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飞,王 杨,林 野,朱庆三(通讯作者)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 吉林 长春 130031)
膝关节作为人体承担负重最大、最复杂且易劳损的关节,往往最易遭类风湿关节炎(RA)与骨性关节炎(OA)侵及[1-2],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临床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展开治疗,其前期的诊断检出率就显得极为重要,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治疗的进程发展。故本次研究就B超与X线检查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应用价值方面展开讨论,现结果如下。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接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90例,其中膝RA患者498例,男187例,女311例;膝OA患者392例,男159例,女233例;正常对照组50例,其中男20例,女30例,无膝关节肿痛病史。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接受膝关节B超与X线正侧位片检查,并分别由固定专科医师进行B超与X线读片工作,遵循双盲原则。其中B超采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5~10MHz,具体方法如下:B超检查髌上囊及滑膜,患者宜首选取坐位,注意两腿伸直,探头置于髌骨上方,进行横扫与半球切检查;检查内外侧半月板前角及体部,应屈膝90°,持探头沿膝关节两侧的膝眼位置行纵切检查;检查内外侧半月板后角及体部,并同时检查内外髁关节软骨及骨质,应取俯卧位并屈膝15°,纵断检查腘窝两侧;纵断检查完毕将探头旋转9°,与股骨、胫骨上下移动声束,以检查半月板前后角横断面及软骨与骨质。
通过B超与X线检查,观察患者髌上囊积液、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髁间嵴、骨质疏松、骨赘、腘窝囊肿、关节间隙、关节面硬化增生、关节软骨表面、厚度及软骨下骨质破坏程度等病变情况。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B超检查正常组平均滑膜厚度(1.72±0.52)mm,因其95%可信区间显示为0.82~2.77mm,所以将滑膜厚度>2.80mm患者评定为滑膜增厚,见表1。
表1 B超检查滑膜与软度厚度比较(±s,mm)
表1 B超检查滑膜与软度厚度比较(±s,mm)
注:OA组与RA组比较,其滑膜厚度P<0.01,软骨厚度P>0.05;OA组与正常组比较,其滑膜、软骨厚度均P<0.01;RA组与正常组比较,其滑膜、软骨厚度亦P<0.01。
组别 膝关节数 滑膜厚度 软骨厚度正常组 50 1.77±0.52 1.80±0.44 RA组 994 4.35±1.36a 1.51±0.33a OA组 672 3.97±1.62b 1.50±0.41b
根据表2显示,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检查,X线在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髁间嵴变尖及关节面硬化增生方面检出率较高;而B超则对滑膜增厚、软骨面粗糙、软骨变薄、关节腔积液、软骨下骨质破坏及腘窝囊肿方面检出率较高。对膝RA患者诊断检出率,B超为93.96%(934/994),X线为48.19%(479/994);而对膝OA患者诊断检出率,B超为87.95%(591/672),X线为63.99%(430/672)。但由于膝关节病变特异性,X线为97.00%(97/100),B超为82.00%(82/100)。以上资料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B超与X线检测结果比较[n(%)]
RA与OA是临床常见的侵及关节的疾病,其中滑膜炎是RA首发病变,常伴随有滑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等临床病状,其将致使关节软骨被侵蚀,进而使软骨变薄,对关节软骨下骨质形成腐蚀,最终导致关节功能丧失。OA又被称作增生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损伤性疾病,通常是由软骨退行性病变所致,加之滑膜炎性的介入导致异常滑液分泌,从而加速了软骨退变。OA滑膜因静脉回流受阻且动脉供血减少,致使酸性滑液分泌大量增加,关节软骨理化环境受到影响改变,从而导致保护关节软骨的氨基葡萄糖酶PH受到影响,软骨细胞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软骨纤维化与退变,骨小梁不断进行破坏与修复,最终形成骨质增生[3-4]。
临床针对骨关节炎患者的前期检查工作至关重要。X线检查对RA早期病理改变敏感度不高,且对OA早期软骨破坏敏感度同样不高。MRI检查虽然可以弥补上诉X线的不足,但其费用较高。而临床有资料显示[5],高频超声检查同样可以弥补X线检查的不足之处,并能有效控制成本。正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X线与B超检查在骨关节炎检出率上各有侧重,而当二者相结合,可大大提升疾病检出率,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膝关节病变患者的诊断工作,应将B超与X线两种检查手段相互结合,互相弥补,从而有效提升疾病检出率,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