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大木驰骑行社成立于2015年,最早由几位热爱骑行的学生创办,社团的取名也与骑行密不可分。在社团成立的早期,师大还有一个车协,只是已然名存实亡。
社团早期经历过严禁宿舍停车的风波与抗争。由于学校地处大学城,流动人口较多,校内停车被盗风险大,大多社团成员将车停放于宿舍楼内,因此引来学校禁令,其后经历很久才解决社团成员车辆停放的问题,最终拥有了社团自己的装备库。
社团同样致力于骑行运动在津城高校的推广,木驰社是天津高校自行车联盟的核心成员之一。主张大家利用单车这个看似低调的媒介,走出校门,感受户外,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弟学妹们感受北国风光。
木驰社在骑行方面主要分为骑游部、骑闯部。骑游部以共享单车、普通自行车骑行为主,组织游览学校周边地区,目的在于激发社员骑行兴趣;骑闯部以专业骑行为主,社员有公路车、山地车或小轮车等相关装备,日常进行针对性训练。活动范围囊括了天津之眼、津湾广场等津城著名景点;节假日也会组织骑行北京妙峰山、十里画廊;寒暑假还会组织超长距离骑行活动。仅在2016年便有多位木驰社社员分头骑行滇藏线、川藏线并成功会师拉萨。
为什么选择骑行?只因前方还有更好的风景。木驰社主张骑行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户外则是生活所需。在社团成立的短短数年里,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自行车运动赛事,如北大赛(全国高校自行车交流赛)、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第四届沿海骑行大奖赛等一系列赛事,赢取过女子山地组冠军、男子公路组第四名等多项成绩。
在社团的发展过程中,也衍生出更多户外运动方向与可能。社团连续两年有队员入选过自由之巅高校登山公益技能培训、极度体验全国高校登山公益技能培训等。“骑行+”是木驰社的发展方向,拓展更多户外可能,木驰社永远在路上。
厦门大学攀树协会成立于2013年9月,是一个极具特色的高校户外社团。
既有攀岩的紧张刺激,又有安全而放松的体验;既能享受户外运动带来的乐趣,又能重温儿时的快乐。既有倚靠树梢、极目远眺的满足,也有自由行走,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快感。这是一种独特的亲近自然的方法,也是一种全新的运动理念。这项新型潮流户外运动,就叫做攀树。
攀树可不是爬树,而是一种类似攀岩的运动。攀树运动需要精心的准备,搭配专业的装备,在攀登时不与树木直接接触,可以保护人与树的安全。
厦大攀树协会的日常活动与训练的全套技术装备均由学校体育教学部提供,都是经过安全认证的进口设备,参与教学者也都是参加过国际攀树邀请赛并获得过多次金奖银奖的资深教练,安全保障不是问题。
攀树课课程内容主要是教导学生借助专业的攀树装备,安全地爬上树,并最终在树上自由穿梭。教学所用的树木,都是从厦大校园里挑选出来的,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从8?9米到20多米的树木都会涉及。
值得一提的是,攀树课作为厦大的特色课程之一,不仅吸引了许多校内校外学生的目光,就连曾任外交部部长的李肇星先生,也曾经慕名而来,体验了一把攀树的感觉。在短暂的体验过后,李肇星先生这样评价道:“在厦大上了堂攀树课,弥补了此前没能在厦门读书的遗憾”,这可谓是对于攀树课程极高的赞美。
浙江大学凌云户外运动俱乐部是以徒步、攀岩、溯溪为主要载体的学生社团,别称浙大凌云。社团宗旨是走向自然,不畏艰险,团队协作,安全登山。目前已创办的品牌活动有西湖群山拉练,攀岩比赛及体验,户外知识及分享,并合作举办夜跑、校友毅行。
所谓溯溪,是由峡谷溪流的下游向上游,克服地形上的各处障碍,穷水之源而登山之巅的一项探险活动。由于浙大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浙大凌云社每年夏天会组织溯溪活动,在楠溪江重装涉水,在井空里轻装攀石,沿着溪谷逆流而上,在溪水和乱石中交错行进。
考验毅力和协调性的同时,更多的需要团队的协作能力。穿着溯溪鞋走在冰凉的山泉水中,石头因长满青苔而格外滑溜,一不留神就可能摔倒,越过巨石,蹚过溪水,大家彼此之间也变得更加信赖。
