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向争,李慧臻,段鑫鑫,马志豪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慢性胃炎为易复发性消化系统疾病,该类疾病病程长、难治愈,且进入萎缩伴肠化阶段易癌变。中医药在治疗此方面具有显著疗效[1]。自《黄帝内经》起,中医各家皆重视脾胃,《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也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从生”,曰:“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中医各家将脾胃视为后天之本,阴阳升降之枢,脾胃元气充实是脏腑功能正常的基础,百病皆从脾胃而生,脾胃受损则元气损伤,元气亏损则阳气最先受戕,虚寒内生,因此临床上脾胃疾病以虚寒证者居多。
本文就中医综合疗法(三九贴联合督脉灸及背俞穴拔罐)对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症状及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本次临床观察以2016年~2017年三九天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于消化科病区住院患者中患有慢性胃炎并且符合脾胃虚寒证诊断标准者为研究对象,共计75例,男31例,女44例;年龄19岁~80岁,平均51.45岁。所有患者皆为自愿接受本次治疗,并积极配合,治疗期间未服用与本病相关药物。本次治疗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三九贴联合督脉灸及背俞穴拔罐)。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2]。主要证候:主症:①胃脘胀满或隐痛;②喜温喜按。次症:①乏力懒言;②大便稀溏;③食少纳呆;④舌质淡,脉细弱。症型确定:主症符合加次症2项,舌脉具备。
三项治疗均在2016年~2017年三九期间,一九(2016.12.22)、二九(2016.12.31)、三九(2017.1.9)当天分别进行。
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选穴: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穴。三九贴药物组成:吴茱萸、木香、丁香、苍术等,穴位贴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房提供。贴敷3 h左右揭下。
嘱患者充分暴露背部,铺治疗巾,点燃艾条,待艾条燃烧充分装入长约32 cm的铜制艾灸棒中,调节艾灸棒至适宜温度后沿患者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进行滚动艾灸治疗,两侧肝俞、胆俞、脾俞、胃俞治疗时间分别不少于2 min,两侧四对穴位总时长不少于10 min,艾灸治疗共计15 min,以患者感到皮肤微热,局部皮肤潮红不起泡为度。
选穴:肺俞、脾俞、胃俞。用3号玻璃火罐在背部两侧肺俞、脾俞、胃俞分别拔罐,留罐10 min。
治疗前,充分评估患者皮肤状况,进行皮肤清洁,严重皮肤过敏、皮肤病及妊娠期妇女忌用。穴位贴敷后,嘱患者密切关注周围皮肤状况,一旦出现过敏立即将穴位贴揭下;在艾灸治疗时,根据患者皮肤耐受程度及时调节艾灸棒温度,以皮肤潮红不起泡为度,对于老年人及皮肤温度感觉不灵敏患者,需施治者将手指贴于患者治疗皮肤附近感受温度,谨防烫伤;在拔罐治疗时,关注患者的耐受程度,局部出现水泡、红疹时,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对症处理。
以三九贴联合穴位拔罐及督脉艾灸为中医综合疗法,患者分别于一九、二九、三九各治疗1次,共治疗3次。治疗前后由同一医师与患者沟通,充分了解并填写相关症状、治疗及改善情况,并填写SF-36调查问卷,采用同一语言描述,由2人2机分别将调查表信息录入Access程序及Excel表格,经过审核校对,保证与原始病例一致,避免误差。
参照相关文献[2],将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按无、轻、中、重度分为4级,主症分别记为0、2、4、6分,次症分别记0、1、2、3分。无:指没有任何不适;轻度:指有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度:指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可以坚持;重度:指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难以坚持。观察主症、次症单项症状改善情况。
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共包括8个维度:1生理功能(PF),2生理职能(RP),3躯体疼痛(BP),4总体健康(GH),5活力(VT),6社会功能(SF),7情感职能(RE),8精神健康(MH)。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方法:方差齐用配对t检验,方差不齐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P值均设定为0.05,当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4.1 主症治疗前后比较(见表1)
治疗后患者“胃脘胀满或隐痛”及“喜温喜按”两主症均有明显缓解。
3.4.2 次症治疗前后比较(见表2)
治疗后,次症中只有“乏力懒言”可见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大便稀溏”及“食少纳呆”未见明显改善。
3.4.3 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见表3)
治疗后,SF-36评分可见患者生理功能、职能等生活质量要素均有明显改善。
表1 主症治疗前后比较
表2 次症治疗前后比较
