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书平
(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5)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ICH)是由于高血压等原因导致颅内小动脉破裂出血的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病死率高[1]。脑出血后幸存者往往存在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障碍,出现双下肢肌力下降和不协调的状况,行走稳定性差,跌倒、撞伤的危险性增加,容易导致软组织受损、骨折以及诱发再出血[2]。为了帮助脑出血患者提高运动平衡能力,恢复健康,本院进行了早期平衡功能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就医的118例脑出血术后患者,纳人标准:①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可配合治疗;③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生理或心理疾病者;②体质虚弱;③认知障碍,不能配合治疗;④不愿意参与者。将选入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干预组平均年龄为(64.82±5.36)岁;男性37例,女性2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4.52±5.25)岁;男性36例,女性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平衡功能护理干预,方法为:①术后待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维持2 d以上不再进展后,即开始平衡功能护理干预,进行卧位主动或被动全范围关节运动,每次20 min,每天1~2次。②患侧肌力达Ⅱ级后开始坐位训练,患侧关节、肌肉的等长和等张练习,每次30 min,每天1~2次。③患侧肌力达Ⅲ级后行坐位平衡训练和体位转换练习,并逐渐开始站立平衡训练和步行练习,每次45 min,每天1~2次。④出院后定期随访,以电话和上门随访形式为主,出院后2个月内每2周随访1次,第3~6个月每月随访1次,了解并指导患者平衡功能训练执行情况。
1.3 评价指标:两组脑出血患者平衡力的评价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 Tinetti量表[3]。①BBS共14个条目,每项评分0~4分,满分为56分,评分越高意味着个体的平衡能力越好。②Tinetti量表满分为28分,评分少于24分表示有平衡障碍,少于15分则有跌倒的可能性,评分越低表明平衡功能越差。干预前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作为护理干预前指标;出院后6个月,患者回医院复查时,再次以同样的方法和量表测评,作为平衡功能护理干预后的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患者平衡功能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平衡功能评分对比:早期平衡功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BBS和Tinett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平衡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平衡功能评分对比(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平衡功能评分对比(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 59 37.13±6.54 39.62±6.91 19.21±2.35 22.05±2.69干预组 59 37.84±6.68 47.78±4.62* 19.56±2.43 26.71±2.20*
脑出血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术后极易诱发一系列的神经和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偏瘫状况。因此,作为医护工作者,不仅要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还要尽可能帮助其减少运动功能障碍[4]。由于在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需要重新建立和构成,早期平衡功能护理干预有利于部分神经元的再生和神经突触的链接,从而促进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康复[5]。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平衡功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平衡功能高于对照组,BBS评分和Tinetti评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早期平衡功能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的有效方法。大量的相关研究也证实了早期平衡锻炼、护理的有效性[6]。有研究表明:患者在脑出血后,随着出血部位的吸收、血肿消散和血液循环的重建,患者颅内压逐渐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重构,有自然恢复的能力[7]。早期平衡功能护理干预能不断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导刺激和冲动,调动中枢神经系统中残余脑细胞的功能,活化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突触,激发神经突触发芽和再生,并有利于突触间的链接,从而促进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的恢复[8]。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脑出血术后患者病情波动较大,需要在其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早期平衡功能护理干预,并有足够的医疗技术保障,以确保患者在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对于脑出血术后患者,除了接受药物等临床治疗外,医护人员还应为其提供早期平衡功能护理干预训练,有助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构,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还能促进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