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峥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在鞍钢职工郭明义看来,像雷锋那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58年11月,18岁的雷锋从湖南省望城县来到鞍钢工作。这一年的12月,郭明义出生在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一个劳模矿工家庭。在鞍钢浓郁的学雷锋氛围中,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他从小就把雷锋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时间指向1977年,当年送雷锋入伍的老红军余新元,又把郭明义送上了参军的列车,临行时,余新元再三叮嘱:“一定要当个雷锋式的好战士。”带着这份勉励和期望,郭明义沿着雷锋的道路,历经改革开放,一直走到了今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跨越时空,接力传承,发扬光大。
超常付出的“铁山楷模”
5年的军旅生涯,郭明义夺得过新训汽车驾驶员大比武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的双料冠军,先后荣获全师优秀共青团员、学雷锋标兵。1980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2年,郭明义复员到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开启了绵延至今的职业生涯。在鞍钢,他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取得了优异的业绩。任矿汽运车间大型矿用生产汽车司机时,他创造了全矿单车年产的新纪录;任车间团支部书记时,他所在的支部是鞍钢的红旗团支部;任矿党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干事时,他撰写的党课教案在矿业公司的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任车间统计员时,他参加了统计员资格的全国统考,是矿业公司第一个获得资质证书的人;任矿扩建办英文翻译时,他每天最早到最晚走,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外方专家的赞誉。
1996年,郭明义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更是把自己当成一颗螺丝钉,牢牢嵌在了这个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采场。为了准确了解路况,他把自己的办公室从矿机关移到露天采場,每天坚持徒步巡检高落差200多米的采场道路,至今已累计走了70 000多公里。为了给生产赢得宝贵时间,他每天提前2个小时上班,制定修路作业计划,组织实施道路维护保养,双休日、节假日从不休息,至今已累计献工18 000多小时,等于多干了7年多的工作量。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他被冻伤过耳朵和手脚,还几次中暑晕倒在采场。
2007年元宵节,鞍山遭遇了一场50年未有的特大暴风雪,暴风雪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才停。凌晨2点多,等雪稍微小了一点,郭明义就从家里出发往采场赶。路上的积雪没过了膝盖,最深的地方超过1米。平时只要50分钟就能走完一段路,他连滚带爬用了3个多小时。当时采场内的车辆全部“趴了窝”,生产已经被迫中断。他马上指挥夜班职工进行除雪作业,一直干到晚上6点多钟才把主要道路疏通好,让生产得以恢复。当他回到办公室想要换下脚上穿的劳动鞋时才发现,雪顺着缝隙灌进鞋里,把脚和靴子冻在了一起,怎么也脱不下来。最后还是门卫张师傅急忙从外面端回一大盆雪,用双手反复帮他搓脚,他才避免了被冻伤的危险。
2008年8月的一天,郭明义按照鞍山市中心血站前一天晚上打来的紧急电话的要求,一早就到血站去捐献了2个单位的血小板。9点半,又回到采场组织抢修一条关键道路。那天的气温超过32℃,采场里的地面温度超过40℃。快到中午时,由于长时间在高温酷暑下工作,他晕倒了,而最近的水源点离现场有4公里远。工友们情急之下,调来了5米多高的采场公路洒水车,朝他的身上连喷了多次,他才慢慢苏醒过来。大家七嘴八舌地劝他下山去休息,他却坚决不肯。他说:“这条路夜班生产就要用,耽误不得啊。”说完,又踉踉跄跄地往修路作业的现场走去。工友们都被感动了,谁也没下山去休息,谁也没去吃午饭,都和他一样选择继续奋战,终于抢在生产开始前按照标准完成了这条道路的建设施工。
郭明义是一个对工作苦干实干的人,更是一个能干会干的人。他研制出的采场公路建设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流程,填补了鞍钢的技术空白。主修的高标准采场公路,为企业降耗增效近4 000万元。2011年,他提出了改矿石破碎站一侧进车为双向进车的建议,一年就为企业降耗200多万元。2012年,他又研发出采场公路建设的路料配备新方案,大幅度降低了路料的使用成本,获评公司合理化建议一等奖。
近年来,上级安排他外出的机会多了,但每次外出,他都力争尽早回来工作。不管多晚到家,第二天早上5点多,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采场。2010年春节,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初一一早,连夜赶回鞍山的郭明义就来到了采场,当班工友都惊奇地问:“老郭,你不是昨天上春晚了吗,怎么今天就来上班了?”他笑着回答说:“咋?我上了春晚,你们就不认识我了?我还是原来的我,该干的工作还得继续干。”
