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分析

2019-05-27 10:36陈立畅林娜娜郑嘉鑫曾维咏冷雪梅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辅导员

陈立畅 林娜娜 郑嘉鑫 曾维咏 冷雪梅

摘 要: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支重要队伍。文章通过陈述协同育人的内涵和外延,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协同育人实施途径,着力加强两者的协同配合,发挥两支队伍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若干挑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育人工作仍任重道远。”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理念的深化发展,一种高度系统性、整合性、协同性的高校育人格局呼之欲出。当前,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学校全员育人的客观需要。

一、协同育人的内涵和外延

科学教育学之父郝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一种失去了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科学家的这句话道出了教学与思政工作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协同用英文来表示有“synergy、collaboration、cooperation”等几种表达,在《汉语大词典》中协同是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的意思。所谓协同,就是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育人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办学主体通过相互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方优势,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各方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能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中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设计。

当前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职能相对分离,工作环节相对独立,部分专业课教师甚至不能明确自身应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使命。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各有专长。传统教育模式一直以班主任、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但是并不能很好的了解专业更深层次的发展和前沿知识,同时还增加了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负担。

二、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现状分析

通过与云南农业大学六个学院的教师、202名学生以及部分其他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和访谈紧紧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專业知识学习方面、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方面、专业课教师方面四个方面了解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现状,具体表现如下:

(1)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当前大学在思想政治方面重形式、意识淡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强;以应试为主,机械地学习,无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2)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方面:专业学习浅表化,缺乏探究精神;不能独立思考形成知识体系;由于条件有限,实践和实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薄弱;被动接受知识,没有那种如饥似渴的学习愿望;学生专业知识面窄,不够刻苦,钻研精神欠缺,思维局限。

(3)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方面: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更多的是从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班级管理、班级活动方面沟通交流的多,但是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很少在班级管理或者开班会时和学生沟通交流专业知识,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思考,开展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部分班主任如果是本专业的教师一般会在班级管理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和发展前景,但是也不是很多,学生掌握的信息很少。

(4)专业课教师方面:学生对专业认知度不足,导致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不热衷,觉得以后没有用,导致一些专业课教师在讲授方面的教学互动效果不明显,在课堂中引入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很少;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只和学生交流专业知识方面的东西,很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经验交流、人文素养和道德沟通等等。

(5)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方面:思想观念不协同,两支队伍把教书与育人分割开来,专业课教师只负责教书,不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素质提升;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只管育人,没有很好的了解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提升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不协同,部分专业课教师只负责把教学内容讲授完,不管学生的思想变化,不管学生的纪律,比如出现迟到、早退、缺席等情况,专业课教师一概不管,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很少了解学生课堂情况,任务课堂就应该是专业课教师的事情,从来不跟踪班级课堂学习情况,这样就出现你完成你的,我做我的现象,两支队伍的协同配合很少。体制机制的不协同,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缺乏可行的配合方式、方法,不管从学校还是学院方面,没有很好的进行着两支队伍的协同,没有一套可行的机制或者实施途径解决协同育人的效果,专业课教师更加注重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对学生不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并不影响专业课教师的绩效,对教师个人的发展没有任何影响;同样的对于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这支队伍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而对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以及课堂学习效果并不关心,认为这应该由专业课教师来完成。

三、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实施途径

根据目前高校协同育人的现状以及调查和访谈中的问题,高校应探索协同育人机制和实施途径,两支队伍应配合学校,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立足专业,培养学生正确思维方式;基于专业,给予学生全方位指导,发挥两支队伍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搭建协同育人的平台

一是线上平台以系为单位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进行交流,把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拉入群中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的交流;二是线下平台以系为单位定期召集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交流和理论研讨,这样经常面对面或者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地交流,取长补短。

(二)引领学生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结合专业优势和特色,通过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展思政教育,比如外语学院的小语种专业让学生用小语种写思想汇报等。领导讲党课,请退休老师讲述他们身边的故事,和专业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让同学们更深的体会。结合专业发展历程和专业课程的社会应用与支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其中。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培育学生爱国敬业的基本情操,将国情、政治、政策与就业创业相联系。

(三)形成合力成为学生的“三师”

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一定要形成合力,努力成为学生的“三师”,即“政治导师+人格导师+专业导师”。同时要形成合力做到“以德育人”和“以学育人”的结合。班主任与专业课教师需要及时有效的沟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学生出现更严重的情况。两支队伍有条件的情況下一起参加班级活动,增进师生友谊。班主任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协助专业课老师让学生增加专业认同感,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课前班主任像专业课教师说明班级整体情况;专业课教师及时向班主任反映考勤、课堂、作业等动态,班主任协助监督;班主任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帮学生做好学习生涯、就业生涯规划。班主任最好都由本系的专业课教师担任,这样既可以传授专业知识,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本班级的同学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便于更好的管理学生。

(四)建立高校协同育人的考核评价体系

各学院根据本院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量化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内容可以涵盖协调育人实际绩效、学生评价和院系评价等主要的三部分。实际绩效包括学习成绩、学风状况、参加各类比赛的获奖、班主任、辅导员每周进课堂次数,专业课教师每周和学生进行专业沟通的次数等;学生评价由所在班级的学生通过不记名投票完成,包括学生对相关工作提出的建议以及相关考评量表的填写两部分;学院评价由学院制定考核细则,每学年进行一次。同时,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将协同配合的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基本指标,对考评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调育人是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找到专业教育活动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学校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和育人力量,形成合力,进一步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协同配合模式。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深的两支教育力量,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调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育人工作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惠蓉,陶思亮.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教与学的对话[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2] 朱惠蓉,陶思亮.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思与行的融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3] 蔡志奇.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37(4):5-8.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项目“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研究”(项目编号:xs2017-07)。

猜你喜欢
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