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的实质与应对之策

2019-05-29 17:46高杨
人民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全球化利益

高杨

【摘要】当前,“逆全球化”已成一股新政治风潮。透过现象观其实质,西方发达国家妄图以“逆全球化”扰乱世界秩序,以期从中获利。为应对“逆全球化”,世界各国可以团结增强“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通过“一带一路”“东亚自贸区”等更具开放性的贸易形式,为“全球化”发展增添新动力。

【关键词】“全球化” “逆全球化” 实质 应对之策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一股“逆全球化”风潮涌动,以英美为代表的脱欧、“退群”、单边主义、贸易战、军事制裁等行为作为“逆全球化”的具体表现,给世界发展格局带来震荡。近代世界秩序规则一直被西方国家把持,为西方社会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如今,世界进入多元时代,多元化政治、经济、思维意识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拓宽了人类社会认知领域,合作交流共享已成为社会进步共识,“全球化”才是大势所趋。

“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角力

“全球化”是世界各國通过贸易、人员、资金等的密切往来,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促进整体发展、实现凝聚的过程。“逆全球化”是与“全球化”背道而驰的力量,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层面行为,具有分化保守特性。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由经济衰退带来的社会阵痛至今未愈。为挽回经济败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获得利益不惜逆社会潮流而动、开倒车,使世界经济秩序动荡发展放缓,由此引发一些地区金融、生态、政治危机,世界经济再次出现纷争状态。从现实情况看,对某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入“全球化”意味着与世界接轨,要承担竞争压力,而拒绝加入将承担被社会发展边缘化的处境。在压力面前,“逆全球化”让一些竞争力差的国家思想产生动摇,给“逆全球化”提供了一定支持力度。

当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之争已由暗流对抗演变为明面角力,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大搞“美国优先”特权,背弃一系列国际公约,在英国脱欧和贸易战制裁等逆流遥相呼应下,给国际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震荡。

“逆全球化”产生的实质是追逐经济利益、实施政治掌控、转嫁社会矛盾

“全球化”和“逆全球化”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主导控制的。为拓展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利用欠发达国家廉价劳动力,将大量制造业转移出国,造成国内经济结构失衡。为继续拓展海外业务攫取更大利润,资本主义国家以金融和信贷资本为武器,致使本国虚拟经济价值远超流动资金可控范围。在美国信贷危机爆发十年后,资本主义国家自身仍无法走出经济膨胀造成的产业结构失衡。为维护自身利益,构建资本增值体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抛弃经济“全球化”,推进“逆全球化”政策。美国作为“逆全球化”的始作俑者,全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关税、升级贸易战,妄图以此平衡产业结构,将资本转移回国内。由此可见,资本主义为了追逐利益能建立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也能全面否定其存在的价值,这一切都是贪性所致。

政治失势后妄图以“逆全球化”重新掌控世界。“全球化”曾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控全球市场的策略,但随着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崛起,资本主义国家独占“全球化”最大红利和话语权优势丧失,推动“逆全球化”也展现出权力之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全球化”降低了资本主义国家地位,触动了资本主义核心利益,是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利益最现实的挑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愿与世界各国分享利益,不愿承担责任,希望以搅局者身份重塑新规则、谋取更多利益。与此同时,“逆全球化”也让众多新兴发展中国家对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判断。首先,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利随意践踏国际规则,不惜让追随者背负责任,缺乏责任心,国际信誉度降低。其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逆全球化”,严重削弱了其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和话语权,让世界对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有了新认知,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其三,“逆全球化”暴露出资本主义窃取利益的野心本质,发展中国家要认清资本主义实质,应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通过不断创新经济模式,找到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共同努力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资本和产业外流导致国内失业率上升,阶级矛盾加重。为缓和阶级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启“逆全球化”,以损害他国利益转嫁本国社会矛盾。第三世界国家作为全球产业结构中原料和制造业的重要环节,以价廉和质优获得优势,部分代替西方产业,导致西方国家丧失制造产业优势,导致产业“空心化”,西方普通国民失业风险增大。而掌控国家权力的精英阶层通常会将经济损失转嫁到底层民众,加剧了阶级矛盾。西方统治阶层为缓和阶级矛盾,试图以“逆全球化”方式进行调整,将产业从海外转移到国内,以保护社会底层群众利益为借口推行“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推动“逆全球化”确实在短期内改善了国内就业状况和底层生存状态,但是,从长远看,这种行为与社会发展进程不符,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其政策为了利益朝令夕改,采用增加关税、发动贸易战的形式,不能彻底改善社会底层民众生活,反而容易增加民众生活压力,引发更大的经济危机。

凝聚共识、构建新兴“全球化”经贸体制,应对“逆全球化”

美国为推动“逆全球化”,实现“美国优先”战略,不惜挑起中美贸易战,从地缘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打压中国,以期实现谋取巨大经济利益、掌控世界的目标。然而,中国作为“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旦经受不住“逆全球化”冲击,将给全球政治经济带来重大打击。为此,要做好抵御冲击的准备,实现“全球化”既定战略发展目标。

加强团结,凝聚“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共识。当前经贸与科技已将世界各国事务紧密相连,任何国际问题都可通过协商对话解决。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的担当,有责任、有义务号召各国通力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化”国际准则。“逆全球化”在给世界各国带来严重挑战和冲击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出现有全球经济体系存在的问题,因此,构建更完善的国际经贸体系势在必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不断推出“亚太自贸区”“一带一路”等经济发展新举措,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通过合作赢得了众多国家的支持和尊重,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有担当、负责任”形象得到广泛认可。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全球共识的重要性,所有国家都应对人类发展担负责任,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通过开放合作的路径实现社会发展共赢共享。因此,只有加强团结,才能共同应对“逆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构建新兴“全球化”经贸体制,与相关国家共建经济发展新引擎。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已然成为中流砥柱,是抵御“逆全球化”的中坚力量。为应对“逆全球化”危机,中国开拓新思路,倡导“亚太自贸区”“一带一路”建设,给“全球化”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在“一带一路”倡议辐射下,众多参与国都从这条经济走廊建设中获得利益,收获经济合作硕果。亚太地区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中国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要以“亚太自贸区”和“一带一路”为重要依托,联合更多国家参与经济发展建设,发挥地域优势推动“全球化”进程。

(作者为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大连市社科联重点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大连精神之营造研究”(课题编号:2018dlskzd04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甘子成、王丽荣:《逆经济全球化现象研究:理论基础、本质透视及应对策略》,《经济问题探索》,2019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全球化利益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I Love You, Dear China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避免情绪化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