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漳州布袋木偶雕刻艺术

2019-05-30 05:51俞芳杨婷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北派木偶漳州

俞芳,杨婷

(福建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福州 350117)

一、漳州布袋木偶的渊源

(一)地势人文风俗的影响

1.地理环境因素

福建为闽越族,漳州位于福建南部,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在古代,树木丛生,毒蛇猛兽居多,气候多变,更有天灾频出,因此就有了“蛮荒之乡”的说法。人们为了祈求减少天灾人祸,以及自身平安,经常敬天敬神。当时的“敬天礼神、崇鬼尚巫”之风的盛行,也由此而来。当地人们为了供奉菩萨,祈求平安,建立了众多庙宇,之后有了“佛国”之称。每到敬神等佛事活动,必有木偶戏表演,民间的雕刻工艺因此逐渐发展。汉文帝时,薄太后病危,药石无用,大臣进谏用傀儡(如今的木偶)驱疫,竟痊愈。傀儡戏也由此受汉文帝封赐,在闽南百戏中称“大戏”。遇到赛戏时,必由傀儡戏先起鼓鸣锣,其他剧种才敢响应开台,表演木偶戏的艺人也极为受人尊重,被尊为“先生”,可参加科举,着长衫,戴礼帽①91。汉文帝的封赐,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傀儡戏”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到了宋代“傀儡”戏已是繁荣时期,在漳州地区极为风靡,为此,南宋理学家朱熹和他的学生陈淳都曾发布禁戏令。由此可见当时“傀儡戏”的盛行。

2.文风民俗

古代的民俗民风也推动着木偶的发展。古代丧葬,敬鬼神说,这些都推动着木偶的发展。木偶最早被称之为傀儡,在原始社会,宗教仪式“大傩”祭典,有方相逐疫驱鬼,神人方相,“掌蒙熊皮,黄金四目”,其形态异常可怕,能惊邪辟崇,因此被称为“傀儡”。方相逐疫驱鬼,跳跃做戏,之后逐渐演变成“傀儡戏”①90。

古人殉葬,起初有人殉,后以束草为人代替人殉,再后来有土偶、木偶。1979年,在山东莱西出土的一具与真人等高的木偶,耳目口鼻俱全,全身机关皆能活动②。经鉴定,这具木偶是西汉中期葬墓中的木偶。可以确定,木偶在当时是随葬用品。但到了隋唐,木偶不仅用做随葬品,也用于表演歌舞,机关木偶还能饮酒吹箫。

(二)民间的传奇故事

也有民间故事讲述木偶的由来。明朝时,泉州秀才梁炳麟,屡次不中,在福建仙游九鲤湖的一座仙公庙祈求高中之后,回到家中梦到一个老人在他手上写下“功名归掌上”后离开。梁秀才醒后甚是欢喜,认为是吉兆,谁料当次科举又名落孙山。无奈之下,他开始向邻居学习悬丝傀儡戏,并发展出直接套在手中的人偶,他多年寒窗苦读,满腹诗书,出口成章,使得表演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众人来观看,布袋戏也由当地开始流行起来,梁秀才的名声也水涨船高,他终于领悟了“功名归掌上”这几个字的意义①17。

关于木偶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是一般都离不开这几点,不管是地势因素还是文风民俗抑或是民间传说,这些都是木偶艺术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更是进一步推动着木偶艺术的发展。从汉代的崭露头角到唐代的逐步完善,再到宋代的繁荣兴盛,明清的风靡全国,以及近现代的流传,这都体现了木偶的艺术魅力吸引人们的喜爱,一直传承至今。

二、木偶的制作工艺

木偶制作工序极其复杂,需要选材,进行精雕细刻,上土裱纸,绘脸,最后配上行头。要做好一个木偶至少要花两到三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一)选材

雕刻木偶一般选取樟木作为材料,樟木细小,平直,不蛀虫,软硬适中,容易雕刻,质量略轻还富有香味,而且漳州地区盛产樟木,取材方便。(图1)

(二)打坯

> 图1 樟木

> 图2 劈形

> 图3 雕坯

> 图4 裱纸

> 图5 补土

> 图6 上粉

> 图7 画脸谱

> 图8 打蜡

> 图9 木偶头完成

> 图10 完整木偶(旦角)

> 图11 完整木偶(净角)

用斧头打粗坯,劈成三面柱体,较好的一面为面部,两个角作耳朵的定点。粗坯的大小以木偶的角色来定,一般长10cm,宽7cm,若刻花脸则大些,刻小生、小旦则小些。木偶头由脸部和脖子组成,将打好的粗坯划成三份,三分之一为脖子,剩余为脸部。粗坯都是用斧头砍出来的,比如脖子,沿着下巴的位置切下,定好轮廓再竖劈,以免伤到脸部。脖子的形状需带点椭圆,才能跟手指配套,大小也要跟手指配套。下一步便是将脖子挖空,用锥子挖个洞,再慢慢把木头掏出来。这个步骤现在用机器来完成,效率快。(图2)

