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质量提升的要求,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农民合作社建设,增强了合作组织的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民合作社2728家,带动农户19.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77%。
1.搭建服务平台,健全服务链条。市、镇、社区3级都设立了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或科室,配备了工作人员,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日常工作中,设立服务热线,加强监督检查,发现困难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如诸城市贾悦镇前小马庄,在乡镇党委政府批准成立的社区合作社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由5名党员干部带头创办了诸城市前小马庄草莓合作社,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好的经验做法,从草莓大棚建设,到种苗繁育、移栽、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摘等重要阶段,全程派出专门人员规范指导,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产品不出村就能全部销售。目前,合作社成员增加到65户,辐射带动了周边30多个村的800多户农户,每个草莓大棚年均纯收入达10多万元。
2.坚持融合发展,完善产业链条。鼓励引导合作社与时俱进,大胆探索,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主动延伸、拉长、拓宽产业链条,提高经营效益和带动能力。尤其注重与文化旅游、休闲采摘、民宿体验、电子商务等新模式新业态相结合,促进合作社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诸城市北端茗茶叶生产合作社,是诸城市首批国家级示范社、省级重点合作社。2011年该合作社联合日照景阳青、青岛翠春、烟台蓬莱仙及市19家茶叶合作社,创办了诸城市北端茗茶叶生产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现有成员户3226户,生产基地12860亩,实行“合作社+品牌+龙头企业+基地+成员”的运营模式,为成员社推广茶叶生产技术,提供茶叶产销信息,实行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先后孕育了“碧龙春”“颖青”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怡明”等中国驰名商标,申请注册了“诸城绿茶”地理标志商标,实现了品牌兴市、品牌富农,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2018年自主研发的“茶皂”也已投入市场,并获得消费者的好评,延长了茶叶深加工产业链条,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升了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营质量。合作社在县城乃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开设专卖店,在商场超市也设有专柜,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零售收入。
山东省诸城市北端茗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在基地劳作
3.加强规范管理,培育示范链条。2008年诸城市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暂行办法》,各镇街有关部门也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出台了各自的扶持办法和措施,对带动能力强、运行规范好、发展潜力大的合作社,在资金、项目建设、政策服务以及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无公害食品或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农产品知名品牌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制定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规范标准》,严格按照该示范标准,对已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全面规范和完善。目前,诸城市共发展国家级示范社8家,省级示范社45家,潍坊市级示范社118家,诸城市级示范社200家,形成了四级示范带动体系。2019年,全市将继续抓合作社规范发展问题,开展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专项行动,实施好“规范清理、质量提升、示范创建、融合发展”四大行动。每个镇街新培育诸城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5家以上,示范家庭农场5家以上,全市新培育合作社80家以上;对组建以来未实际运作的“空壳社”“休眠社”,协调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注销登记;以实施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邀请市人大代表开展专项视察活动,营造重视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
4.坚持共建共享,稳固利益链条。引导合作社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树立与农民同进退共兴衰的理念,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在带动农民致富的同时,求得自身的长久发展。通过合作,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增收渠道也呈现多元化,如农产品销售收入、土地租金收入、打工薪金收入等,合作社成员比普通农民增收明显。诸城市玉元蛋鸡合作社创立之前,村民养鸡产出的鸡蛋多数靠自己走街串巷、“提篮小卖”,既费时又费力,效益还不佳。成立了蛋鸡合作社后,为成员提供蛋鸡品种、技术指导、疫病防治、饲料配方、产品销售、配套水电设施“六统一”服务,尤其在产品销售上,注册了“玉圆”牌鸡蛋产品商标,与上海、南京、青岛等地食品加工企业和超市建立了常年销售关系,客商上门收购产品,“玉圆”牌鸡蛋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合作社由创办时的56户发展到目前的368户,现养殖蛋鸡150多万只。玉元蛋鸡合作社为了扩大发展规模,又在邻村以每年每亩地800元的价格租了300亩地建设新厂房,均签订规范的租赁合同,对这些出租土地的农户提供到合作社打工的机会,提高合作社在当地的信誉。
5.破解制约瓶颈,激活要素链条。首先,落实“三权分置”办法,搞好土地流转,为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创办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化、有偿化。农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让农民成为股东,按入社土地折股,实行保底分配和二次返还分配相结合等方式,实现“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2018年,全市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78家,流转土地3.8万亩,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增加劳务收入,从而促进了全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次,充分发挥齐鲁产权交易中心的作用,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合作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全市用好用活上级政策,发挥好扶持资金的撬动作用,从2015年起,为合作社共颁发土地经营权证书301份,办理抵押贷款业务39笔,金额超4384万元。
农民合作社依托人才、资源、信息、技术优势,将广大农户组织起来闯市场,解决了单个农户生产经营中许多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作用发挥从各方面初步显现。
一是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诸城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化升级,很大程度上依靠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许多农业龙头企业主动联合合作社,把农民流转的土地作为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成方连片种植,解决了困扰龙头企业的农产品质量问题,解决了合作社发展的资金少、规模小难题,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场)”的经营模式,形成了工业带动农业、农业支持工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是推动了农业生产标准化,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合作社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统一服务,整合了人力、物资、科技、信息等资源,使“指头”变“拳头”,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效益,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一些实行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的合作社,农民增收的效果更为明显。
三是加强了联合协作抱团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为了促进合作社之间的相互协作、补充、促进和提高,使农业生产链中各环节的资源、品牌得到有效整合,解决单个合作社难以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全市加强了合作社联合社建设,把同产业的合作社联合起来,组织协调各产业合作社预测市场,研究制定生产区域布局和生产规模计划,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使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