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鑫
“今天特意请大家来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谈一谈,这对工作的推进是件好事情。”4月17日,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组织召开关于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镇调研政府部门沟通会,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9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调研组组长、沙海林副主任说,市人大初步汇总梳理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希望大家提出一些处理意见,要结合怎么把这些问题落地、落实一起谈,争取把这个会议开得有成效”。9个部门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分析了现实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每个镇都要有规划师指导”
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各村、镇不同程度地存在乡村规划编制困难、进展不平衡、统筹设计不足等问题。
座谈会上,市规划资源局介绍说,已研究印发了《上海市乡村规划导则》和相关技术规范,构建“村庄布局规划——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村村规划设计”的层级体系,同时成立规划工作专班,推进乡村规划编制。村村规劃设计主要聚焦在居住点的风貌设计,市规划资源局在今年春节前后到九个区专门做了指导、培训。每个村的手法不一样,按照要求先有策划再有规划,有规划再有设计,有设计再有建设。目前,86个涉农镇的村庄布局规划已经完成,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完成了56%。下一步,要加强规划质量的指导,已经启动乡村规划设计师制度建设,金山水库村是第一个,接下来每个镇尤其是示范镇必须要有一个规划师指导。“我们提供了80几个设计师,如果有兴趣就可以来参与我们的制度建设”,市规划资源局负责人说。
相对集中居住项目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对象”
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是改善本市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和农村面貌,解决村庄散、小、乱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
去年11月以来,市发改委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资源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起草形成了《关于切实改善我市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和乡村风貌,进一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若干意见》,将在《上海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完成后由市政府印发实施。如何更好地落实相关政策,市发改委提出,要做好培训,提高政策知晓度,镇村要掌握政策的基本意图、要点、内涵,引导农民参与集中居住;要加强资源的统筹,加强政策的叠加,共同支持集中居住项目;要加强分类指导,一区一策,一镇一策,比如说崇明有限高要求,相对城镇发展不是太理想,如果资金不足还可以寻求其他支持,宝山、闵行情况比较特殊,需要作针对性的具体研究。
市财政局表示,《关于切实改善我市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和乡村风貌,进一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若干意见》将于近期正式印发,本轮政策新增了平移集中补贴,适当提高了进城镇集中的市级财政资金补贴标准。同时,为减轻各区推进农民进城集中居住项目启动阶段资金压力,项目实施方案获批后市级即预拨补贴资金的80%。
到2022年,本市约5万户农民要实现相对集中居住。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原则,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建议优先启动项目应同时符合“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的要求。重点区域:聚焦“高速公路、高铁、高压线沿线,生态敏感区,环境综合整治区”,优先关注分散居住户,优先关注村庄面貌破落、用地低效、布局分散、配套短缺、居住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的自然村;优先关注农民搬迁意愿强烈、农民信访矛盾突出、农民建房需求强烈的区域。重点对象:优先解决居住条件困难、危房户等农户,优先保障高龄、适婚、无房户的安置需求,同时鼓励农户自愿退出宅基地。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正在制定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工作方案,下一步将结合市级要求和各区实际把目标总量分解到各涉农区。
用清单方式明确“宅基地资格权”
为了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决策部署,加快解决农民建房管理面临的许多问题,去年9月以来,市农委会同市司法局、市规划资源局、市住建委和市房管局等部门,围绕“谁能建房”(界定宅基地资格权)“建在哪里”(强化规划引领和分类管理)“怎么建房”(完善宅基地审批程序)等核心环节,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即将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次修订专门就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规定,比如采取正面和负面清单的方式对“宅基地资格权”予以明确;对符合分户条件的农户,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其居住权;对“小市民”的相关权益也予以明确。同时对部门职责、用地审批、风貌管控、施工队伍管理等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完善。
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未开展登记工作的问题,市规划资源局认为,由于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社会影响面大,且牵涉较多历史遗留问题,在明确宅基地及其上房屋各项管理的职能部门的基础上,建议会同市相关部门研究形成宅基地登记发证试点工作方案,提请市委、市政府审议后适时开展试点。
用地计划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项目落地
调研发现,本市农村的一二三产融合遭遇政策瓶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必须的建设用地指标,导致一二三产无法融合,增收困难,影响农民积极性。
谈到这个问题,市农委表示拟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支持现代农业、乡村产业用地政策、用地标准和规范,切实解决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促进产业的发展。
而市规划资源局表示,为满足各区乡村振兴项目需求,2019年2月,已下达首批用地计划3.8平方公里,并明确各区应优先保障乡村振兴等项目落地,各区可以自行统筹使用。市规划资源局正在研究用地计划支持乡村振兴的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将坚持通过盘活存量低效建设用地,满足乡村振兴建设项目需求;聚焦拓展乡村振兴用地计划流量,建立乡村振兴新增建设用地与宅基地腾挪减量、低效产业用地退出减量的建设用地空间指标挂钩机制,切实落实乡村振兴的用地保障,加快乡村振兴用地计划下达,并完善动态监管和执行评估。
增强集体组织造血功能 促进灵活流动就业
缺少新的增长点和发展途径是农村集体经济现在面临的困境。市财政局表示,主要通过农村综合帮扶的形式增加集体经济组织的造血能力。上一轮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新一轮五年农村综合帮扶,市级财政安排了20亿元,汇聚市区两级财政资金和帮扶方捐赠资金共计50亿元,为提升农村集体经济自助发展能力夯实基础。在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中,市级明确以“产业兴旺”引领示范村的建设和发展,由此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市级财政按照每村20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目前在建示范村有9个,计划到2022年将拓展至90个,“产业带动起来,对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有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市农委也积极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大综合帮扶的力度,通过找寻一些项目发展集体经济,产生集体收入,产生收入的部分用于帮扶低收入困难户。
除了资金帮扶,还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要从积极促进劳动力流动、努力扩大就业渠道、加大大龄农民就业帮扶力度、加强困难家庭就业帮扶、落实农民职业培训政策等方面入手。通过调整跨区就业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调动农村劳动力跨区择业的积极性;通过扶持创业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带动就业;完善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就业专项补贴政策;扩大大龄人员灵活就业岗位补贴范围。2019年,本市首次将“为1万名建档立卡农民提供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同时要求在2019年帮助其中的6000名农民就业,到3月底已为建档立卡农民提供培训等就业服务6608人,实现就业1490人,“只要有意愿就业的全部让你上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
布局民宿业发展重点区域
作为产业融合的新业态,本市民宿业正在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调研指出,民宿业发展缺乏精准指导和扶持。
去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本市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目前,本市获得备案或者审批的合法民宿共42家,分布在金山、浦东、崇明、奉贤、嘉定、青浦等六个区。市文化旅游局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乡村民宿指导和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市级层面乡村民宿发展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会同相关部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民宿发展纳入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布局本市乡村民宿发展重点区域。将会同市规划资源局等部门指导相关区进一步明确、细化减量化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发展乡村旅游(民宿)配套设施的具体实施路径。同时,还要进一步做好乡村民宿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研究建立健全乡村民宿发展保险体系、加强民宿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