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熙 摄影/徐博英
循迹根河敖古鲁雅使鹿部落的家,呼吸-30°的空气夹杂着纷飞的雪花。蒙餐与列巴讲述着华俄后裔的文化,驾马赶马去演绎雪原洁白的童话
曾几何时,我开始慢慢注意到网络上关于旅行的小说、游记和短视频。点击率之所以高,故事之所以会丰满,很大程度的原因是旅行夹杂着的情感因素。刚失恋时想要在山顶来一次歇斯底里的怒吼,在机场里你侬我侬般那余情未了的拉扯,还有在风雨中回心转意时那梨花带雨般的哀求。导演捧红了不为人知的美丽风景并拍成了电影,夹杂着情话的感性所以才引起了观众心中的共鸣。
一汽马自达的秘境探索系列就是这样一场场感性的旅程,这次故事的主线就是从海拉尔出发,第一站是天下第一敖包,然后沿332国道一路向北,前往中国的冷极村——根河,探秘敖鲁古雅的驯鹿部落。根河被称为中国的冷极,曾经以-58°的低温创下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开篇图上的这个巨型温度计,也是根河的地标性建筑。
试想一下能把一行李箱的装备都裹在身上是什么感觉?打开机舱门,零下-20°的寒风猛烈地欢迎着你的到来,被冻住的鼻毛迫使你小心翼翼地呼吸着这里的新鲜空气。我脑海里对于海拉尔的记忆仅仅停留在夏季,不仅是因为这里是避暑胜地,多半是因为牙克石的中汽研测试基地。
枯燥乏味的测试总是与感性的旅行背道而驰,这次我们驾驶着CX-4走出了一条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之路。皑皑的白雪为冬日的呼伦贝尔覆盖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天下第一敖包是我们6天5夜行程的第一站,它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巴彦呼硕”是蒙古语“富饶的山岗”的意思。坐落在巴彦呼硕的天下第一敖包,是呼伦贝尔草原上最古老的敖包。那首传唱度很高的“敖包相会”的发祥地就是这里。
巴彦呼硕生活着一支布里亚特蒙古人。他们的祖先生活于外贝加尔地区,后来为了躲避战乱,迁移到呼伦贝尔草原。除了在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的那达慕大会。到了每年的12月中下旬,在敖包山下的大雪原上,也会举办冬季的那达慕庆典。
得知车队要到访,热情好客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在蒙古包里为我们准备了丰盛而有特点的蒙餐。草原上的蒙古包是我们见怪不怪的建筑,不过蒙古包的内外布局也是颇有讲究。比如说蒙古包周围没有围墙,而且包与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保证包内的人一出门就能看到空旷无际的草原,讲究的就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地融汇到一起。
蒙古人尊敬火神,所以蒙古包内正中间的位置一定是“图拉嘎”(火撑子),蒙古人把“图拉嘎”尊称为“嘎拉高勒木图”。嘎拉高勒木图是火神的所在位置,蒙古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是家族繁衍兴旺的象征。图拉嘎的西面和北面铺着很大的毛毡,上面还可以再铺一层织有漂亮图案的白毡子。正对着蒙古包南门的北侧供奉着佛事和成吉思汗像,蒙古语称其为“怀穆日”,是蒙古包里尊贵的上手位置,平时是属于男主人的。客人来访时,最尊贵的客人也可以坐在这里。以门户、图拉嘎为主线,男人们坐在西边的席位,主妇和女人们则坐在东边。
1 号称天下第一敖包的巴彦呼硕敖包山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
2 蒙古人十分尊敬火神,位于蒙古包中心位置的“图拉嘎”(火撑子)是家族繁衍兴旺的象征
3 雪原赛马/赛骆驼已成为冬日那达慕大会的一道奔跑的风景线
4 传统的蒙古式摔跤在-25°的雪原上激情上演
1 进入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探访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使鹿部落
2 骆驼拉爬犁与马拉爬犁已经成为冬日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趣味体验项目
3 360度全景影像成为了穿越大兴安岭雪原深处的良品配置
雪地蒙古式摔跤、雪原赛马、赛骆驼、射箭、骆驼拉爬犁,冬日的那达慕大会也能感受到低温雪原上的热情。此外,你也可以自娱自乐地用热水体验泼水成冰的趣味项目。在这其中“塔特”(掰棍)比赛十分考验技巧,在-20°的呼伦贝尔大雪原上,不戴手套不出半分钟就会有被冻伤的风险,更何况是徒手将粗壮的牛脊椎骨打骨折。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以奶茶和牛羊肉为主食的内蒙人一定是酒量好、彪悍粗犷的代表。但通过几天的接触,我却感受到他们骨子的腼腆。
健硕彪悍的外表下也有着一颗柔软的内心,这种感觉就好似陪伴我们穿越的CX-4一样。一张扁平的大嘴与内部熏黑且犀利的双眼衬托出了一副极具攻击性的面孔,升级了隔音效果之后的NVH与勃艮第红的内饰配色,却能在听觉与视觉上带给你不期而遇的感动。