(三)雕坯

打完粗坯后开始雕坯(图3),也就是进行精雕细刻。在雕刻之前先定好三停五眼,在此基础上进行雕刻。木偶雕刻讲究“五形三骨”,“五形”即双眼、两个鼻孔、嘴巴;“三骨”指眉骨、颧骨、下颌骨,木偶的喜怒哀乐,忠奸美丑都是通过在“五形三骨”上变化而来的③88。同时,木偶雕刻可适当夸张塑造,木偶较小,夸张塑造方便在表演时增强艺术效果,让观众容易分辨木偶人物的的性格特点。

(四)上土、裱纸

上土、裱纸虽然同为一道工序,但却是两个步骤。先说上土,上土之前还有诸多材料要准备,主要有牛皮胶,特制的土。牛皮胶是用牛皮慢慢熬成的,做成一小块一小块,用量不大,需要时拿一块加热即可。牛皮胶黏性大,将它掺在土里,上土时土就不容易掉。(熬胶)土用的是金门的黄土,现在买不到了,只能用厦门同安的土代替。把土放在石臼内,捣碎成均匀的粉末。(碾土)土碾好之后,将熬好的胶一边慢慢地倒进去一边搅拌,不能停,并且要控制好胶水的用量,要恰到好处,不多不少。经过不断调和,土就慢慢变少,变黏。再用水稀释,一遍一遍慢慢加,调成泥状,再放入石臼里面碾,最后多加水,把它弄得很稀。之后,再用纱布将杂质过滤掉,待它凝固之后,变成像豆腐花一样的块状。(调胶)

这些材料都准备完了,就能上土了。需要一遍一遍,薄薄地上,需要二三十遍。上土时,用一个圆棍子套在木偶头上,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留下手印。上土时用较软的兔毛或者大白云来刷。(上土又叫重胶)

上完重胶之后,先裱纸再接着上土。用的纸是棉纸,棉纸较薄,细部容易粘得进去。将棉纸撕成大大小小的方形纸片,再粘上去,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地方,小的用在眼睛等凹凸处。先在要裱纸的地方刷上胶水,再用笔蘸胶轻点棉纸就可粘上,然后全面刷开、刷平。裱完晾干。(裱纸)(图4)裱完纸再往上刷胶,刷完晾干再刷,大概需要二三十遍的重胶,最后再刷轻胶,五遍即可。上完之后自然晾干。

(五)粉底

上粉底之前,先拿砂纸打磨,使木偶面部光滑平整。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补土(图5)。先拿刀将五官轮廓刻画出来,再用竹签从耳朵开始一一补土,补土也要补两遍。补完土之后,就可以进行上粉底了。粉底是白色粉末调成的泥浆,粉刷在坯上,让它均匀平整。需要上多层粉底,使其富有质感。(图6)

(六)绘脸

绘脸也有两部分,先开脸再画脸谱。开脸就是根据角色性格画出眉毛和眼睛等。一个木偶生动与否,开脸极其重要。雕刻艺人们常说:“造型靠画脸”。画脸谱也是参照京剧脸谱,根据不同的行但角色,用调好的颜料画出眉毛、眼眶、嘴唇、皱纹、冠架、黑发等线条,花脸则需勾出复杂的花谱造型(图7)。画完脸谱将木偶上蜡,保持色泽光亮。(图8)

(七)配行头

行头包括服装和头盔。服装吸收戏剧,尤其是京剧的服装设计,再按比例缩小、裁剪、刺绣、缝制。头盔同样也参考京剧人物的头盔进行设计、缝制。(图9)木偶制作工序之复杂繁琐,耗时耗力。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制作出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的木偶艺术品,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图10、图11)

