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抗戰胜利后,国民党接收上海,上海经济形势并没有随之好转,反而持续恶化,失业现象尤其严重。雪上加霜的是,物价还在不断上涨。为了养家糊口,很多人不得不上街摆摊。到1946年下半年,摊贩数量竟达十万人之多,加上家属,以摆摊维持生计的人多达几十万。
上海市政当局一方面是出于面子工程,刻意制造城市整洁有序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迫于一些商人,特别是零售业商人的压力,因为摊贩影响了这些人的生意,故而他们向市政府提出要取缔摊贩。于是,上海市政当局不顾民生,执意要加以整顿。
表面上看,当局整顿摊贩的手段还算温和,只是要求摊贩办理营业执照,然后集中在指定的区域、规定的时间摆摊。但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另一番景象,执照只办理了几千张即告停办,这与实际的摊贩数量相差太大,绝大多数摊贩依然无照经营。
至1946年,上海市政当局开始动用武力清除摊贩。警察上街到处驱逐摊贩,没收货物,一时间闹得鸡飞狗跳。在这种情况下,摊贩决定抗争。他们组织起来,召开记者招待会,说明情况,争取市民支持;同时举行游行示威,向市长请愿。但市长态度强硬,下令各警局加大取缔力度。一场长达数月、大规模的猫和老鼠的游戏就此展开。警察为了抓住摊贩,甚至身着便衣,摊贩猝不及防,约有千余人被抓。
至11月底,上海气温骤降,随即出现了在狱中的摊贩被冻死的传言,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抗争。11月30日,被囚摊贩家属及其他人等约三千人聚集在监狱门口,要求释放被抓摊贩。经过商谈,上海当局答应放人。但到下午,却只释放了三百余人。聚集的人群迟迟不愿散去。于是警方突然出动大批警力,先是用消防车水龙头向人群浇水,而后大批警察手持木棍,企图驱散人群。警民之间就此爆发了冲突,群众拿石块等发起还击,并多次冲击警局。至傍晚时分,局面失控,有些市民开始冲击商铺,大量商铺被砸被抢。12月1日,摊贩家属代表呼吁全市市民支持,得到响应。上海全市停市,而冲突仍然在持续。经过弹压,至晚间,事态基本平息,街头行人寥寥,凄风冷雨中的上海一片萧条。
但摊贩的抗议活动还是让上海当局感到害怕。1947年1月,上海市警察局宣布:在全市指定三百五十多处地点供摊贩经营,并准许延长经营时间。轰动一时的摊贩事件就此结束。
时至今日,如何正确对待城市中的摊贩,并且使其和城市建设融为一体,依然是一大难题。但显而易见,暴力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矛盾激化,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编辑 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