我想但凡一个有品位的人都不希望跟别人撞衫,用前卫的轿跑SUV造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不忘魂动红的初“新”,并找到创驰蓝天的芯灵归宿。算下来这是秘境探索活动第一次来到内蒙,极寒的温度,多变恶劣的路况环境,对于同行的车友和马自达的粉丝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在冬日里的呼伦贝尔大雪原上开车,雪地轮胎是必需品。正是因为雪地胎的材质更加松软,花纹凹槽的缝隙更深更大。因此在雪地上,雪地轮胎柔软的胎面和又大又深的花纹可以扎到雪中,带来更好的抓地力和防滑性。虽然双向共四车道的国道已经被铲雪车各清理干净了一条车道,但每当有同向车辆借用覆盖有积雪的车道进行超车时,车轮扫起来的雪花会营造出一种类似于白毛风似得浓雾。降低到50米的能见度多半会让你感到忐忑不安,此刻我能做的就是把好方向打开双闪,将ACC自适应巡航的车距调节到最大,继续随车队行驶静候能见度的转好。
从海拉尔市区到达根河冰雪酒店的距离大概是250km,我们以车队向前行驶共花了4个小时的时间。一路上CX-4稳健、紧致的底盘,与i-ACTIV AWD智能四驱系统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帮助我化险为夷。这种如轿车般的操控感外加200mm的离地间隙,既能让我对足底的路况有所感知也不会让我担心因车内坐满了四个人而发生托底的现象。比肩行驶的货车、路旁的农用拖拉机、还有窗外凛冽的寒风,在我固有的印象里,这些应该是一路上伴我们前行的小插曲,然而改款后的CX-4却用前门双层夹胶玻璃、翼子板内的隔音棉以及底盘上的隔音材料,将这些小插曲隔绝在车门之外,6天的行程中,这确实是我对新CX-4感受最真切的进步。
4 2015年3月3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砍伐
5 俗称为爬山虎的J-50A型拖拉机,于1995年引进
6 金龙2 5 2 L 型拖拉机,于1986年开始使用
7 这个巨型火锅也成为了中国冷极根河的打卡据点
内蒙古的根河与新疆的火焰山分别称为中国的冷极与热极,虽然纬度没有漠河高,但根河的平均海拔要在漠河之上,并以-58°的气温被冠以了中国冷极的称号。 “根河”在蒙古语中是“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神奇的是这条河在冬天并不会结冰!这个地处大兴安岭深处的城市,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敖鲁古雅”和驯鹿了。敖鲁古雅是鄂温克族居住的部落,也是驯鹿之乡,
2003年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放下猎枪,从原始大森林搬到了根河市西郊北4公里处,成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族历经多次迁徙,很多部落转向了农耕或者畜牧生活,但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则选择重返森林,坚守牧养驯鹿文化。他们在大兴安岭北端的密林里搭起了“撮罗子”,天暖时赶鹿上山寻找苔藓,天冷时则回到定居点过冬,在他们眼里,“森林就是我的家”,驯鹿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员。
大兴安岭的丛林深处,驯鹿在为车队引路。此刻的我开启了CX-4的360度全景影像功能,通过中控屏小心翼翼地跟随着驯鹿前行。敖鲁古雅的驯鹿都很温顺并且从不怕人,这种俗称四不像的动物,性情温和,并且雌雄鹿都有角。你凑近了与它合影,它也会乖巧地摆好姿势,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就像听得懂人话一样。驯鹿不会主动伤害人,但你也不要去触摸鹿角,驯鹿将触摸鹿角的行为视为挑衅。被鹿角顶到或是被鹿蹄子踩到的话,触感一定会相当酸爽。驯鹿吃树皮、苔藓和嫩的枝叶,当然你也可以用红豆饼投喂它。
随着这几年旅游业的振兴,大批为了驯鹿慕名而来的游客为根河带来了大批的经济来源。除此之外,鹿茸也能作为名贵的药材为当地村民创收。通过从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部落的村民口中得知,放养的驯鹿前段时间有三只刚刚被猞猁咬死。这种类似于健壮大猫的动物连藏獒和狼都怕,而且最奇怪的是,它们不吃肉只喝血。当然,如果你斗胆将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猞猁打死,你也将会受到获刑罚款的处罚。
在呼和诺尔胡上走一条没有脚印的陌路,在巴彦乎硕的敖包山上听一场风的倾诉。在漫天飞雪的大兴安岭深处与驯鹿共舞,敬畏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与自然共生的游牧。秘境深处,我们用6天5夜的相处,长相“4”守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之路。
1 红豆饼、苔藓等都是驯鹿爱吃的食物
2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给驯鹿提供的帐篷
3 房屋外沿还挂着晾干了的鹿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