在郭明义的影响和带动下,鞍钢各单位已经成立了郭明义敬业奉献团队500多支,围绕生产突击会战、攻关解难、发明创造、义务献工等主题,掀起了岗位学雷锋的热潮,奏响了建功立业的时代最强音,为鞍钢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助人为乐的“爱心使者”
在工作上坚强如铁的郭明义,在生活中却有着一颗柔美的心,见不得任何人受苦落难。
看到工友的劳动鞋、工作服坏了,他会马上把自己的衣服和鞋子脱下来换给他。听到职工议论通勤车老化、食堂饭菜质量不好,他会主动帮助向矿里反映。了解到有工友家庭经济困难,他就主动送去生活费……仅在采矿作业区一个班组的30名工友中,就有23人受到过他的直接帮助。工友们都说,郭明义就像“润滑油”“黏结剂”,团结了同事工友,促进了企业发展,维护了社会和谐。
郭明义不仅帮助工友,也帮助社会上素不相识的人,无论谁遇到困难,只要他知道了,都会热情相帮。
租住在鞍山市铁西区的杨斯雯和奶奶就是郭明义的捐助对象。小斯雯出生刚3个月,其父母就离异且各自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看过她。此后不久,爷爷突然离世,祖孙二人只能靠奶奶的低保金艰难度日。小斯雯上到小学四年级时,奶奶连买书买本的钱都快拿不出来了。就在这时,郭明义从鞍山市希望办了解到杨斯雯的情况,马上给她捐了助学款,并向市希望办的工作人员承诺说:“这个孩子我一定帮到底。”郭明义说到做到,从那时起他一直资助杨斯雯,至今从未间断。现在已经读上大学的杨斯雯说:“是郭伯伯和众多好心人的帮助,让我打消了上完初中就去打工的念头,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也像郭伯伯那样去帮助别人,把他给我的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2010年,郭明义在报纸上了解到重庆有一个叫张猛的小男孩,他的父亲二十多岁时就在一起个体煤窑矿难中严重受伤,导致高位截瘫。孩子的母亲以外出打工为由离家出走,爷爷奶奶在沉重的打击下,不到半年的时间相继病故,只剩下6岁的小张猛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爸爸。开学前,老师到家中劝他上学,他说:“老师,要是允许我每天迟到早退,能有时间照顾爸爸,我就去上学。”
看到这则消息,郭明义心疼不已,立即给父子二人寄钱、写信,鼓励他们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不幸。为了帮助小张猛走进校园,他为孩子所在的学校募集捐款50万元,让学校建起了学生寄宿楼。这不仅让小张猛可以带着爸爸去上学,也为学校几百名家住偏远山区的孩子能更好地实现求学梦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十多年来,像杨斯雯、张猛这样的孩子,郭明义资助了300多个。为此,他几乎倾尽所有。有时为了多攒一点钱,他甚至连午饭都舍不得吃,恨不得一分錢都掰成两半来花。在郭明义的心里,总想着别人还需要什么,自己又能为别人再做些什么。助人为乐的好事,他做了一件又一件,多到谁也数不清。
看到无偿献血能救人一命,他从1990年开始就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70多本无偿献血证书,见证了郭明义在近30年的时间里共献血6万多毫升的壮举,他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5年鞍山有了血小板提取设备,他又几乎月月捐献血小板。每次提取血小板,全身的血液在血细胞分离机里多次循环,提取后再输回体内,场面令人震撼,而郭明义总是一副心愿得偿的样子。
2009年春节前的一天中午,郭明义刚从采场下来,突然接到市中心血站的电话,一名临产孕妇出现严重的融血症,问他能不能马上捐献血小板。他顾不上吃午饭,立刻赶到血站,坚持捐献了两个单位的血小板,确保了孕妇和胎儿平安。捐献结束的时候,从早上5点到下午2点水米未进的他已经沉沉地睡着了。孕妇的丈夫打来电话,哽咽着说:“郭大哥,谢谢你,要不是你我的家可就完了……”
时间轴可以清晰地记录下郭明义的奉献足迹。2002年,他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06年,他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几十年来,他把一个人所能献的都献了出来,自己却始终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
郭明义的女儿说:“爸爸总能发现比他还困难的人。”郭明义的工友们说他帮助别人发自肺腑、毫无保留,就是活雷锋。郭明义用三十多年如一日的助人为乐,改变了周围人对学雷锋的看法,大家对他的称谓也从最初的“郭傻子”变成了后来的“郭大侠”,变成了现在群众公认的“爱心使者”。2010年,郭明义当选“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2012年3月,他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荣誉称号。他先后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两次当选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职)。郭明义把这些荣誉都看作是党和人民的信任,他选择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近几年,单位领导考虑他年纪大了,多次提出要给他调换岗位、配车配司机,他都婉言谢绝。他说,和采场里的工友相比,自己没任何可以特殊的地方。
