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英语移动学习调查:一项量性-质性研究

2019-05-29 09:07:22黄明君彭文涛
医学教育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质性专业英语问卷

黄明君 彭文涛 古 瑶

(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护理部,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护理部,成都 610041;3.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成都 610041)

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是近年来兴起的以无线网络为环境支持、以移动终端设备为工具支持、以电子资源为内容支持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 新型学习模式[1]。护理专业英语是护理学必修课程之一,旨在让护生在校期间尽可能建立医学护理专业词汇体系,基本掌握各种专业文献的文体结构、医学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规律。为建设专业英语移动教学体系,探索专业英语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英语移动学习的需求,笔者在移动学习的概念中提取有效信息,设计问卷、访谈学生,采用量性-质性(QUAN-qual)的研究方法[2]进行本研究,以望为移动学习的课程构建、软件开发提供需求数据和研究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大一到大四的全部护理本科学生。纳入标准:在校学习者,已修完或正在修专业英语课程者。排除标准:拒绝参与本研究学生。剔除标准:填写问卷条目数空白≥10%。

1.2 研究方法

采取量性-质性(QUAN-qual)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的问卷填写为主要研究方法,定性研究的质性访谈为次要研究方法[3]。质性研究主要用于描述和解释对核心方法的量性研究不能或不易获取的问题及现象。

1.3 研究工具及效度、信度评价

根据研究目的,在文献查阅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本科生英语移动学习需求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移动设备使用情况、移动学习意愿、移动学习需求。其中移动学习需求涉及到等级评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并从“完全不需要”到“非常需要”进行1~5分赋值,各条目得分越高说明需求越高。

为保障本研究所采用的调查表的科学性,检测量表各条目测量的内容与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组邀请5名专家评定量表的内容效度。邀请专家包括:2名英语专业专家,2名护理教育专家,1名电子信息专家。5名专家均认为量表的测量项目全面,测评的内容与本研究的目的和指标有较高的相关性,代表性较好。经测评,英语移动学习需求调查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5。

进行预调查,并测量量表的信度。4月,选取4个年级的本科学生各5名进行预调查,预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方案可行性良好,研究工具的各个条目语言表达清晰、易于理解,患者能够按照研究要求完成相应问卷内容。本研究所使用的各问卷、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数0.836,故继续进行调查,收集问卷。修改完善问卷后进行正式调查。

质性研究的研究工具为研究者。

1.4 调查方法

1.4.1 量性研究

2018年5-7月进行正式调查。大一到大三学生的调查地点为上课教室,学生下课后集中在教室;大四学生在临床实习科室的示教室,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研究对象。然后采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系统”,将问卷内容录入在系统中,被调查者通过二维码或问卷链接在手机端或电脑上填写,填写后的内容直接传回终端。调查者当场检查内容,若有填写不完全或者错误较明显的,当场澄清,请填写者再次填写。

1.4.2 质性研究

每个年级各抽取2名学生护士作为访谈对象(其中男生总人数较少,抽取2名),共8人。访谈内容包括对移动学习的了解、移动设备使用情况、目前英语移动学习现状、对专业英语移动学习的需求。访谈人员由2名任课老师、1名教学秘书组成。均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学历为硕士及以上,学习过定性研究、质性访谈的课程,有本科课堂教学实践的经历。在正式访谈前对访谈人员都进行了培训和预访谈。访谈时间30~40分钟。访谈后立即将录音资料转化为笔记,并录入电脑。

1.5 统计学方法

量性研究结果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

对质性访谈对象进行编码代替姓名,遵循Colaizzi七步法[2],对按编码整理后的资料进行反复阅读,并从研究对象的视点对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深入理解其含义[3]。整理后的材料采用类属分析法,通过自省、比较、归纳,形成并提炼主题,最后返回研究对象处求证结果准确性。

2 结 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30人,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有效率97.83%。

2.1 基本资料

调查对象以女生为主,主要为大二和大三的学生,80%学生通过英语相关考试(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n=225)

2.2 移动设备拥有和使用情况

每个学生拥有至少一台移动设备,以智能手机(94.67%)和手提电脑(72.44%)为主,学习生活范围均可连上WiFi的占50%以上,偏爱采用智能手机(84.44%)进行学习,接近90%的学生手机安装有至少一种英语学习软件,主要为单词记忆(72.00%)和听力学习软件(53.48%)(表2)。

2.3 移动学习意愿

有64.45%(一般满足、不满足、非常不满足)的学生认为现有移动学习资源对英语学习满足性较低,84.45%的学生愿意通过辅助设备进行护理专业英语的学习(图1、2)。

2.4 移动学习需求

学生对护理专业英语移动学习需求得分在900分以上的项目(得分率为80%)有:内容包括词典翻译(1 000分)、课程资源(983分)、课程学习(964分)、课程通知(922分)、课程考试(912分)、咨询交流(911分)、前沿资讯(909分),喜欢的形式有:音频(990分)、文本(972分)、图片和视频(948分)和原文链接(934分);学生偏爱途径是QQ(944分)、微信(904分)、APP等客户端软件形式(901分)(表3)。

