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肝细胞癌精准治疗潜在新靶点

2019-05-27 09:10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化酶组学肝细胞

中国科学家在早期肝细胞癌蛋白质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测定早期肝细胞癌的蛋白质组表达谱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图谱、发现肝细胞癌精准治疗的潜在新靶点。2月28日凌晨该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在线发表。

这一重要医学科研成果由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贺福初院士团队、钱小红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团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邢宝才教授团队共同完成,也是2014年科技部全面启动“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以来,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首席科学家贺福初院士以通讯作者在《自然》杂志发表的第二篇标志性成果。

据介绍,科研人员根据101例早期肝细胞癌及配对癌旁组织样本的蛋白质组数据,将目前临床上确诊的早期肝细胞癌患者分成三种蛋白质组亚型。其中第一类患者仅需手术,要防止过度治疗;第二类患者则需要手术加其他的辅助治疗;第三类患者占比30%,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危险系数最大。科研人员发现在第三类患者的蛋白质组数据里,胆固醇代谢通路发生了重编程,其中候选药靶胆固醇酯化酶的高表达具有最差的预后风险,通过抑制候选药靶——胆固醇酯化酶SOAT1,能减少细胞质膜上的胆固醇水平,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进一步研究发现,SOAT1的一种小分子抑制剂“阿伐麦布”在肝癌患者的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上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表明“阿伐麦布”有望成为治疗预后较差肝细胞癌患者的潜在靶向治疗药物。

研究团队首次发现胆固醇代谢途径重编程与肝细胞癌之间的直接联系,证实胆固醇酯化酶在肝癌发生中的重要意义。借助患者群蛋白质组学海量数据,研究团队发现胆固醇酯化酶可用于早期肝癌的分型、预后及靶向治疗,其蛋白质水平在头颈癌、胃癌、前列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中均和患者的较差预后呈正相关,为发展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了重要基础。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简称“凤凰中心”,依托国家蛋白质科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京基地、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組建而成,于2015年10月开始试运行,2018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目前,“凤凰中心”已建立了当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蛋白质组鉴定方法,创立了世界首个蛋白质组一站式数据分析体系,并牵头实施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重点专项,推动中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健康时报》)

猜你喜欢
化酶组学肝细胞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烯醇化酶在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口腔代谢组学研究
基于UHPLC-Q-TOF/MS的归身和归尾补血机制的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代谢组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
寄生虫烯醇化酶的研究进展
胡黄连苷Ⅱ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