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9-05-31 03:58:12
时代风采 2019年5期
关键词:坑人熟客杀熟

日前,北京市消协发布“大数据杀熟”榜,不少知名企业榜上有名。该协会的调查数据还显示,超过半数网友有被杀熟的经历。大数据时代,要想真正管住企业大数据杀熟的手,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监管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4月9日《南方日报》)

点评:俗话说,人熟为宝。在传统商业道德里,熟客应该享受优待。然而,一些网络平台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消费者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后,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熟客。

这种怪现象的关键就在于技术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大都与一款款软件或APP牢牢绑在一起。之所以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有敢于杀熟的底气,正在于大数据垄断、算法不透明等给企业带来的便利。

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数据被用来优化服务我们欢迎,被用来精准“杀熟”我们必须亮剑。把个性化服务变成坑人陷阱,既失信缺德,也涉嫌违法。

猜你喜欢
坑人熟客杀熟
超市里的“熟客”
检察风云(2020年19期)2020-11-06 07:39:10
坑人的“健脑片”
春日漫兴
汤姆“杀熟”
新民周刊(2017年38期)2017-09-28 21:01:14
朋友圈“杀熟”,女学霸的“蜗居微整形”
微商“杀熟”之路能走多远
密室设计师张晓峰“坑人”也能月赚20万
End-Triassic nonmarine biotic events
密室设计师张晓峰:“坑人”也能月赚20万
分忧(2014年8期)2014-08-26 20:41:14
不坑人
党员文摘(2014年4期)2014-04-21 0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