三、南北派木偶的艺术特色及异同

(一)南北派木偶的艺术特色

木偶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指的是泉州木偶,北派指的是漳州木偶。北派木偶面谱造型多样不重复,木偶线条粗犷,木偶人物性格明确,造型夸张,强调木偶戏剧的表情化与性格化,刀法有力,形神兼备,并且将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其表演方式由指掌直接操作木偶进行表演,音乐唱腔更是兼容各个剧种,曾唱过汉调,京剧,芗剧,打击乐是京剧的风格,说白用漳州话,使用北管音乐,多表演武打剧目。所以,布袋木偶戏又称“北管布袋戏”。漳州的徐氏家族的木偶雕刻是北派的代表,徐氏家族祖祖辈辈雕刻木偶,从清末徐梓清的“佛像木偶工作坊”到现在的“竹初木偶艺术馆”已经是第六代了,徐氏家族一直保持着对木偶雕刻的热情,并将它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南派木偶,精致细腻是南派木偶的主要表现。轮廓清晰,线条细腻,继承唐宋的雕刻、绘画艺术,其粉彩工艺更是精美,极具地方鲜明的文化特色。著名的雕刻大师江加走代表着泉州南派木偶,其技艺之精湛,被国际誉为“木偶之父”。并且与北派漳州木偶雕刻巧匠徐年松并称“南江北徐”。南派木偶最具有特色的是,它拥有自己的剧种音乐“傀儡调”,这是其他木偶剧种所不具备的,并且至今仍然保存着300余支曲牌唱腔和700余出传统剧目,更有一套自己独有的操线功夫。

(二)南北派木偶的异同

1.北派木偶与南派木偶的差异

可能有人会觉得泉州更靠福建的北部一些为什么被称为南派,反而漳州在泉州的南部却被称为北派。南北派别并非按照地理位置的南北来分,而是通过演出内容、演出方式、表演的剧目来区分。

在表演内容上,因北派木偶使用黄皮音乐,唢呐高亢,锣鼓喧天,适合加上武打动作进行表演,擅长武戏。经常演“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剧目,这些剧目要求木偶的脸谱要多,特殊人物需要有相对应特点的造型,因而这也是北派木偶脸谱多于南派木偶的原因。北派木偶在后来也增加了不少神兽,鸟兽的动作,扩大了表演功能,增加了剧目,如“西游记之孙悟空表演”。北派木偶的雕刻是学习京剧的人物,将其引用在木偶上,包括服装造型也是如此,所以北派布袋木偶又同时具有京剧风味。南派木偶在表演内容上,多表演文戏,神话故事等剧目,比如,泉州地区民间习俗、信仰、婚丧喜庆这类的剧目,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同时也为我们保留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闽南方言。

在表演方式上,漳州布木偶的表演是由手掌直接操纵木偶进行表演,被称为“布袋木偶”,也被称为“掌中艺术”,起初,布袋木偶一般由单人单手表演,之后北派武打戏的盛行,后来慢慢发展成由双人表演。由手自下而上,手掌作为木偶的躯干,食指拖头,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别支撑左右两个臂膀④,被称为“掌中木偶”也是由此而来吧。而泉州木偶大多是“提线木偶”,又称“悬丝木偶”、“吊线子戏”,是表演者用线牵引木偶表演;这是南派木偶自己独有的剧种,并且他们还有自己独特的剧种音乐“傀儡调”和精湛的操纵技巧。“提线木偶”则是由上空提线操纵木偶的形体,手部、肩部、腿部、耳朵以及脊骨底部各缚绳一根,它们几乎能模仿人和动物的所有动作。

事实上,南北两派木偶是在19世纪末才逐渐形成的,在清末以前,北派木偶一直是南派木偶的余绪,后来,海派京戏在漳州流行,北派木偶戏受其表演风格的影响并且进行了吸收。直到20世纪30年代,漳州布袋戏艺人杨胜促其大成,创立了北派布袋戏的木偶风格,与泉州的南派木偶相抗衡且略胜一筹,杨胜也因此被称为“北派布袋戏”的一代宗师①19。

2.北派木偶与南派木偶的共同点

它们皆是由人操纵,由木偶头雕刻而成;均突出体现了人物形态、性格特征;表演时,同样有动作与音乐的结合;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又同属中国的传统文化,闽南的地区文化。万物皆有个性和共性,它们虽然不属于同种派别,但目的都是一样的,给人们带来快乐,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徐竹初老先生说“我们之间会互相吸收,互相借鉴,你有什么新的造型,如果不错,大家也会相互吸收一点,因为我们是兄弟团嘛”③30。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一起在为闽南的传统文化做贡献。

