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05-29 08:55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营商民营企业企业家

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鸿祎,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常委、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群飞出席记者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三方面增强民营企业信心和预期

有媒体提问,在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振企业家信心、稳定企业家预期方面出台哪些措施?刘世锦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增强民营企业的信心和预期:

第一,要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有信心。民营企业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壮大起来,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方针政策,也就是支持民营发展的政策是明确的、一贯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中一条讲的就是包括民营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指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

经过40年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通俗说话叫“56789”,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创造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90%的企业数量和新增就业。可以说民营经济现在已经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应该说,民营经济好了,中国经济就好,民营经济不好,中国经济也好不了。所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不能变,也不应该变,也变不了。如果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有信心,就应该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景有信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也有信心。

第二,发展民营经济要靠政策,更要靠法治。民营企业座谈会以后,各地各部门行动很快,出台了很多政策,应该说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我们要的是平等发展的条件、公平竞争的环境,政策支持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不因短期政策变化而變化的稳定的法治环境。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新官不理旧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有些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欠帐不还,还有一些地方搞污染治理,本来按照环保的标准,但是按照某种企业类型,搞简单的“一刀切”。总体来说,稳定民营企业的预期最重要两条:一条是平等发展公平竞争,另一条是长期稳定的法治环境。

第三,要切实解决形式上平等,实际上不平等的“潜规则”问题。比如民营企业贷款,有些声音认为,给民营企业有风险。前一段时间金融领域降杠杆,有些地方的情况是,国有企业因为有政府信用支撑(尽管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杠杆率比较高,他们应该要减杠杆),民营企业没有政府信用的支撑,反而日子更难过。另外,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系统,过去给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服务,对民营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其理念、机制、能力,包括金融工具都不适应。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深化改革。对现有金融企业改革,更重要的是放宽准入,发展一批给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通过改革之后,一定让民营企业有一种获得感。让他们不仅是名义上,而是在平稳发展公平竞争上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预期较好

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改革开放40年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此,南存辉表示,民营企业是在4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长起来的。在经济方面成为主力军,无论是在税收、GDP、创新成果、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40年来,现在已经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各行各业,包括民营企业在内,都面临着消费升级,面临着专业升级的阶段到来。有一部分产品没有竞争力,或者本身也存在一些创新动力激情消失的问题。所以在去年一段时间,民营企业出现了一些困难,也有一部分民营企业遇到了政策转型当中带来的一些问题。

去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指出,一段时间有人讲了一些混淆视听的言论,包括新公私合营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三个不会变”、“六个举措”,要求大家对于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要听、不要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减税降费,其实对于民营企业来讲,这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态度、信心、举措一直没有变。凡是那些创新能够跟上时代步伐、能够升级的企业,日子都蛮好过的。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对制造业增值税从16%降到13%,这对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制造业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对于民营企业来讲,国家一定会进一步引导企业去走高科技、高质量的转型升级道路,特别是通过减税降费,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这样使资本市场也会更加关注制造业,进而促进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对制造业在创新上进行投入,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存辉称:“我相信,在党和政府这一轮的‘放水养鱼政策引导下,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好的预期。我们30多年来围绕着工业电器、电力设备、新能源,围绕这条主线,扎扎实实地搞制造、搞创新。通过新一轮的政策支持,通过我们自己努力,嫁接到现在新的技术创新上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经营能力,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要聚焦实业、做精主业

在政府部门大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民营企业自身还面临着哪些发展障碍?又该如何突破?对此,叶青表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连续出台了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提升。但营商环境的改善,不单单是依靠政府,社会以及企业自身也有义务改善营商环境。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有了快速发展,但当下,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错误和问题。民营企业如何自我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已经指明了方向。叶青认为,就是要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做强做优。只有做出了高质量的企业、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社会的信任,有了信誉度,才能赢得更好的营商环境。

叶青举例说:“比如我们所在的园区,北京市相关部门经常来为发展好的、有实力的、健康的民营企业服务,帮助解决问题。所以,民营企业要想赢得好的营商环境,自身要作出努力,也要下功夫,更要强化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克服短期行为,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打造‘百年老店。只有做一个健康的企业,赢得了社会、政府的信任,企业才会赢得更好的营商环境。所以营商环境是一个和谐的环境,政府要改善,我们自身更要努力。”

消除準入障碍需多方发力

谈及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的各种障碍,如何消除市场准入障碍、为民营企业提供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刘世锦建议:第一,强调落实,即政策执行力的问题。在此问题上,大的战略部署、顶层设计现在都有了,比如说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问题、放宽准入鼓励竞争等。近期,国务院刚颁布了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特别强调外资内资、国资民资一律平等。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把这些大政方针、具体政策落实到位。还应强调,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名义上平等、实际上不平等的潜规则问题要解决。

第二,要有好的案例引路。一个行动能胜过一打纲领。同样,一个好的案例可以胜过一大批的原则和说法。比如,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后,推出了低价格的产品,产品出来以后就像一只鲶鱼,把电信市场搅起来了,其他电信运营商也得跟进。最近一段时间,手机的资费水平已经下降了,幅度还不小,我们已经分享到了电信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红利。放宽准入的改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能大见成效。其他行业也可以推动这样的改革。

第三,对外开放更要对内开放,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开放。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一个行业,只要让有本事的中国人、中国企业去干了,很少有哪个行业说中国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

刘世锦强调,对外开放的下一步,要提高水平,但是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应该是对内开放的,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开放。一定要对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有信心。当然,反过来,对于民营企业来讲,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市场的大门打开了,就看准备得怎么样,如果准备不足、能力不足,要么进不去,要么进去以后还会再出来。所以,一方面要推动进一步的放宽准入;另一方面,从民营企业角度来讲,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的素质。

企业家精神:信念、坚韧、创新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作用”、“企业家才能”,反映出对企业家群体的高度重视。对于如何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周鸿祎用三个关键词概括:

第一,信念。企业家和生意人最大的差别在于,生意人是什么挣钱就干什么,哪个地方有风口就去找风口;而企业家一定有自己的信念。企业家最终也会挣到钱,但信念一定是创造独一无二的产品和服务,给用户、社会、国家创造价值,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改变世界。一个企业家有了信念,才能有一个长期打算,否则就会有两个结果:要么是短期挣到钱就不干了,要么是碰到困难就退缩了。有了信念,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不怕困难,才能把困难当成磨刀石,否则就会在生意不好做的时候,怨天尤人,而不去反思自己的问题。特别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自己没有信念,怎么凝聚一支队伍?怎么让队伍跟着你走得很远?不仅在顺境的时候跟着你,而且在面临逆境的时候,整个团队依然能够继续奋发图强。所以,没有信念的企业家,今天可以炒房子,明天可以炒股票,后天可以炒比特币,但这肯定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最终能够给中国经济带来推动的企业家精神。

第二,坚韧。对于真正做企业的企业家来说,应该知道做企业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而且做企业一定是一个长征,是长期艰苦卓绝的战斗。可能有些企业三五年就能成功,这是特例,不是普遍规律。所以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要有一个长期作战的准备、一个长期发展的计划。

第三,创新。作为企业家来说,就是干创新。遇到经济周期的时候,与其抱怨外部环境,不如把关注点回归初心,放到用户和市场上。因为最终能决定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是用户和市场,唯一创新的方法就是挖掘用户的新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一定是在创新上体现出来。再好的时代也有人破产,再难的时代也有人赚钱。人口红利到底在不在,完全取决于企业家精神,就是能不能创新。”周鸿祎说。

猜你喜欢
营商民营企业企业家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