988年毕业留校至今,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对于本科教学,我既崇尚“学院派”严谨的教学模式,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职业化教育。在知识传授上分清“变”与“不变”。“变”即为变化,随着时代发展,设计思想、手段在变,“不变”即为专业的基本内核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学生的交流,每一次方案的汇报都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因势利导,在本科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国际、国内竞赛获奖20余项。对于硕、博研究生的培养,注重掌握学科的前沿理论、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带领学生参与工程项目的投标与设计,硕、博研究课题也基本来源于此,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自硕博研究师从梅季魁先生后,始终坚持体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先后参加1990年北京亚运会石景山体育馆和朝阳体育馆、丹东体育中心、大连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岳阳体育中心、宣城体育中心等大型体育项目的设计。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使我对我国体育建筑的发展有如下粗浅认识,借此机会与大家商榷。
(1)体育建筑内涵的扩展
从狭义走向广义:体育建筑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设计、建造水平,与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我国体育建筑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量变之后,发生了巨大的质变。随着基于计划经济的体育事业发展到基于市场经济的体育产业,体育建筑已从单纯承载竞技体育发展到服务全民健身,由单一的比赛场馆发展到包含比赛、商业、健身等多功能的体育综合体。
从建筑走向城市:体育场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功能和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型场馆因其复合功能、巨大体量和独特形象,在城市中形成聚集中心甚至地标。它对激发城市新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体育建筑本体的嬗变
复合功能拓展:作为体育活动发生的空间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建筑的功能也随之不断演进,新的场馆类型、功能结构层出不穷。表现为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孤立走向系统,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
综合技术的探索:技术已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大型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的未来必然会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生态学、智能控制技术、环境生态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技术多元结合的趋向发展。坚持走技术多元创新、建构技术合作平台、走适宜技术道路。
有机形态塑造:体育比赛的竞技性、观赏性和参与性使得体育建筑具有鲜明的个性、优美的形态和深邃的内涵。当代体育建筑不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的“装置”,逐渐演变成为集社会、技术、人文于一体的综合关联,一系列符合新技术、新观念的建筑形态不断涌现,呈现出复杂化、整体化、表皮化的发展趋势。
(3)创作方法的革命
基于当代建筑创作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学科之间的综合与渗透引发了建筑设计工作程序和手段的如下变化:从分离到整合的设计模式,从传统到虚拟的设计手段,从数字模拟到数字建造。□
1 《体育建筑创作新发展》(李玲玲 主编)
2 大连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
3 宣城体育中心体育馆
4 宣城体育中心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