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串红
在目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因此进行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研究既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总结出以下有效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
1.引导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基础。只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生活、事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民族、社会发展的益处,学生才能重视体育锻炼。因此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第一步是采取措施,通过讲解成功人士及身边人士的体育运动事例以及播放重大体育比赛的视频等,引导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
①伟人邓小平体育健身。向学生讲解伟人邓小平之所以对中国改革开放做出巨大贡献,是于其坚定的意志以及无论身处逆境还是身在要职其坚定的体育健身的行为密不可分。最典型的是向学生讲解在邓小平身处逆境时,仍然坚持散步,不忘锻炼。
还有体育名人郭晶晶从事体育的事例:郭晶晶在只有6岁,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当时体校教练来挑小队员,一眼就看上了她,她以为是去学游泳,便乐呵呵地跟教练去了。到跳水池前一站她就有點后悔,怎么都不肯往下跳,被教练逼着跳了一次,结果,就选上了。
此外,向学生播放亚运会、奥运会、世界杯、世乒赛等重大体育比赛的视频,向学生展示运动员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团结友爱的精神,运动员获胜后的喜悦以及失败后的坚定等体育运动精神,唤醒学生热爱运动,并把运动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策略,体育课上畏畏缩缩不愿运动的学生也动起来了,热爱运动的学生也信心百倍,热情高涨,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已被唤醒,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培养的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
2.探索切入点,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
第二步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运动兴趣,掌握学生的运动特点,关注学生的运动需求,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运动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运动空间,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运动质量。采取的措施有:
第一,树立信心。如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爱好的活动内容,但在实际运动中,往往不如别人表现突出,就会产生自己技不如人,自暴自弃,教师这时要充分研究学生实际,寻找制约学生运动的主客观因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拼搏进取,表现自身的最佳运动水平。不求在全体中最好,力求达到自我表现最佳。如在上跳高、跳远等这些技巧性的运动课时,对某一高度或远度,学生不能超越,此时就对其动作要领示范点拨,拍拍他(她)的肩膀鼓励他(她),当学生超越了自己的高度或远度时,教师就给他赞许的目光或竖起大拇指给以无声的表扬,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自信心,从而对运动产生兴趣。
第二,情感培养。如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现象,如学生喜欢上户外体育活动课而不喜欢上体育理论课,而学生在室外体育课中又表现为怕吃苦,喜欢轻松的活动,不喜欢长跑等耐力活动课。这些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情感教育因素而造成的。以前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倾向把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认知系统,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系统。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特别是低年级体育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情的感染,受到爱的激励,使他们在课堂中感到运动的美,在运动中享受生活的美,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兴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微笑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在快乐的运动中增强信心,使自己产生前进的力量。
第三,关爱学生。学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的意志品质。学生的思维领悟力不高,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表达对他们细微、真诚、直接的爱。如在教学生的支撑跳跃课时,通过认真地讲解,反复地示范,发现学生仍存畏惧情绪,就对其用语言鼓励,并站在器械的侧边保护他们,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安全感,学生心理的畏惧感消失,争先恐后地主动参与,很快掌握了支撑跳跃的技巧,师生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第四,优美示范。教师在体育课中尽管用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感染性的语言,但大部分时间是室外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加之理解动作的思维能力有限,常常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的视角就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就能比较容易地体会动作要领,然后跃跃欲试,十分愉快地接受该课时的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产生浓厚的运动兴趣。
(本文系平凉市规划课题成果,课题名称:中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培养问题研究课;题立项号:[2016]PLG264)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