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送,李玉林,樊妮娜
(梅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梅州 51403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以CD117、CD34以及c-kit基因高表达为主要特点[1],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仅表现为腹痛、胃肠道出血以及梗阻等[2],临床上往往采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查作为首要诊断方案之一,但由于GIST的癌细胞形态不仅可以分为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以及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混合型三种,即使是同一亚型也会呈现出较大差异[3],EUS只能对肿瘤部位、大小、局部浸润以及转移状况进行诊断,会对诊断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倚,因而容易造成一定的误诊[4]。随着影像学以及免疫组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多排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已经逐广泛应用于GIST的定性、定位诊断中,据蔡伶伶等[5]研究发现,多排螺旋CT有助于GIST的良恶性判断,对于GIST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经病理活检确诊GSI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多排螺旋CT在GIST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来源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GSIT患者,纳入标准:(1)经手术病理活检,符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GSIT专家委员会制定的《中国GSIT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年版)中关于GSIT的诊断标准[6];(2)符合CT和EUS的适应症[7];(3)年龄30周岁以上;(4)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胃肠道相关疾病;(2)哺乳期以及妊娠期或计划6月内妊娠;(3)心、肝、肾功能障碍;(4)内分泌疾病、血液性疾病以及器质性疾病;(5)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史。本研究共纳入213例,经过梅州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不同的分为多排螺旋CT组213例和EUS组60例,其中多排螺旋CT组男106例,女107例,年龄30~88岁,平均(60.23±11.40)岁,主要临床表现:腹部肿块8例,腹部胀痛不适93例,便秘、便血、大便习惯改变49例,呕血9例,反酸嗳气13例,咽部不适8例,23例在体检中偶然发现,10例在其他疾病完善检查中发现;EUS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6~81岁,平均(59.24±10.28)岁,主要临床表现:腹部肿块2例,腹部胀痛不适31例,便秘、便血、大便习惯改变14例,呕血2例,反酸嗳气3例,咽部不适2例,4例在体检中偶然发现,2例在其他疾病完善检查中发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多排螺旋CT诊断 常规禁食8h以上,对于胃部检查患者在检查前15 min给予1 000 mL的蒸馏水一次性服用,对于小肠检查患者在检查前30 min给予1 000 mL的医院自制的混合溶液口服,配方为5%葡萄糖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0 mL∶5 g,国药准字H51020635)500 mL、20%甘露醇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规格250 mL∶50 g,国药准字H13023037)250 mL以及蒸馏水250 mL,患者取仰卧位,使用Definition AS+128层64排螺旋CT机(西门子公司生产)进行常规扫描后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为膈顶至耻骨联合,经肘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根据患者的实际体重情况(1 mL/kg)注射适量的碘海醇注射液(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规格50 mL∶17.5 g(I),国药准字H20000597)进行造影,流速设置为3.5 mL/s,当肝门区及腹主动脉中心CT值达到180Hu时开始常规扫描,管电压设置为120 kV,管电流150 mA,螺距为1.375∶1,层厚为10 mm,扫描结束后分别进行静脉期和动脉期延迟扫描,静脉期延迟为60~70 s,动脉期延迟为25~30 s。
1.2.2EUS诊断 常规禁食8 h以上,注射丙泊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 mg∶0.2 mL,国药准字H20123138)进行静脉诱导全麻,量为2.0~2.5 mg/kg;使用ME2型超声内镜检查仪(日本奥林巴斯株式会社生产)通过水囊法结合充盈法进行扫描,探头频率为7.5~12 MHz。
检查结束后,将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交由3名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影像学医师进行独立分析并作出定性、定位诊断,要求影像学医师事先对研究内容并不知情,当意见不统一时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并以最终手术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为准,对2种诊断方法的定性、定位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比较。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率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多排螺旋CT诊断GSIT的阳性为173例,阴性为2例,无法判断38例,EUS诊断GSIT的阳性为41例,阴性为4例,无法判断15例,EUS诊断GSIT的定性准确率为68.33%低于多排螺旋CT的8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表1 多排螺旋CT诊断GSIT的结果(n)
表2 EUS诊断GSIT的结果(n)
表3 多排螺旋CT及EUS诊断GSIT的定性准确率比较(n,%)
多排螺旋CT诊断GSIT,均为单发,发生于胃部131例,其中胃底81例、胃体部43例、胃窦部7例,盆腔35例,小肠33例,其中空肠25例、十二指肠13例、回肠5例,结肠1例,肠系膜3例,胃胰间隙3例,胃肝间隙5例,胃脾间隙1例,直肠-前列腺间隙1例,EUS诊断GSIT的定位准确率为73.33%(44/60)低于多排螺旋CT的84.98%(181/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GSIT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前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会将其诊断为神经源或平滑肌源性肿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00年将其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消化系肿瘤,多发于胃和小肠,易与胃癌、肠癌、平滑肌瘤以及神经源性肿瘤发生混淆[8]。
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GSIT的方法较多,临床多采用EUS作为首要诊断方案,不仅能够明确胃部的肿瘤部位以及大小,还能辨别其起源、局部浸润以及转移状况,对于大部分肿瘤较小的GSIT的诊断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9],但当瘤体较大或者肿瘤与管壁相连较少时会导致出现定位困难,从而常常被误诊为其他部位的肿瘤,易对GSIT的诊断以及治疗均会造成一定影响[10],因而寻找出一种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高的诊断手段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11]。多排螺旋C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的一种影像学手段,能够通过容积扫描,利用回顾性图像重建以及多平面重组图像的方式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出患者腹腔内的内部情况[12],有利于放射科医师直接通过肉眼进行观察、分析病灶,不仅明确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还能及时确定其转移情况,方便对GSIT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提高定性诊断的准确性[13],据范丹丹等[14]研究发现,多排螺旋CT可以为GSIT的定性进行准确鉴别,与临床病理结果符合率较高,能够作为GSIT的一种有效诊断方式。
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多排螺旋CT诊断GSIT的定性、定位准确率均高于EU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由于多排螺旋CT相比EUS而言,观察视野更为广阔,能够充分显示肿瘤对周围组织器官的转移以及浸润状态,同时还能检测到瘤体内的细小钙化,因而对于GSIT具有较高的定性、定位准确率,据李江涛等[15]研究发现,多排螺旋CT用于诊断GSIT,与手术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较为接近,对于肿瘤的定性、定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其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GSIT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定性、定位准确率较高,能为临床GSIT早期的诊断以及筛查提供提供有效依据。