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艺术品:世界博览会、双年展与体验美学
The Global Work of Art: World's Fairs, Biennials, and the Aesthetics of Experience
作者:[美]卡洛琳·A·琼斯/Caroline A. Jones
出版:芝加哥大学出版/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6
当代建筑作为艺术创作展陈的场所、乃至创作过程本身的论述,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可我们很难察觉到,即便是现在如此种类繁多、内容复杂、形式各异的展示活动,其基本特征与空间诉求也并未与1851年水晶宫里那场视觉盛宴相差甚远,这种基于现代民族国家形象工程塑造、商品自由流通为根本目的的文化生活模式,能追溯到法国大革命的年代。这便是麻省理工学院历史理论与批评讲席教授卡洛琳·琼斯在《全球艺术品:世界博览会、双年展与体验美学》一书的序言中,所想呈现的历史背景和写作初衷。
本书从7个方面展开论述:(1)从哲学层面解析“世界图景”中的奇观文化;(2)以观者视角反思世界博览会的国家意识形态;(3)早期博览会的形式与历史意义;(4)由欧洲中心向新世界传播的属地化进程与矛盾;(5)国际策展人的身份认同与角色;(6)体验美学;(7)抵制经济全球化的艺术作品及其意义。琼斯采用极其细致的展陈史料与策展言说,系统论证了康德以降的经验美学、海德格尔 “世界图景”认知模式等原理的沿革,形成了一种有针对性的“批判性全球主义”理论效应。这种效应是一种艺术家应对全球化美学的立场。
究竟应当如何理解当代都市人对于全球化艺术展陈的态度与立场?琼斯巧妙地采用了一个被定义为“盲人”的原始概念,借用了海德格尔有关视觉媒介认知模式的阐述,将现代人比喻为失去视觉后却因获得技术化的新“感官”而重新认识世界的抽象角色。世界博览会的关键作用,就体现在这种利用国家性技术与资源调动能力,为观者带来奇观体验之后重塑其自身认知的过程中。在这个层面上,琼斯认为狄德罗在编纂《百科全书》时,其“眼见为实”的唯物主义思想已经预示着博览会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最初由国家规训艺术品的呈现与解读发轫,在艺术家与观者对于自身认知觉醒的影响下,到上世纪后半叶业已开始反思被动体验与统一解释模式的合法性,最终演化出新型的个体解读方式;当艺术创作开始以空间价值作为宣传目标与导向时,以构建场所为己任的博览会建筑设计便取得了近乎同等的关注度。它以装置艺术、空间影像等方式介入艺术晚近的自身建构,以使用者参与性与互动性为原则来修饰当代都市生活的内核困境,这些特征都是艺术展与建筑展近年来所着重强调的方面。不过,琼斯在解释博览会中当代艺术作品的消费与意义、进而抨击和抵抗强势的新自由主义社会经济模式时,并未尝试去论述以劳动分工与全球市场为背景的艺术品生产与流通现象。在当代语境里,考虑到中国的参与度与影响力日渐提升,用1960年代的巴西和1990年代的威尼斯来简述当代艺术消费的异化,便显得略微羸弱。新的进程无法简单用“差异”一词概而论之。
具有现代性意义的“盲人”早已不满足于用手去翻阅狄德罗的百科全书,转而沉浸在世界博览会的触觉与气味之中;当代科技的洪流里,我们如何重新建立起由自身体验出发的世界新认知结构?这本书是一部关于当代艺术展陈的思维路径,新自由主义消费语境与技术化新感官的潜在排斥反应,还需时日来检验。□(撰文:彭小松,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建筑巨像与人体 - 建筑与隐喻
Architectrual Colossi and the Human Body: Buildings and Metaphors
作者:[希腊]查拉兰珀斯·波利塔斯基/Charalampos Politakis
出版:London :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8
《建筑巨像与人体》一书源于作者波利塔斯基的艺术设计研究项目Emerging Face(新兴面孔,2009)的成果。波利塔斯基作为一位新兴的建筑师、策展人、雕塑家,其作品运用艺术视频装置,从希腊神话和拟人的建筑结构提取灵感,通过模拟人脸的建筑形态表达,重塑建筑的巨人形象与空间对话,以建筑的拟人化来描述空间的意义。
《建筑巨像与人体》一书,是我在苦苦寻思建筑空间对人的影响时,偶然间在众多书目中,让我眼前一亮的一本。书中并没有告诉我建筑空间的功能作用或如何设计,却从相反的视角提出人体如何影响建筑空间。
人体是造物主给人类最具想象力的艺术形态。西方把人体作为一个不朽的艺术化身。对人体自身形态结构的认知和探索的过程,不仅体现人们的艺术审美情趣,更深深影响现代的建筑、技术、以及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人类从自身的角度去认知世界、使用自身作为工具去丈量和感受空间。作者认为“人体将永远存在于每一个建筑结构中。”“建筑是有意识地和无意识地模拟我们身体的本质和组织结构”。人类正在把自身当作造物主一般,用力雕刻出自身的形象,构筑类似人体结构的建筑空间,以创造出一个具有最大撼动力的场所。这种对自身认识和重塑的追求,是人性最直接和最生动的实现。
书中从历史上人与空间的哲学涵义,引出作者对人体、建筑、巨大雕塑之间关系的思考: “人与建筑物的关系是什么?” 虽然作者同意卡斯滕·哈瑞斯的观点,即建筑物不需要代表任何东西。通过对自然的观察,空间论的哲学辩论、希腊神话的宏伟描述以及西方文化建筑实践的回顾,作者认为“人体始终作为一种经验符号存在于建筑物的建筑结构上”并重新以空间形态和符号意义的艺术家视角,确定了人体与建筑关系的两个主要类别: “神化”和“拟人化”-两种以人体为原型的建筑隐喻方式。一种是以人体的象征性符号涵义来构建建筑空间形态,另一种以人体结构基本符号涵义来解析建筑结构构造。“前者表明上帝的身体是建筑的原型,正如在科珀斯克里斯蒂教堂的平面图上看到的那样。后者选择人体作为原型……这是基于人体的大小和比例。”这两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它们却揭示了某种相似性: “当人类被创造成上帝的形象时,上帝的身体已经从人类的身体中被想象出来了。也就是说,这两个模型是相互参照和同构的。” 而这个相似性更指明建筑作为物体与人由协同作用构成。人与建筑的关系“不是可分离的,而是合作的”。
文中后部分还分析研究了3个建筑拟人的实践案例来理解建筑拟人的表现形式以及作者的隐喻涵义。并提出“建筑拟人不是思想与身体的分离,而是人体及其在建筑结构中人为的、不可分割的(可见的和不可见的)表现形式的双重存在。”
这本书以空间入人、建筑拟人化的议题启示人体形态的作用以及人体的关系和使用予以建筑的涵义;并以人体与建筑之间拓扑结构的新拟人化实践,避免了过去同构、同位素和隐喻表征的简单道路。相反,用身体作为建筑转喻的指定元素,可以达到新的工具和理论表达,来重塑建筑的巨人形象以及重建人与空间对话。
整本书更具有史诗篇章的建筑空间哲学语境,让人感受到作者作为希腊人对古希腊的空间哲学观的热情和对雄伟的建筑巨人的崇敬,并带来建筑除了是空间巨物之外,还是一种巨型人体艺术雕塑形式的灵感和想象。□(撰文:陈晗,英国 FBLD Design Consultants 创始人合伙人,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