虽然现在外出的任务多了,但每次外出,他都按照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去做:不走贵宾通道,不坐头等舱、一等座,不参加任何宴请,就是自助餐费也要自己来付。
而对困难群众,郭明义却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和帮助。原来住的房子,被他买断后改了房主姓名,捐给了一名外地拾荒者。每年开学前,他仍会给困难学生汇去助学的费用。虽然现在已经接近无偿献血的年龄最高线,但只要符合捐献条件,只要有患者需要,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去献血。他说:“即使有一天我不符合献血条件了,也要做一个无偿献血的宣传员。”在他看来,如果说现在的自己有了什么变化,那就是要做的更多了。
引领风尚的“当代雷锋”
30年来,郭明义的善举就像一个个温暖的火种,烧旺了神州大地,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加入到学习雷锋、传承雷锋精神的阵营。
2009年7月,郭明义在鞍钢发起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当时就有5 800多名志愿者加入。现在,“郭明义爱心团队”已经走向了全国,成为拥有1 200多支分队210多万名志愿者的民间志愿服务组织。下设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大队,仅在鞍山地区就有5 000多名志愿者采集了血样,其中有3名志愿者成功完成了捐献。下设的遗体(器官)捐献俱乐部,成为全国最大的遗体(器官)捐献俱乐部,已有5名志愿者在身后完成了捐献。雷锋精神在众多志愿者的爱心奉献中汇成洪流,凝聚起创造人间奇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
2010年8月,工友严会春的女儿严涵,出生刚10个月就患上了白血病。郭明义不仅带头捐款,还马上写了一封感人的倡议书,发动爱心团队的广大志愿者捐款、捐献造血干细胞,先后4次为孩子募集到近50万元的善款,资助她在上海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7年过去了,如今的小严涵早已平稳度过了术后危险期,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小严涵的父母给郭明义送来感谢信,他们眼含热泪地说:“郭大哥,谢谢你!感谢你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郭明义却回答:“你们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所有为小严涵献出爱心的志愿者。爱心团队虽然以我的名字命名,但我也只是这个团队中坚持学习雷锋的一员。”
郭明义以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为雷锋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从身边工友到社会爱心人士,从鞍钢到各行各业,从遍布鞍山到走向全国,郭明义爱心团队以蓬勃发展的态势,不断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在全社会掀起了“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热潮,雷锋精神的种子在神州大地上不断生根发芽,继而结出累累硕果。
2012年3月,鞍钢党委专门设立了鞍钢集团郭明义爱心工作室,协助郭明义管理日益庞大的郭明义爱心团队,及时处理群众的各种困难,策划并组织开展各种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工作室搭建起更广阔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平台,建立从接收捐赠到使用捐赠全过程公开透明的管理模式,为广大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提供了便捷、高效、具有极强社会公信力的爱心输送渠道,为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送去了温暖、关怀和希望。
2015年,郭明义开始发动郭明义爱心团队参与精准扶贫,将学雷锋志愿服务引向脱贫攻坚这一新领域,建立了据实核查、按需捐助、结队帮扶、跟踪落实的帮扶流程,探索出了一条动员社会资源助力国家精准扶贫的有效渠道。截至2018年10月,已捐助国家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2 710户,捐款总额近2 300万元,参与团队超过1 000个。
如今的郭明义,工作、学习、生活没有任何改变。他依然坚守在采场公路管理员这个已经奋战了二十多年的一线岗位上;依然在工休时给工友们唱歌、搓澡;依然倾尽全力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工友和群众;依然坚定而执着地走在传承雷锋精神的道路上。他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学雷锋的行列,我真的感到了每做一件好事都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作者系鞍钢集团有限公司郭明义爱心工作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