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蕴懋,姚华均*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重庆 402660)
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量减少或不足而引发心肌急性暂时缺血、缺氧并出现发作性胸痛(胸部不适)的一组疾病。该病具有发作急促、持续时间较短等临床特征,通常分为稳定型、不稳定型两种类型,在发病时,病人胸痛不适感会持续出现数分钟,病情较轻者通过休息可适当缓解,病情较重者则需应用药物治疗。为探寻心绞痛的合理治疗方案,此文择取本院接收的心绞痛病人86例为对象,旨在对比评价比索洛尔、倍他乐克缓释片分别用于这些病人治疗中的疗效情况,报道详情如下。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2月接收的心绞痛病人86例为对象,入组病人遵循心绞痛的临床诊断标准予以确诊,均有胸闷、压榨性疼痛等相应症状,排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等β受体阻滞药禁忌证者。包括男47例,女39例,年龄45~76岁,平均(56.8±7.14)岁;45例不稳定心绞痛,41例稳定型心绞痛;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将这些病人纳入实验组、基础组,各43例,两组基线资料经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人自愿配合参与该次研究且签订了知情同意书,该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两组都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依据个体病情选择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他汀类等药物;此基础上,基础组加服倍他乐克缓释片(产自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47.5 mg×7片,国药准字:J20150044),0.25片/次,每日1次。
实验组除使用常规药物以外加服比索洛尔(产自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 mg×10片/板,国药准字:H10970082),1.25 mg/次,每日1次。
两组都将药量调整至最大剂量,让心率控制于静息时55~60次/min,运动时<90次/min,连续用药2个月。
用药期间,记录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每次持续时间;疗效标准:经治疗,症状表现及相关体征消除,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未见心肌缺血,视为显效;经治疗,症状表现及相关体征有所好转,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疼痛持续时间显著减短,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见心肌缺血得到改善,视为改善;经治疗,症状表现及相关体征没有改变,视为无效[1]。
使用SPSS 22.0软件对各项数据予以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表达为(±s),数据比对经t检测;计数数据表达为(n/%),数据对比经x2检测;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治疗以后,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都有所降低,且实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情况(±s)
表1 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情况(±s)
分组 n 时间 发作频率(次/日) 持续时间(分钟)实验组 43 治疗前 4.5±0.87 8.7±2.64治疗后 1.6±0.43 3.3±1.94基础组 43 治疗前 4.6±0.91 8.8±2.36治疗后 2.2±0.74 5.7±1.97
实验组病人的疗效评定结果:31例显效,10例改善,2例无效,总有效率95.35%(41/43);基础组病人的疗效评定结果:16例显效,14例改善,13例无效,总有效率69.77%(30/43);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是结合病人症状体征选用对症药物,该项研究旨在评析倍他乐克缓释片和比索洛尔分别用于心绞痛治疗当中的疗效差异;倍他乐克缓释片在减少静息性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病情程度方面有显著效果,可提高病人运动耐量。但是,该药容易诱发心动过缓、身体疲劳、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另外,比索洛尔可改善心脏重构,降低心脏意外事件出现率,以发挥保护心肌的效果[2]。
该研究结果指出,治疗以后,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都有所降低,且实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对于心绞痛病人,使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倍他乐克缓释片,前者在降低发作频率,减少疼痛持续时间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更有利于改善病人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