四、木偶雕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一)艺术传承

漳州木偶历史悠久,雕刻艺术巧夺天工,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地域风格明显。体现了闽南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多样性,多样化,世界性。也正是这些特点的存在,才一直推动着木偶雕刻艺术的发展延续至今。从最早在原始社会作为丧葬用;西汉时,可用于宴会歌舞,起到娱人的作用;北齐时,升级机关,由人操纵,可表演简单的木偶戏;隋唐,表演剧目增多,大多数是神话故事;唐代,杖头、布袋等木偶类型俱备;宋代,发展至顶峰,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成熟;元代,将操纵技巧与歌唱、言谈结合,杂剧也由此出现;明清,木偶已流传全国各地;清代,达到全盛时期,遍布四方,行当众多。到现在,这种传统风俗依然广为流传,每逢传统节日,漳州各地也皆有布木偶表演庆贺。民间艺术的传承是民间艺术魅力的体现,是中华文化魅力的体现,更是中国强大文化底蕴的体现。木偶艺术传承至今,离不开木偶表演艺人和雕刻大师的贡献。杨胜、陈南田是优秀的木偶表演艺术家,他们的木偶表演令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漳州徐氏家族(徐竹初)的木偶雕刻艺术也是精妙绝伦,他们家族世代相传,一直保持着对木偶雕刻艺术的热情,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将木偶雕刻艺术带出国外,让更多人熟知。徐竹初先生被誉为“国家级传承人”。他对木偶雕刻艺术倾尽了一生的心血,其子女也都学到了父亲的雕刻手艺,更是有自己的创新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木偶雕刻艺术的传承也遇到了比较棘手的问题,学习木偶雕刻的人越来越少了,学习这项技艺也需要耐心坚持,有很多人一开始出于好奇,兴致勃勃,但到后来就失去了起初的热情,坚持不下去了,甚至那些真正喜欢的人也会迫于生活压力最终选择了放弃。

(二)艺术创新

木偶雕刻艺术历经千年历史,传承至今,雕刻艺术家不仅是在传承方面做了贡献,更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推陈出新,不断创新。19世纪初,随着京剧不断传入,漳州布袋戏的演唱也由汉调变成京剧的音调,木偶的服饰也依照京戏的服饰来制作。1937年,雕刻家徐年松将木偶头的面谱由汉剧面谱改成京剧面谱。木偶头的面谱是在工笔画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加上了京剧面谱的元素,这是当时布袋木偶较大的一次变革,历史上称为“改汉为京”。到了20世纪中期,木偶戏已经相当流行,演出多,剧场扩大,徐竹初先生考虑到原来的木偶太小,影响观看效果。木偶雕刻遵循古代传统佛像雕刻的比例,徐竹初在此比例的基础上将原来身高八寸的木偶提高到一尺半,配合大剧场的演出。大剧场的灯光较强,容易造成木偶脸部反光,徐先生便将木偶脸部打蜡改成油彩定妆,使发光减弱。还将布制的身体改成泡沫,使木偶更富有肌肉感。徐氏家族的第七代传人徐强和徐惠卿也分别对木偶作出了一些创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木偶市场也没有了以前的光景,为了能让木偶雕刻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徐强先生创作了木偶玩具还有旅游纪念品,多了这两个渠道可以让更多人知晓。在木偶玩具制作方面,上色颜料改用油性颜料,使木偶耐脏也不怕水;制作玩具木偶的材料也发展出了塑料、树脂、石膏。徐惠卿女士则是在木偶旦角的发型设计上,融入了更多的综合元素,参照木偶人物性格,也加入了她自己对美的看法,自己亲手设计制作装饰品,不再只是传统的发髻了。徐惠卿女士在自己设计的人物上,融入了一些传统木偶中缺少的元素,对中年皇后脸部的各个结构骨点凸出表现,摸起来会有起伏,而传统木偶没有,这样表现更具立体感;在眉毛勾勒表现上遵循工笔画的手法,一根根表现,体现真实感。

如今,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大部分娱乐时间都沉溺在电子产品上,木偶戏的表演也只是在逢年过节,观众的年龄层大部分处在老年阶段,年轻人的关注则是少之又少。曾经风靡一时、让我们骄傲的民间艺术在21世纪却被信息时代打败,不得不感叹科技发达带来的利弊也是成正比的。尽管传承的道路坎坷,但是徐家人对这项艺术的热忱丝毫没有改变,一直在努力。他们一开始曾经试过在学校开设木偶课堂,自己也广收学员;后来出版画册,在国内外举办展览,让更多的人知道、喜欢,甚至学习。并且不单单是销售以及在剧团用于演出,也有做成工艺品让人欣赏、收藏;做成儿童喜欢的一些人物形象,做成儿童玩具;再有就是成为旅游纪念品,传给外来游客。

木偶雕刻艺术在这个时代虽然较难生存,但是它始终是漳州的民间艺术,体现了漳州的风俗民情、地域特点,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更要发扬我们最传统、最精湛的民间艺术。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抛弃,不放弃,我们的木偶雕刻艺术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注释:

①林元平,吴其生.情雕木偶 意刻人生——漳州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9.②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83.

③王文章,主编.徐竹初,口述.陈晓萍,整理.活在尪仔的世界里 布袋木偶大师徐竹初口述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④福建省漳州市编委会.漳州地方戏曲[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5:55.

猜你喜欢
北派木偶漳州
老高家黄酒:非遗传承 北派典范
南康漳州龙
华锺彦两派兼综的词学主张及其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福建漳州面煎粿
小木偶找智慧
竹笛曲《五梆子》的演奏阐释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偶的眼泪(一)
木偶复活记!
打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