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310023)周 凡 马文君 丁雪燕 陈刘浦
浙江省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最早可至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青田置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2年),《青田县志·土产类》中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养之”,是有关青田稻田养鱼的最早文字记录。2005年4月,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列为全球首批五个、亚洲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新中国成立前,浙江省稻田养鱼主要集中在丽水地区。据统计,面积3.3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约占全省稻田养鱼面积的75%,其中青田县2万亩。1981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倪达书研究员提出了稻鱼共生理论并向中央致信建议推广稻田养鱼。1983年原农牧渔业部在四川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稻田养鱼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动了全国稻田养鱼的发展,浙江省的稻渔综合种养得到恢复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以“自给自足”为主的传统稻田养鱼。大致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主要特点是:传统稻田养鱼区域,以单家独户养殖为主,种养模式主要是双季稻的平板式养鱼,亩均产量10千克左右。
二是以“优质高效”为主的新型稻田养殖。大致在90年代末到21世纪中期,主要特点是: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大好形势,农业结构快速调整,由于政策效应和比较效益推动,沟坑式稻田养鱼(沟坑面积占稻田面积20%以上)和挖塘养鱼迅速发展,稻田养鱼区域也从丘陵山区迅速扩大到内陆平原,稻田养鱼的单位产量100千克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三是以“稳粮增收”为主的绿色生态稻渔综合种养。大致从2010年起,养鱼稳粮增收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全省发展现代渔业、促进稳粮增收的重要工作之一。主要特点是: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稳粮增收、保生态保安全为主要目标,实现稻田养鱼的绿色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十三五”后,渔业部门遵循“以粮为主、生态优化、产业化发展”的导向,继续做精做强稻渔模式,推进其产业化进程,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浙江“稻渔”模式与品牌。
(1)规模与布局 据统计,目前全省综合种养面积30.49万亩,遍布除舟山以外的10个市。其中,稻鱼模式26.02万亩,亩均产稻408千克、鱼36.9千克,亩均效益2109元。丽水、温州居全省前列,占该模式的85%;稻鳖模式1.51万亩,亩均产稻420.8千克、鳖96.3千克,亩均效益8544元。湖州、宁波、嘉兴三地居全省前三,占该模式的62.4%;稻虾模式2.96万亩。亩均产稻446.7千克、虾类72.9千克,亩均效益3508元。湖州、嘉兴、绍兴三地居全省前三,占该模式的71%。此外,浙江省还有渔菜共生模式3.8万亩,主要在湖州、嘉兴、台州等地;池塘种稻0.81万亩,主要在湖州、杭州和嘉兴等地。
按规模化发展程度看,连片或由同一个经营主体统一经营的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过1000亩以上的仅有1.34万亩,占4.4%;500~1000亩的1.27万亩,占 4.2%;200~500亩的3.80万亩,占12.5%;100~200亩的2.68万亩,占8.8%;50~100亩的 4.01万亩,占13.1%。规模整体偏小偏散,集聚化产业化程度偏低。
在稻渔综合种养的主体中,年主营业务收入(指水产品、水稻养殖、加工营收)超过200万元的有41家,平均规模574亩∕家;合作经营组织有14家,平均规模335亩∕家。业主实力整体偏小偏弱,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偏低。
(2)模式与技术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从单纯“稻鱼共生”,已逐步形成稻鱼、稻虾、稻鳖三大类典型模式,还有稻鳅、稻蟹、稻螺等。但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本地化明显。
