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花
绘本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的童书。我最钟爱的绘本故事是《爱心树》。读绘本给孩子们听,和他们一起进行想象、创作,是课堂中美妙的旋律。
绘本是说故事的图书。绘本故事是由文字和图画来共同表达的。绘本的图夸张可爱,充满童趣;绘本的文字简洁幽默,意犹未尽,留给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空间。绘本图文互为补充、互相交融,读者的注意便在图画与文字之间来回往返运动。同时,文字讲述的故事常常被一幅幅图画分割着,使故事暂时中断从而造成悬念。它们迫使儿童追问,事情是怎么发展的?下面会怎样?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爱心树》是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无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大片大片的空白,出人意料的结局,不断反复的“大树很快乐”,紧紧吸引着孩子们。“男孩在哪呢,你们找到了吗?”我引导孩子们在图文之间来回往返,读图读文,孩子们“在这,在这”的发现让课堂充满寻找的乐趣。读到关键处,“你们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节上的悬念,充满期待的预测,如同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发现,思考,印证,再发现,再思考,再印证,就是这样充分调动人最原始的感觉系统:眼看、耳闻、感同身受,使整个绘本阅读充满探险的乐趣。
许多绘本在语言的叙述或画面的设置上都留有一定的空间,留下了许多“空白”。留白是绘画的技巧,是设计的手段,也是儿童绘本常用的表现方式,为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具有无中生有和无中胜有的效果。这些“空白”召唤着我们去想象,去创造。
绘本《爱心树》画面简洁,其中有大片留白,一簇树叶,一只小孩的脚,一双掉落的鞋……极大地延伸了读者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我根据绘本的描写节奏,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联系阅读积累由此及彼地想象。例如:这棵树长得怎么样,你会想起学过的哪篇课文?然后和孩子们齐声背诵《鸟的天堂》中描写树的段落。这是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丰富想象。再如阅读“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部分,我这样引导:画面是无声的,可我们分明听到了快乐的声音,你听到了吗?孩子们联系生活体验,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体会画面背后的语言。课堂上,孩子们游戏似的描摹了男孩与大树之间热切的呼唤。再如阅读“吃树上结的苹果”部分,画面很有意思,画面中没有孩子,小男孩藏起来了,只有吃剩的苹果核,一双脱下的鞋子,这是一幅很有张力的图画,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在这里,我有意多逗留了一点时间,你能想象男孩在树上吃苹果的情景吗?“男孩坐在树枝上,左手一个苹果,右手一个苹果,怀里还揣着一个,正在狼吞虎咽。”“男孩的嘴里塞满苹果,腮帮鼓囊囊的像个大包。”“男孩吃一个扔一个,活脱脱的孙悟空贪吃蟠桃的模样……”在孩子们的描述中,画面活起来了,动起来了;在孩子们丰富的表达中,我分明看到了他们生活经历的精彩再现。
在绘本阅读中,引导儿童联系文字仔细读图、想象推测,实质上是利用“静止画面”和配图文字调动儿童的经验,激活儿童的语言潜能,让儿童读出绘本创作者融在图画中或隐退在图画之外的文字,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使故事更加鲜活生动。
绘本的图画讲究细节,绘本中的细节可以是人物的某个特别动作、表情、衣饰,可以是环境中的某个物件、某处背景。这些细节有的着力营造了故事的氛围,有的刻意让读者追求原因和结果,暗示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变化。在绘本阅读中,利用这些暗示,激发儿童发现的欲望和乐趣,引导他们在读图时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发现暗含在细节中的意义,从而使创生的“第三个故事”丰满、厚实。
《爱心树》中的男孩是不断地成长着的,小孩——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垂暮之年。大树也是不断变化着的,逐渐由枝繁叶茂变为光秃秃的树墩,但其中有一个细节却没有变化,那就是刻在树干上的爱心。教学中,我采用前后画面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聚焦细节,展开追问想象。前面的画面大树枝繁叶茂,后面的画面只剩下一个老树墩;前面的画面男孩还小,他爱着大树,陪伴着大树,后面的画面男孩已经老去,疲倦地坐在树墩上。但两幅画面中刻在树干上的“爱心”清晰可见,这一个小小的细节让两幅图画建立了联系,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前后两幅画比较,你发现他们有什么联系吗?”“请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两幅画面的变化,用上一对意思相对的词语。” 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和理解图画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图画所传达的信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树的变化?”这是孩子们在比较思考后的自觉追问,故事的悬念就在于此,学生阅读的动力也在于此。
绘本是一种在成年和童年之间、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穿越的文学作品。每本书表达着特定的情感和主题。每本书都是一份人生阅历。我们每个人都会带着人生阅历去读。孩子们的阅读也是如此,一个好的绘本能让孩子有所发现,启迪思考,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本课最后,在略带忧伤的音乐声中,我和孩子们再次走进绘本,走近大树。我把这个温馨又略带伤感的故事娓娓道來,孩子们和我一起再次感受了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故事讲述完后,孩子们陷入了沉思,他们从大树、从男孩的故事中思考自己,思考身边的人和事,这是书籍润物无声的力量。
“书读完了,让我们静静地回味刚才的画面,刚才的故事,其中哪个画面或者哪个情节让你觉得意外呢?” “男孩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大树索取,让我觉得意外,他怎么能不顾大树的感受呢?”“大树只剩下老树墩了,他还在帮助男孩。”“大树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孩子,他还很快乐……”
“如果请你给这棵树取一个名字,你会给它取个什么名呢?”课堂一片沉寂,孩子们思索着。“奉献树”“无私树”“爱心树”“慈母树”……每一个名字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感悟,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颗炽热的心灵。
“同学们,爱心树不光出现在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书里,它还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仔细想一想,你们身边有爱心树吗?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困难与成功,爱心树总是张开他无私的臂膀,供我们休憩,给我们倚靠,让我们温暖。祝愿我们每个人都在心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让它逐渐长大,长成一棵高大的爱心树。”最后,课堂由一本书向孩子们的生活延伸,让孩子们学会体验、发现、表达自我的生活世界,这原本也是教育真正的意义所在。
《爱心树》美妙的旋律在课堂上已经结束了,但它留在孩子们心中的种子悄悄种下,我们期待它的萌发……
(作者单位:长沙市开福区金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