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

2019-05-31 09:22裴倩倪家骧郭险峰黄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带状疱疹显著性疼痛

裴倩,倪家骧,郭险峰,黄强

1.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市100035;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北京市100053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痊愈后,在受累区域出现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性疼痛综合征,常伴有焦虑、失望、沮丧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PH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缺乏较有效的治疗措施[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神经毁损术等,虽可部分减轻患者疼痛,但副作用较大,而且会出现多种并发症[3]。需探索无创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4]。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无痛、无创的治疗方法,磁场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刺激大脑[5],也可刺激外周神经肌肉[6]。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在精神科、神经科和康复科得到越来越多应用[7]。已有研究表明[8],5 Hz、10 Hz高频rTMS对PHN治疗均有疗效,可以改善PHN患者的疼痛、睡眠、焦虑等症状,但临床rTMS治疗PHN缺乏统一的治疗参数[9]。

本研究比较5 Hz和10 Hz rTMS治疗PH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门诊的PHN患者。带状疱疹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10];PHN诊断参照《皮肤性病学》[11]。

纳入标准:①年龄>50岁;②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分。

排除标准:①癫痫史或癫痫家族史;②颅脑手术;③颅内有植入物;④心脏起搏器植入;⑤心肺肝肾功能不全;⑥凝血功能障碍;⑦认知功能障碍。

脱落标准:①研究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治疗;②自动要求退出;③随访期间接受其他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共纳入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20)、B组(n=20)和C组(n=20)。三组性别、年龄、疼痛病程、疼痛部位、疼痛侧别、并发症、前期治疗方式和目前使用药物情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包括加巴喷丁、曲马多、甲钴胺,可以加用泰勒宁、草乌甲素等其他止痛药。治疗15 d后VAS评分仍>4分的患者纳入。治疗期间患者药物治疗方案不变。

三组患者均于上午9:00开始rTMS。采用CCY-III经颅磁刺激仪(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公司)刺激健侧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M1区)。工作日每天1次,连续2周。治疗参数如下。

A组:使用外观及工作时声音相似的假磁刺激线圈(不产生磁场)。

B组:频率5 Hz,强度80%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MT),1500个脉冲;刺激1 s,间歇2.5 s,重复300次,总刺激时间17.5 min。

C组:频率10 Hz,强度80%MT,1500个脉冲,刺激0.5 s,间歇时间3 s,重复300次,总刺激时间17.5 min。

1.3 评定方法

治疗前(T0)、治疗期间(10 d分别为T1~T10)、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T11)、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T12)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定,并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3.1 VAS

在纸上画一条10 cm线段,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标出能代表自己目前疼痛程度的位置;评价者根据患者标示处的位置读出VAS值。得分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12]。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计算VAS降低率。VAS降低率≥25%时认为有效。

1.3.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包括19个自评题和5个他评题。他评题仅供临床参考,不计入总分。总分21分。总分≤5代表睡眠质量好;>5代表睡眠质量差。PSQI适用于评价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13]。

1.3.3 总体印象变化量表评分(Patients"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 Scale,PGIC)

PGIC量表是患者自我评价系统,对治疗前后的总体改变采用7分评定:1代表极为好转,2代表明显好转,3代表小幅改善,4代表无改变,5代表轻度恶化,6代表明显恶化,7代表严重加重[14]。

1.3.4 药物调节情况评分(medication regulation,MR)

MR用0~3分评定,停止用药为0分,用药量减少为1分,用药量不变为2分,用药量增加为3分。

1.3.5 不良事件

记录治疗期间患者是否有头痛、颈部疼痛、口干、头晕或其他不适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如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试验。

T0~T12时,B组和C组VAS评分逐渐降低,A组无明显变化。T3~T12时,B组和C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T7~T12时,C组VAS评分低于B组(P <0.05)。见表2。

B组和C组总VAS降低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将两组按年龄、性别、病程、疼痛部位、侧别、初始VAS评分、初始PSQI评分分组,VAS降低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T12时,B组和C组PSQI评分低于A组(P<0.05),C组低于B组(P<0.05)。见表4。

