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琼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卫生院,湖北 武汉 430100)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主要是由胰岛素细胞异变与胰岛素功能减退而导致的,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1-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需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这也是确保治疗有效性的根本所在。本研究对本研究对单用重组甘精胰岛素与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拜糖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选择从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分布:60~78岁,平均年龄为(68.94±3.09)岁,病程为0.6~11年,平均病程为(6.65±1.43)年,平均腰围为(95.58±1.14)cm;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分布:60~79岁,平均年龄为(69.02±3.27)岁,病程为0.8~12年,平均病程为(6.82±1.78)年,平均腰围为(95.61±1.32)cm。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作比较,发现没有显著差异,可进行对比(P>0.05)。
对照组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用法用量:与每晚八点进行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15 IU/次,1次/d,稳定患者满足基本治疗需求。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结合患者基本表现及时调整剂量,保证其基础治疗需求。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拜糖平,用法用量:于进餐前几口饭期间,和食物一起嚼服,初始剂量为50 mg/次,3次/d,若患者血糖不达标,且没有出现腹部不适,可逐渐增加至100 mg,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腰围与BMI指标变化情况。
使用SPSS 20.0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与分析,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针对性处理,若P<0.05,就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和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多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1所示。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腰围与BMI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s)
注:和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和观察组治疗后相比,bP<0.05
组别 时间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mmol/L)观察组(n=45) 治疗前 10.02±2.14 14.87±2.18 8.13±1.16治疗后 6.99±0.76a 9.15±1.24a 5.98±1.32a对照组(n=45) 治疗前 10.11±1.63 15.01±2.14 8.03±1.21治疗后 8.27±1.13ab 12.26±1.22ab 7.12±1.28ab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腰围与BMI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腰围与BMI指标对比(±s)
组别 n 腰围(cm) BMI(kg/m2)观察组 45 94.04±0.79 27.02±0.58对照组 45 98.57±0.63 29.15±0.66 t 21.794 15.827 P<0.05 <0.05
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率不断上升,且具有病程长、并发症较多的特点,持续高血糖可能会引发血管、神经等的病变,而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器官功能退化,多伴有呼吸系统、心血系统等慢性疾病,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3]。所以,单独使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会受一些因素的制约,难以确保最终治疗效果。重组甘精胰岛素能有效保证治疗安全性,且用法简单,但在治疗过程中还存在低血糖风险。拜糖平作为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对肠道葡萄糖的降解能起到抑制作用,减慢或者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本研究采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拜糖平治疗,可进一步保证治疗安全性,更好控制血糖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和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围与BMI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单独使用重组甘精胰岛素会加重患者体重问题,而患者的体重加重,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体机能,更易出现诸多临床问题,而且重组甘精胰岛素与拜糖平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更显著,对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重组甘精胰岛素结合拜糖平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患者体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