社团内部通过领队计划和攀岩训练提升户外技术水平,通过参加户外技能交流会、救援保护培训及比赛提升社团成员的理论水平。浙大凌云,带你看不一样的风景。
西南交大磬石社成立于2012年10月,从最初的第一次徒步党岭,到组织2019年第一支成功完成长坪沟穿越毕棚沟队伍,生命不息,探索不止。7年来,秉承安全至上的理念,能愈行愈远。
从刚开始的攀岩技巧,到后来的户外技能,再到后来的攀冰技术、登山技能……拥有三支精英队伍——攀岩队、冬训队和登山队,传承攀登的技术,磨炼磐石人的意志,将越来越多的人带向户外,方感受户外的魅力。
攀岩队从社员里面选拔,招新后进行为期两周的教学,最终通过考核者即为攀岩队队员。攀岩队每周进行四次训练,包括一次核心训练、一次技术培训和两次攀岩训练,会对队员的考勤进行考核,低于百分之五十者会被劝退回归原来的部门。攀岩队会不定期组织野攀,让队员们切身感受野外攀岩。
冬训队为社员报名参加,并于寒假时一同去双桥沟攀冰。前期有一个多月的体能和技术培训,体能训练包括心肺、力量和核心训练;技术培训主要为攀冰技术,出行前会有考核,包括笔试、体能和实操,不通过考核者将不予资格参加攀冰活动。
登山队同为社员报名参加,暑假时一同攀登一座技术型雪山(如半脊、都日峰等)。前期会有两个月的体能和技术培训,体能培训包括心肺、核心和爬升训练,训练强度为社团之最;技术培训主要为登山技能,包括绳结技术、SRT技术、过路绳等等。出行前同样会有考核,包括笔试、体能和实操,考核不通过者不予资格参加最终的出行活动。
平时三天或者三天以上的小假期会组织徒步登山活动,一般为两天到四天不等的出行,前期同样会有不同强度的训练,经费由参加者AA并给予领队和社团一定的领队费。
我们攀登,龙岩石壁望江水涟漪,都日峰顶观云海翻腾;我们行走,甲尔猛措垭口观雪,木尔寨沟篝火夜聊。我们因山而来,因人而留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地社创办于2008年5月25日,是一个以攀登与科考为主的高校户外社团。
大地社的人文科考始于2016年,进行科考的缘由一是为恢复高山科考积累经验;二是为了提高社团文化内涵,丰富社团活动。于2018年在可可西里进行的人文科考活动,其间主要进行的工作有:实地地质地貌分析,采集水样,志愿服务类工作(包括展厅讲解、看护藏羚羊、打扫卫生等)。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科考调研,只是一次尝试,是对科考体验与真正的科学考察之间平衡点的一次探索。大地社希望以大学生的身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背景,起到科普可可西里地质状况的作用。以志愿者的身份,以科学考察的角度,在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贡献微薄力量。
大地社高山科考由第一届队员虎姣佼提出,直到现在,也被认为这是社团未来发展登山运动的主要方向和动力。高山科考的难度可能是大地社登同样山峰的两倍不止,这就需要每一位登山队员有强健的体魄、强大的心理和嫻熟的技术。这对大地社的登山队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018年7月5日到7月25日,大地社科考队队员在慕士塔格峰协助中科院进行排钻。完成了自7500米至5900米海拔每降低100米进行雪芯钻取的科考工作,共获得80根样品。共派出7名队员作为科考协作队,分别是温旭、朱铭、苏亚龙、王琼瑶、陈星儒、阮文铧、李照祥。除阮文铧留守C2,其余人成功于7月24日凌晨7点35分登顶慕士塔格峰并顺利完成取样工作。
珠穆朗玛峰也有大地社的身影。2018年3月至6月期间开展的喜马拉雅关键科考区跨越珠峰专题科考,将重测珠穆朗玛峰顶雪冰层的准确厚度、揭示南亚大气污染物传入青藏高原的传输机制和西风—季风相互作用机理。大地社的指导教师邓军文,原登山队队长温旭与登山队员苏亚龙、陈星儒在珠峰协助青藏所完成《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任务,历时一个月,温旭队长登顶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