T10~T12时,B组和C组PGIC评分均低于A组(P<0.05),C组低于B组(P<0.05)。见表5。

B组和C组MR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见表6。

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7。

表2 三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表3 B组和C组治疗后VAS降低率比较

表4 三组各时间点PSQI评分比较

表5 三组各时间点PGIC评分比较

表6 三组各时间点MR评分比较

表7 三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5 Hz和10 Hz rTMS均能有效减轻PHN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10 Hz rTMS在减轻疼痛、提高睡眠质量方面更优,安全性未见显著性差异。

PHN是带状疱疹最为常见且严重的后遗症,也是困扰很多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疼痛之一[15]。目前对PHN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是因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病毒向周围支和中枢支扩散,造成外周和中枢神经进一步损伤,并可能伴有中枢致敏现象[16]。目前临床对PHN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针灸、神经阻滞和神经毁损术等,虽可部分减轻患者疼痛,但副作用较大[17]。

rTMS是PHN治疗的新选择[18]。rTMS是一种镇痛效果迅速、副作用小的神经调控技术[19]。因其无痛、非创伤的特性,被称为21世纪最重要的脑科学技术之一[20]。rTMS通过磁场穿过颅骨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形成感应电流,改变大脑皮质的动作电位,调节局部大脑皮质及相关部位的兴奋性,改善脑血流量及代谢,调节神经递质表达,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21]。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临床常用VAS测量疼痛强度并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的变化程度[22]。Ma等[23]发现,10 Hz rTMS可应用于PHN患者的治疗。本研究显示,5 Hz和10 Hz rTMS均可减轻PHN患者的疼痛程度。

PSQI、PGIC、MR可作为次要观察指标,从多方面反映PHN患者的治疗效果[24]。本研究显示,总体来说,PSQI评分在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T12时,B组和C组PSQI评分低于A组,rTMS能后期改善PHN患者睡眠;同时T10~T12时,B组和C组PGIC评分也低于A组,说明rTMS治疗PHN有效。

本研究显示,10 Hz rTMS在减轻疼痛、提高睡眠质量等方面疗效优于5 Hz rTMS。rTMS最重要的治疗参数为刺激频率,刺激频率和大脑皮质兴奋性的改变密切相关[25]。一般情况下,高频刺激可提高皮质兴奋性,而低频则产生抑制作用[26]。André-Obadia等[27]的研究表明,高频刺激抑制疼痛10%,低频刺激增加疼痛2%~27%。Lefaucheur等[28]研究显示,M1区10 Hz rTMS可大幅降低神经病理性疼痛,而0.5 Hz则无明显变化。Saitoh等[29]对比10 Hz和5 Hz的镇痛效果,结果发现前者的效果优于后者。目前关于不同频率对皮质兴奋性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高频电刺激产生长时程增强效应、低频电刺激产生长时程抑制效应有关[30]。

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5 Hz和10 Hz rTMS治疗都是安全的。但我们也发现B组不良事件病例要低于C组,可能因为5 Hz rTMS患者更易耐受。考虑到不同患者对rTMS的初始耐受程度可能有差别,建议临床开展rTMS治疗PHN时可从5 Hz开始。

尽管目前研究普遍认为TMS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但临床应用仍需警惕[31]。rTMS的安全性在国内外研究已有30余年,仅有极少量关于头痛的报道,有学者认为该头痛是紧张性的,休息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便能缓解[32];还有学者报道10~25 Hz且刺激强度超过阈值的rTMS会诱发癫痫[33]。>10 Hz的高频rTMS可能诱发癫痫,治疗前应当准备相应抢救设备;rTMS属高度变化的磁场,体内金属植入患者禁用;治疗时听力可能暂时受损,患者及操作人员都应带上耳罩;虽然温度过高时设备可自动保护,但仍需注意线圈过热烫伤皮肤[34]。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没有进行长期随访评估。有待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长周期观察。rTMS的镇痛作用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带状疱疹显著性疼痛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疼痛不简单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