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斯 金荣
摘 要:高职院校应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将高职院校的科研和教学进行深层次融合的几点构想,以期能为解决高职院校科研与教学的深层次融合提供建议,探寻高职院校科研的主攻方向,为教学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和有效的支撑,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
十八大报告中,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了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了“加快發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为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十八届四中全会根据这一精神,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进一步的部署。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现代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需要通过适应社会需求来体现,只有适应需求,才能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
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要求,促使作为高职院校教育者的我们,必须真正做到将高职教育的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摒弃从前闭门造车、方向不明、合作表面化的弊端,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这一根本使命,务求将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以科研的创新,提供创新的教育;以创新的教育,培养创新的人才;以创新的人才,产生创新的成果,形成科研与教学一体化的循环推进模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凸显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以期能够为深化高职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一、确定适应企业(行业)需求的科研项目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确定,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束缚,传统科研目标的确定更多的关注于教学要求,而忽略了企业和行业的岗位需求。要突破当前局限,就不应再按照传统的设计模式照本宣科。而应在确定新的科研目标之前,安排科研人员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特性,亲自进入企业(行业)内部进行调研,与用人单位共同研究,共同规划,精准定位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和岗位特色,整理分析,抓住企业(行业)的核心需求,才能切实做到有实践性、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科研的内容才能真正地对未来的教学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科研项目的实施应由校企联合推进
科研项目确立后,不能仅仅局限于科研人员和教师的孤军作战,高职院校应着力与企业(行业)建立充分的全方位联动机制,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将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主要过程放置于企业(行业)的实践中去。科研通过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进行,数据在实践中产生,理论在实践中提炼,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的论证并检验科研目标和科研内容,得出的结论才是科学而严谨的,才是经得住用人单位(企业、行业)考验并能够进一步总结和推广的。
三、科研内容推动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
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地发展,科研内容与就业需求的紧密融合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突出就业特色,同时辅之以适应特色教学的多种教学手段,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五阶段周期循环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工学交替”等模式。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专业技能、强化能力训练,突出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特色,把科研内容化作教学的有效助力,将科研成果及时、有效的转化到教学中去,用科研成果促进教学质量科学、稳步的提升,实现科研工作的预期目标。
四、形成教学和科研循环式推进模式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很大一部分仍然是重教学而轻科研,依旧沿袭传统的教科研模式,片面注重教育教学课题而忽视了横向科研课题的承接,导致了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科研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出现了“理论研究成果多、真正应用却很少”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反应出高职教育忽视了科研与教学融合的根本作用和意义,违背了新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作为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深刻理解科研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助力、缺一不可。只有将科研与教学深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融合,从科研工作对教学的促进、引导作用入手,以科研的创新,提供创新的教育;以创新的教育,培养创新的人才;以创新的人才,产生创新的成果,将科研与教学有机衔接,才能形成科研与教学一体化的良性发展、形成特有的“科研与教学循环推进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行业)需求的毕业生,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