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和
(庄河市中心医院输血科,辽宁 庄河 116400)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手段,血液常规检验是检验血液成分的最基本方式之一,由液体与有形细胞这两大部分组成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等血液细胞,这些都是血液常规检验的主要对象,通过对这些血液细胞的检测,可以为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1]。而目前用于血液常规检验的采血方法主要有末梢(耳垂或指端)采血法与静脉采血法。本文选择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入的80例血常规受检者,试对比末梢采血法、静脉采血法的血液常规检验结果。
1.1 一般资料:择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入的80例血常规受检者,按照其使用的不同采血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采用末梢采血法的40例对照组受检者与采用静脉采血法的40例研究组受检者。为两组受检者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对照组:男性受检者23例,女性受检者1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平均(48.18±10.32)岁。研究组:男性受检者24例,女性受检者1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7岁,平均(48.24±10.19)岁。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集血液标本之前,确保受检者心情平静,且当日早晨需空腹,不可进食。采血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为所有试管、一次性采血针等用品进行消毒,并对包装进行严格密封。研究组选择静脉采血法,将一次性采血针连接到真空抗凝试管上,于受检者肘臂部静脉进行负压采血,取血量约为6.0 mL。若是肘臂部静脉较为隐蔽,则应选择内踝处或手背等静脉粗大、明显的部位进行采血。对照组选择末梢采血法,采血人员轻揉按摩受检者的无名指指端,使该部分处于充血状态,以蘸有75%乙醇的棉签对将要采血的部分进行皮肤消毒,待乙醇全部挥发、该处皮肤恢复干燥状态后,以一次性采血针向无名指指端内侧穿刺,深度在0.3 cm左右,穿刺成功后将针拔出,令第1滴血以自然状态流出,随后以无菌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再以微量吸管将流出的血液吸附出来,为伤口采取止血处理。微量吸管吸出的血液放入真空抗凝试管中保存,留待进一步检测。检测前,先对所有标本进行质控品检测,确保血液标本质量合格。检测时,将所有血液标本充分均匀,在0.5~4 h内放入血液分析仪中进行检测,检测时所有操作均需要按照相关规程执行。检验完毕后使用内置程序进行定时清洗,留待下一次使用。
1.3 观察指标:两组受检者的血液常规检验结果对比,检验指标主要有:①白细胞计数;②红细胞计数;③血小板计数;④血红蛋白浓度;⑤红细胞比容;⑥平均红细胞体积;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1.4 统计学方法:纳入到实验研究中的患者其所有临床数据均以21.0版本的SPSS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行t值检验。若两组数据在统计计算后得到P<0.05的结果,则分组结果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如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比容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液检验结果的组间对比
表1 血液检验结果的组间对比
白细胞计数(×109/L) 5.51±0.27 6.95±0.62 13.468 0.000红细胞计数(×1012/L) 3.82±0.51 3.50±0.32 3.361 0.001血小板计数(×109/L) 220.57±55.31 195.26±46.20 2.221 0.029血红蛋白浓度(g/L) 117.25±12.63 103.15±9.26 5.964 0.000平均红细胞体积(fL) 82.57±7.56 79.24±4.31 2.420 0.018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30.23±4.63 27.34±2.37 3.514 0.001红细胞比容(%) 43.74±14.38 31.36±11.53 4.248 0.000
人体血液中有三种功能不同的细胞,其一为红细胞,其二为白细胞,其三为血小板,这三种细胞是最主要的血液细胞,对机体各种病变都有非常鲜明的敏感性,若患者出现病变者三种血液细胞的数量(计数)和形态(体积)等都会发生改变[2]。例如,若患者发生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中毒或是白血病与急性细菌性感染,其白细胞计数将会显著增加;若是患者服用镇痛类药物或磺胺类药物,接受放化疗,免疫功能降低或是发生病毒感染,其白细胞计数则会减少[3]。若是患者患有贫血,其红细胞数量将会大大减少,同时,贫血还会导致血红蛋白浓度改变,正常情况下我国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应高于120 g/L,非妊娠状态的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浓度应高于110 g/L,贫血会使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上述标准值[4]。然而,使用不同的采血方法会使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与红细胞计数等出现偏差,本文结果便证明了这一点,即:选择静脉采血法的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低于选择末梢采血法的对照组,其余指标如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比容则均高于对照组(P<0.05)。全部现在既有的研究成果都认为静脉采血法的准确性要高于末梢采血法,可见静脉采血法是血液常规检验的金标准。而末梢采血法之所以检验结果会出现偏差,主要是末梢采血的方式难以获得足量的检验血量,末梢血液因温度影响缺少循环活性,出血量过少,需要挤压,但挤压会导致其他体液进入血液,引发溶血、血细胞过度凝集导致技术降低等结果[5]。
综上所述,不同采血方式会使取自同一受检者的血液标本在血常规检验中出现不同的检测结果,而相较于末梢采血法,静脉采血法要更加准确可靠,临床应优先选择这种采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