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雅娴
我上初中以前,爸爸一直在外地工作。为了全家团圆,每到寒暑假,我和妈妈总是前往爸爸工作的城市。从小学二年级起,我们就乘火车往返在南京和北京之间。去北京前,我也去过上海、重庆,但由于当时年龄太小,印象不深。
北京有什么好“念”的呢?
我想了想,脑海里涌现的全是琐碎的记忆,既不符合北京的古都形象,也和大家说的“人多”“拥挤”挨不上边儿。我印象中的北京,好像是另外一个北京。
当时我们住的地方是爸爸公司附近的小区,在六环边上,离市中心好似有十万八千里。好处在于,常能吃上新鲜蔬菜。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暑假里小区门口会有小贩推着板车卖玉米。傍晚,板车斜停在小区门口,很快便围上去一群妇女,有傍晚出来买菜的老太太,有刚刚下班的阿姨,妈妈和我也在其中。玉米都是新鲜的,玉米粒还藏在绿色的“襁褓”里,要剥开一层层叶片才能看见那饱满多汁的玉米粒。有的人图省事随便挑几个拎回去,大部分人或蹲或站,现剥现买,偶有颗粒不太好的,甚至烂掉的就掰下来,将好的部分放进袋子里。尽管我年龄小,也没多大力气,但也在一边剥着玩。一车玉米很快便销售一空。
卖玉米的属于流动摊贩,不合法,虽然没有城管驱赶。说起合法的,小区旁边有一处小菜场,入口左边卖菜,右边卖水果。我经常奉爸妈之命一个人跑去买西瓜,那时可以要四分之一个。去的次数多了,老板娘就认识我了,管我叫“小妹妹”。转年暑假再去,她居然还记得我。
还有一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记忆,那是从小区门口坐公交车去地铁站的经历。路上会经过一座桥,桥头有一大片空地,是每周日附近居民赶集的地方。活禽、鱼虾、蔬菜、水果,也有鲜花、大盆观赏植物,甚至卖小仓鼠、小兔子之类的小宠物,总之是没什么买不到的。赶集的人把电动车、自行车都停在马路上,因此周日这条路反倒最堵。再往前坐几站就能看见三家超市,最老的一家一开始就在那儿,外墙已装修了好几回;第二家是我看着一点点建起来的;第三家随着地铁线路的延伸仿佛一夜间拔地而起,那里卖的红心柚子很好吃。
我印象中的北京,除去琐碎的生活小事,也想不起别的什么来。比如我忘了第一次爬上长城站在上面到底看到了什么,只记得一路上好多人挤在一辆公交车里,晃呀晃,堵呀堵;我忘了第一次去故宫时做了什么,忘了圆明园里到底有多少废墟残垣,忘了清华北大到底长什么样子,只记得那个推着板车卖玉米的摊贩———现在推车卖的已经不多了,只记得四分之一个西瓜———可能早就不这么卖了,还记得人山人海的集市———或许已经迁走了。还有某个地铁站旁卖很好吃的包子,某条胡同里有甜甜糯糯的黄豆糕,某家店卖翠绿翠绿的富贵竹……
这是我的北京,独一无二的北京。
我所“念”着的,是北京這座城呢,还是那些任凭潮起潮落却永远遗落在沙滩上的平凡生活呢?
佳作点评
“念”的是什么?作者在篇末点题了:所“念”的不只是某座城市,还在于与这座城市相关的生活文化,这些才是“我”的,才值得“念”。唯有充满生活气息,城市的印迹才鲜活而生动,才深具人文价值。(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