一是稻鳖共生模式。养殖中华鳖主要为中华鳖日本品系、清溪乌鳖、浙新花鳖等水产新品种。该模式是在田块中开挖沟坑(稻田总面积的10%之内),开展水稻和中华鳖共作,使中华鳖的排泄物成水稻的肥料,鳖能捕捉部分稻田的虫害,种植的水稻能吸肥改良底质,使稻和鳖的病害明显减少,显著提高稻田综合效益,亩产水稻可达550千克、鳖50千克以上,真正实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被誉为“浙江模式”。浙江清溪鳖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模式,以该公司开展的稻鳖共生模式为主体的技术已形成省级地方标准。
二是稻鱼共生模式。主要有丽水、温州等地的山区沟坑式和微流水式,以及嘉兴等粮食主产区稻鱼共生轮作模式等。稻田开挖鱼坑和鱼沟,面积在10%之内;养殖鱼类主要包括田鱼、鲫鱼、草鱼、花白鲢等,有些套养夏花鱼种。以青田、景宁等地为例,以单季稻为主,部分为再生稻,主要放养田鱼。单季稻亩产可达550千克,产鱼75千克,亩净利润3000余元。近年来,青田县不断深挖稻渔文化,围绕标准化基地建设,建立稻渔产业标准体系。全县发展以稻田养鱼为主的粮食生产功能区2万亩、省级稻鱼共生精品园2个、稻鱼共生主导产业示范园1个、整建制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区1个,逐步形成“一核多点”的产业格局。同时,通过每年举办“稻鱼之恋”文化节、音乐节、开犁节和开镰节,提升“稻鱼共生系统”旅游品牌知名度,让游客享田园风光、品稻鱼美食,实现高效增收。
此外,稻田养鳅是在稻田养鱼模式下衍生发展的一种模式,主要在嘉兴、金华等地。有先鳅后稻和先稻后鳅模式。以嘉兴三羊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稻鳅混养立体稻田生态循环模式为代表,在稻田四周开环沟养殖泥鳅,沟内种植南湖菱,沟岸种植杜瓜,为泥鳅提供遮阴的同时,增加了亩产值。该公司通过招商返租农户生产,公司提供种苗并给予技术指导,产品由公司收购,公司统一品牌销售的“公司+农户”模式,产品拓展到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
三是稻虾共作模式。前期的稻虾共作模式中的虾主要是青虾。有两种模式,一是“一季稻一季虾”轮作,即利用水稻种植的空闲期养青虾,并在6月份完成上市销售,再种一季晚稻。另一种是“一季早稻二茬青虾”,以绍兴、湖州等地为典型,可亩产稻450千克、青虾50千克、小虾种15千克。
近年来,在全国稻田—小龙虾发展热潮的带动下,浙江省嘉兴、湖州等地尝试稻田—小龙虾养殖,2018年全省新发展1.6万余亩。如浙江誉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期实施面积540亩,采用较成熟的“369”模式(3月放虾苗、6月种稻、9月补虾苗),产稻550千克∕亩、小龙虾150千克∕亩,亩均产值1.08万元,亩均利润7756元,减少使用化肥55千克∕亩,农药80克∕亩。湖州、嘉兴等正成为浙江省稻—小龙虾模式热点区域。此外,2018年起,安吉、嘉善等地还探索稻田—澳洲小龙虾共生模式,亩产龙虾50千克。
(3)推广与培训 自2008年起,浙江省已将“稻田生态养殖”列入渔业主推模式之一。同时,围绕稻鱼、稻鳖、稻虾、稻鳅和池塘种稻等稻渔综合种养主要模式,以省部级科研和推广项目为载体,对生态原理、绿色防控、种养结合、收割捕捞、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技术开展了系列研究,开展模式配套技术的集成示范。目前已制定了《稻鳖共生轮作技术规程》(DB33∕T986—2015)、《水稻—青虾共作技术规范》(杭州市地方标准,2018年)。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举办培训、观摩活动11期;各市、县举办与稻渔主题相关的培训活动251期∕次。2018年6月,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省种植业管理局联合召开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现场推进会。通过省、市、县三级组织的系统培训和现场会等形式,培养了一批既会养鱼、又会种稻、还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及技术成熟、机制规范、品牌化销售的种粮大户和合作社。
(4)品牌与营销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培育优质大米新品牌,引导扶持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着力打造品牌,把稻鱼共生的大米“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理念融合到品牌宣传、包装和设计中,结合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和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农博会等,重点宣传推介,提升产业品牌价值。目前具有较好市场知名度和效益的渔米品牌有“清溪米”“甲谷缘”“收富鳖米”“稻秋御品”“鱼水情”“小锦稻鳖米”“苗下香”“稻鳖共生米”等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