表3 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气机升降失常为基本病机,脾胃虚弱(虚寒)是关键因素,多见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病存在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特点,易受寒邪诱发。根据“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理论,在三九这一最寒冷的时节,阳气敛藏,气血不畅,此时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三九贴联合督脉灸及背俞穴拔罐进行治疗,可祛除陈年积寒,温补脾胃,恢复脾升胃降功能。
三九贴属于穴位贴敷疗法中一项,是传统有效的中医治未病方法之一,自《五十二病方》时即有穴位贴敷治疗[3],根据“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等理论制定时间标准,以“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等理论制定相关经络穴位标准,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认为[4],三九贴的机理为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药物经皮肤和穴位的吸收到达病所,发挥作用,且药物敷贴于肌表,刺激经气流通,振奋脏腑功能,改善阴阳气血,温阳散寒,治疗慢性疾病。本研究选用吴茱萸、丁香、木香、苍术等药物,研成细末,调成饼剂,贴敷于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等穴。中脘穴又名“太仓穴”,意为既为地部经水储存之所,又令其向下而行,即是受纳降浊之意;天枢穴收太乙、滑肉门之精气,又运气冲、外陵之间各穴水湿之气,胃经上下气血相交于此,以其上依大肠经,故气血入大肠经泌别清浊;气海穴又名脖胦,《针灸资生经》曰“气海者,盖人之元气所生也”,《难经疏》以该穴为大中极,储藏气血之所。上穴联合施治,相互配合,具有一升一降,纵横协调,气机通畅作用。有研究报道穴位贴敷疗法能改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及生存质量[5],临床上医家运用穴位敷贴疗法得到良好治疗效果者亦不在少数[6~7]。
督脉灸选取后背督脉及膀胱经,督脉统摄人体一身之阳气,司一切阳气亏虚无以温煦之内伤疾病,膀胱经下输精气津液,为伤寒外感重要经脉,可治大部分寒邪外伤疾病,两经配合,一内一外,温补散寒并施,凡年老体虚、脾胃疾病久病生寒、脏腑虚衰,在督脉、膀胱经脏腑俞穴进行艾灸可祛除稽留寒邪。脾胃病多与脾、胃、肝、胆等脏腑密切相关,因此温灸时以该四对俞穴为治疗重点,以温煦脾胃之阳气、通畅肝胆之气机为要,以致肝胆平调,脾胃和睦,阴平阳秘。除此以外,寒邪多稽留于肺、肾、大肠三对俞穴,寒邪凝滞,气血滞塞不通,因此亦需温灸以散凝滞之内伤外感的寒邪。此法正暗合周楣声“阳光普照法”之意[8],温通上中下三焦,振奋阳气,驱散阴寒,正对脾胃病的基本病机,因此事半功倍,效果显著。
拔罐对于缓解疼痛、温通祛寒具有较好的作用,尤其对于一些疾病经常规治疗仍不理想者,联用拔罐疗法往往会取得惊喜的治疗效果[9]。选取肺俞、脾俞、胃俞,意在调补脾肺,升清降浊,由于外寒之邪易从颈项而入,通过膀胱经侵犯人体薄弱脏腑,因而火罐治疗可以有效祛除膀胱经各脏腑俞穴稽留寒气,达到温散中上焦寒邪目的。
刘立公等[10]经过统计学分析认为督脉与膀胱经皆可治疗内外的风、热、寒证,其中督脉升阳益气更为突出,膀胱经内补五脏六腑更为有效,因此综合治疗时温灸及拔罐皆以督脉及膀胱经为主。
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脾胃虚寒的慢性胃炎患者行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后,并非所有症状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结果显示:慢性胃炎的脾胃虚寒证中的主症“胃脘胀满或隐痛”及“喜温喜按”都改善明显,并且次症中“乏力懒言”亦有明显缓解。《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及受纳,脾气不健则清阳不升,浊阴随之不降,填塞中焦以致胃脘胀满,气机不畅,不通则痛,久病阳气耗伤则痛势隐隐,久久不愈,喜温喜按。脾主四肢,气机不畅、阳气亏耗,则四肢乏力,生化乏源则懒言。中医综合疗法以基本病机为主,改善脾胃生理,因此上述诸症的治疗效果值得肯定。本次治疗后“大便稀溏”及“食少纳呆”未见明显改善,考虑原因可能为“食少纳呆”与“胃受纳”失常主要相关,而“大便稀溏”是“脾主运化”失常的严重阶段,因为脾不运化,水湿内生,才出现“便溏”,也就是说,虚损要达到一定的累积量,或者说虚损中夹有实邪,才能有“便溏与食少纳呆”的表现。由于该两症皆为虚损较为严重而出现的症状,因此治疗需要内外结合,针药联用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酌情选取现代医学的综合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另本研究患者数量较少及治疗时间相对较短,对改善症状也存在影响。
SF-36调查问卷自20世纪80年代为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出后,近40 a来已成为世界多国认可的权威问卷之一,该问卷在多国普通人群临床试验评价、生存质量测定及卫生政策评估等领域中的信度及效度受到一致肯定,是当前临床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最为常用的普适性量表,具有较高敏感性与可靠性[11]。本研究结果显示:量表中8个维度,治疗前后评分比较,能明显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症状好转后,重新树立生活信心,故生理与心理状态均得到改善有关。导师于志强教授强调外治法可在调肝气,降胃气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病机以虚寒为主,《内经》云“虚则补之”,“寒者热之”因此于三九时节对该患者群体进行中医综合疗法的温补治疗,以养阳散寒,能够取得值得肯定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中医外治法的机制研究尚不完善,因此该疗法的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论证与分析。对于本研究未能改善症状,应进一步在增加病例数量、延长治疗时间、缓解心理压力等着手,以期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在脾胃病治疗的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