2.5 定性研究结果

经过深入访谈和分析,提炼出3个主题:“浏览性质”的学习、促进“碎片化”学习、移动英语学习应“多维”。

2.5.1 “浏览性质”的学习

学生提到会下载和保存一些英语学习资料,态度一般为“随便看一下,偶尔仔细阅读(A、D、E学生)”、“我会用手机或ipad听VOA(美国之声)或TED演讲,但不会像课堂上那样去跟读和背诵”(D、G学生)、“有时候会看一看China Daily,如果生词太多就换了,再看下一篇,也没有特定的目标” (F学生)。但是也有人提到:如果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了的内容会比较感兴趣,比如D学生说道:“我学了肺部疾病,刚好看到了VOA一段音频是关于肺炎的治疗和预防,那我可能会认真听5分钟(音频)”。

2.5.2 促进“碎片化”学习

不可否认,学生给与移动学习的评价较高,C学生提到“教学当然应该跟随信息化发展而发展,有了一些学习平台或网络资源,我也可以随时复习一些专业单词了”,有学生认为“移动学习的便利性就在于能移动,在等车、排队中我只要有手机或ipad,就能学习”(B、D、F学生),而H学生直接提到“我的阅读能力不好,通过每天10分钟的xx阅读,第二次终于考过了六级”。他们提到的“随时”、“等车”、“排队”、“每天10分钟”都是“碎片化”学习的体现。

2.5.3 移动英语学习应“多维”

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要求,应该是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对移动英语的需求是多样的,D、H学生认为,“智能化和网络化,才使得我们学习能从单纯的背单词和阅读文字,变成了听和看视频”。G学生提到 “在电脑上购买了课程,人机对话模式训练口语”,并认

为“对自己提高很大,比去英语角和同学说英语提升更快”。A学生甚至认为,移动学习的多种学习方式能促进英语能力,以后可能会变成学校主流的学习方式。

表2 移动设备拥有和使用情况(n=225)

图2 对移动学习护理专业英语的意愿(n=225)

3 讨 论

国外移动学习的研究始于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项目Wireless Andrew,此后全球性大范围的相关研究随即展开[4]。2012年,我国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5]。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方式,将移动学习与护理专业英语课程相结合是顺应技术发展的选择,受到广泛关注。

本研究结果中可知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较好,移动设备覆盖率较高。因此认为在本校专业英语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础较好。我校数字化进程工作持续在推进,现在已经实现校园教学楼无线网络覆盖,具有教师和学生采用移动教学的基础。

从研究可知84.45%的学生愿意采用移动学习,一般而言,专业英语学习过程是由基础英语到应用英语的过渡、由阅读理解向交际表达的转变、由语言学习到信息交流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使学生获取学习资源以及师生间的交流基本被限制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难以给予学生全方位的现代社会所需的知识与学习资源[6]。而移动学习的特点是:具有情境性具有自主性、情境相关性、实时性和互动性等突出特点,适合医学英语教育课程,能达到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 fic purposes,ESP)的目标。通过片状多媒体资源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实现利用闲散、零碎时间进行有效学习的目标。其他相关调查也显示,绝大部分90后大学生对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持积极支持的态度,校园学生群体中已在使用移动网络获取信息的比例高达99.42%,61.05%的学生希望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学习信息[7]。

但较多学生对现有的移动学习资源尚不够满意(64.45%)。专业英语的移动学习和课堂学习是互补的学习方式。结合学生需求进行分析,可能与现有移动学习资源内容与需求脱节、学习形式较单一有关[8]。学生对英语词典翻译、辅助专业英语课程学习、课程资源发布(均在900分以上)等方面的内容需求较大。在形式方面,除了文本格式,更偏视频、音频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其实这些需求正符合了移动设备的优点。因此,调查结果提示我们,丰富移动学习资源和形式,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对丰富的多媒体呈现形式、娱乐式的学习内容和高度自主按需学习的需求。学习内容不局限于静态的书本,有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电子书、可交互的多媒体资源等多种形态,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更丰富。

表3 学生移动学习需求项目得分

但从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发现,接受调查和访谈的学生采用的移动学习英语工具中,均是以智能手机为主,手机上APP众多,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因此虽然能“碎片化”学习,但也容易出现“浏览”而不“阅读”的习惯。目前较多研究设计到移动学习的开发,但对于移动学习如何监管,提升学习效果,应当进一步思考:可能需要更多的监督和考核,才能达到有效结果。如:可以在移动设备的学习过程若设置不可中断的方式,在阅读、听、视后答题等方式。

研究结果同时也提醒我们,对于“碎片化学习”性质的移动学习,固然是能够节省学生的时间,但也应该注意从片段构建内容的整体结构,制定科学的移动学习目标,有计划、有序的开展移动学习,用逻辑思维能和概括总结能力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9]。

总的来说,学生对移动学习是认可的,而且需求较高,但普遍来看目前移动学习的优秀资源还较缺乏,我校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尚未构建移动学习系统,因此,有必要开展护理专业英语课程移动学习模式研究,并对其教学实践效果进行评价。下一步我校专业英语课程将探索和开展移动学习,并进行系列相关研究,以期待促进专业英语与移动学习更好融合,成为方便师生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有力工具,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质性专业英语问卷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问卷网
从量化机制到质性建构——情绪话语分析刍议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2:55
AIDS患者内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2
维医治疗涩味黏液质性风湿性关节炎85例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中职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期望的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